
夏季氣溫不斷攀升,陽光變得愈發熾熱,紫外線輻射強度也急劇上升。醫院中不乏前來咨詢皮膚問題的患者,其中一位林女士(化名),就因為防曬不當,給自己的皮膚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林女士是一位“新入行”的戶外運動人士,前段時間,她應邀參加了幾次戶外騎行。活動當天,她涂抹了防曬霜,戴了遮陽帽。本以為做好了防曬措施,然而隨后,她的臉上、手臂上還是出現了明顯的曬傷癥狀,皮膚發紅、刺痛,細看還有淡淡的曬斑。愛美的林女士十分苦惱,趕緊來到醫院尋求幫助。醫生仔細詢問了林女士的防曬情況后表示,雖然她使用了外用防曬產品,但是沒有及時補涂防曬霜,因此防曬效果大打折扣。
紫外線帶來的危害遠不止于曬傷、色斑和皮膚老化,還可能增加皮膚癌的風險。而想要有效防曬,一是可以外用防曬產品,直接阻擋紫外線的侵襲;二是多吃有助于防曬的食物,從內部增強皮膚的抗紫外線的能力。
外用防曬產品,如防曬霜、遮陽帽、太陽鏡等,是夏季防曬的第一道防線。它們是通過物理遮擋(如遮陽傘、衣物)或化學吸收(如防曬霜中的防曬劑)的方式,有效減少紫外線對皮膚的直接傷害。不過,這些措施并非萬無一失。防曬霜的涂抹厚度、均勻度以及補涂頻率都會影響其防曬效果。醫生建議,涂抹防曬霜時,一定要保證足夠的量,一般來說,面部大約需要一枚硬幣大小的量。而且要均勻涂抹,不要遺漏任何部位。
同時,防曬也是一場“ 持久戰”,需要科學補涂、合理搭配防曬工具。若需在室外通勤,因紫外線輻射較強,建議每2~3 小時補涂一次;而進行登山、游泳、沙灘等戶外活動時,由于出汗、摩擦及紫外線強度增加,補涂頻率應提升至每1.5~2 小時一次,游泳或出汗后需立即補涂以維持防護效果。

在注重外用防曬的同時,可多吃“天然防曬食物”。這些食物富含抗氧化劑、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能夠從內部增強皮膚的抗紫外線能力,減輕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傷。以下這些食物就是不錯的選擇:
●番茄
富含番茄紅素,是一種強效抗氧化劑,能有效中和紫外線引發的自由基,減少曬傷風險。每天可以適量食用一些番茄,無論是生吃、涼拌還是做成番茄湯,都能發揮其防曬功效。
●藍莓、草莓
富含維生素C 和多種抗氧化物質,有助于抵抗自由基,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傷害。可以將它們作為日常的水果零食,既美味又健康。
●綠茶
茶多酚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減少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傷。每天喝上幾杯綠茶,不僅能防曬,還能提神醒腦。
●柑橘類水果
維生素C 是膠原蛋白合成的重要原料,能增強皮膚屏障功能,減少紫外線引起的皮膚損傷。像橙子、柚子、檸檬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胡蘿卜、南瓜
富含β-胡蘿卜素,可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有助于修復受損的皮膚細胞,增強皮膚對紫外線的抵抗力。
●三文魚
富含Omega-3 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能減少紫外線引起的皮膚炎癥和紅腫。每周可以安排一兩次魚類餐食,為皮膚提供充足的營養。
●堅果(杏仁、核桃)
富含維生素E,能保護皮膚細胞膜免受氧化損傷,增強皮膚的防曬能力。每天吃一小把堅果,既能滿足口腹之欲,也能起到防曬的作用。
外用防曬產品能夠直接阻擋紫外線的侵襲,而食用防曬食物則能從內部增強皮膚的抵抗力。兩者相結合,能形成更加全面的防護體系,讓皮膚在夏季也能保持健康與美麗。
日常曬傷后,護理需分階段進行:急性期(0~72 小時)應立即用冷水沖洗或冷敷降溫,涂抹無酒精的保濕劑,必要時口服非甾體抗炎藥鎮痛;修復期(3 天~2 周)需加強保濕,使用含神經酰胺的修復霜,同時補充維生素C、E 和鋅,促進皮膚再生;長期護理(2 周后)則需持續防曬,使用美白精華淡化色素沉著,并定期溫和去角質以修復屏障。全程避免高溫環境和摩擦刺激,防止加重損傷。
從內到外全方位抵御紫外線的傷害,在享受夏日陽光的同時,也能擁有健康、美麗的肌膚,度過一個清爽、健康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