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的浪潮中,電力行業的結構正在經歷重塑, C供電公司也面臨著重大挑戰。該公司擁有龐大的固定資產,種類繁 多,這些資產對公司的運營和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C 供電公司存在資產價值管理粗放、運維成本較高的問題,這使得公司難 以滿足新電改的要求。
本研究深入分析了這些問題,并提出了精準有效投資、資產精益管 理、做大做實資產、閑置資產盤活、降低運維成本等固定資產管理方面 的優化策略,旨在提升經營質效,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新電改政策解讀
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 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發布,開啟了新電改的進程,其目 的在于構建更高效、更有活力的電力市場體系。此次改革遵循“管住中 間、放開兩頭”的體制架構,將輸配電價與發售電價形成機制分離。政 府按照“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原則,分電壓等級核定輸配電價,逐 步實現公益性以外的發售電價格由市場形成。
在輸配電價核定模式中,“準許收入 = 準許成本 + 準許收益 + 價 內稅金”“準許收益 = 可計提收益的有效資產 × 準許收益率”,這表 明有效資產是決定準許成本和準許收益的 關鍵因素。《關于推進輸配電價改革的實 施意見》明確規定,電網企業按核定的輸 配電價收取過網費,不再依賴上網電價和 銷售電價的價差獲利。《省級電網輸配電 價定價辦法(試行)》要求電網企業定期 上報輸配電投資規劃完成情況,當實際投 資額低于規劃時,差額投資對應準許收入 的 70% 將被扣減;若實際投資額超過規劃, 差額投資對應準許收入不再上調,以此規 范電網企業的投資行為。
固定資產狀況及問題剖析
資產價值管理粗放 C供電公司在資 產價值管理方面存在明顯不足。一方面, 電網投資與城市規劃脫節,導致部分區域 資產閑置。隨著城市規劃的調整,工業區 域搬遷使得原有供電設施的需求驟減,但 公司未能及時調整電網投資,致使輸電線 路、變壓器等設備長期閑置,投資價值無 法釋放。另一方面,對無效、逾齡資產的 管控不力,面臨有效資產核減的風險。由 于電網資產種類多、分布廣、變動頻繁, 賬、卡、物不一致的問題長期存在。盡管 設備臺賬管理有所完善,但價值管理仍處 于粗放狀態。
資產運維成本較高 該公司資產運維 成本居高不下。設備老化是主要原因,部分輸電線路、變電設備運行多年,故障率大幅上升。頻繁的維修不僅 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還影響了供電的可靠性,造成了間接損失。例 如,老舊變壓器易出現漏油、過熱等問題,每次維修都涉及更換零部 件、專業檢測等費用。此外,維修管理不善加劇了成本壓力。目前維 修計劃缺乏前瞻性,多為事后維修,未充分利用設備狀態監測技術預 判故障,導致維修工作被動且成本高昂。
固定資產管理策略優化方向
精準有效投資策略 強化風險管控,規范投資行為。積極配合政 府能源主管部門制定電網發展規劃,根據電力供應實際情況滾動調整 電網規劃,杜絕低效、無效投資。履行好投資項目核準、備案等程序, 做到應備盡備,夯實有效資產基礎。在實際投資過程中,不允許安排 不符合規劃、未履行審批程序的電網項目。同時,按照監管要求,監 管期內務必達到監管核定的投資規模,且不得超核價范圍安排電網投 資項目。因電網安全等客觀原因必須增補的項目,要先獲得能源和價 格主管部門的審批,確保電網投資項目全部納入輸配電定價有效資產 范圍。
資產精益管理策略 加強財務部門資產管理與業務部門實物管理 的聯動,建立資產與實物的常態化聯動管理機制,運用系統監控資產 實物對應狀態,并定期開展輸配電資產、信通資產、房產土地等的清 查工作,確保資產“賬實”對應。對未滿折舊年限的老齡資產、已計 提足折舊的逾齡資產、成本監審認定為低效無效的資產進行分類管控。 對于逾齡資產,通過優化資產卡片顆粒度、加大技改力度等多重手段, 合理延長逾齡資產的可使用年限。同時,加強電網資產報廢管理,按 照資產全壽命管理的要求,合理安排報廢時序,規范資產報廢退出管 理流程,確保資產實物管理和價值管理有效銜接。
做大做實資產策略 按照“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原則,做好 資產接收工作,將用戶資產、遷建資產的運維成本納入準許成本范圍。 要完善用戶資產接收常態化工作機制,對小區和園區用戶資產應收盡 收;對于已承擔運行維護責任和安全風險的電力資產,應制訂詳細計 劃及時進行接收;對于可能形成自供區的優質園區資產,應積極對接 政府或業主單位,爭取無償接收;對于不同意無償移交的園區資產, 可爭取資產回購。加大已接收用戶資產的改造力度,做好改造、維修 臺賬工作,為后續成本監審做好支撐,爭取將相關用戶資產納入有效 資產,提高公司準許收益。
閑置資產盤活策略 借助大數據分析技術, 對各區域用電歷史數據、未來規劃及負荷增長 趨勢進行深度挖掘。根據分析結果,精準評估 不同區域對各類供電資產的實際需求,進而構 建動態資產調配機制。對于因城市發展導致用 電需求轉移的區域,及時將閑置的輸電線路、 變壓器等資產調配至用電增長快的新區域,提 高資產利用率,減少閑置浪費。
降低運維成本策略"在設備更新方面,制 訂科學合理的設備更新計劃,依據設備運行狀 況、使用年限及技術發展趨勢,逐步淘汰老化 嚴重、故障率高且維修成本大的設備,引入高 效節能、可靠性強的新型設備,從源頭上降低 故障發生率與維修頻率。在維修模式改進方面, 加大設備狀態監測技術投入,利用智能傳感器、 物聯網等技術,實時采集設備運行參數,通過 數據分析提前預判故障隱患,變事后維修為預 防性維修。同時,優化維修資源配置,運用信 息化手段整合維修人員與材料信息,根據不同 區域維修需求,合理調配資源,縮短維修時間, 降低維修成本。
本文針對新電改下C供電公司固定資產管 理現狀展開深入探索,明確了資產價值管理、 運維成本管理方面的不足。通過實施精準有效 投資策略,預期改善資產的有效投資;深化業 財設備資產聯動,實現價值精益化管理;加大 用戶、遷建資產接收力度,支撐準許成本,保 障公司的正常運維;盤活閑置資產,提高利用 率,增強公司盈利能力;采取科學設備更新、 預防性維修等措施,有效降低設備故障率,減 少公司運維成本。通過以上策略優化,助力公 司在新電改復雜環境中把握機遇,合理規劃投 資,優化運營流程,實現可持續發展,也為電 力行業同類企業提供可借鑒的固定資產管理優 化范例,推動行業整體管理水平提升。
作者單位: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金華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