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解答圓錐曲線中角度最值考題的核心思路,在于巧妙利用三角函數的單調性,通過建立合理的關系式,反求角的取值范圍.基于這一關鍵認識,我們將從代數運算、幾何性質、向量工具等多個視角深入探究考題的解法,并進一步歸納總結,將結論推廣到一般情形,挖掘問題本質規律.
1考題呈現
題目 已知橢圓
的左、右焦點分別為 F1,F2 ,橢圓的長軸長為
,短軸長為 2,P 為直線 x=2b 上的任意一點,則 ∠F1PF2 的最大值為( ):

2 試題解答
分析1 根據題意求出 ?a,b,c 的值,設直線 x 文章編號:1008-0333(2025)16-0064-04=26 與 x 軸的交點 M ,并設 ∣PM∣=t ,利用直角三角形的邊角關系將 ∠PF1M 和 ∠PF2M 的正切值分別表示為 χt 的式子,然后利用三角形外角定理,把∠F1PF2 表示為兩個角的差角,再運用差角的正切公式把 tan∠F1PF2 表示為 χt 的關系,結合基本不等式并利用正切函數的單調性求解.
解法1 根據題意可知
所以
設直線 x=2 與 x 軸的交點為 M ,設 ∣PM∣=t(t
),則有
所以 tan∠F1PF2=tan(∠PF2M-∠PF1M) 
當且僅當
時取等號.因為
所以 tan∠F1PF2 單調遞增.所以∠F,PF≤可得 ∠F1PF2 的最大值為
故選D.
分析2設出點 P 的坐標,用其分別表示 PF1 與 PF2 的斜率,利用到角的正切公式,并用點 P 的坐標表示 tan∠F1PF2 ,再結合基本不等式求出正切值的取值范圍,最后利用正切函數的單調性求解角度的最值.
解法2 由解法1可得橢圓
F1(δ-1,0),F2(1,0) ,點 P 為直線 x=2 上一點.

如圖1,設 P(2,y0) ,不妨設 y0gt;0 ,則


結合橢圓的對稱性可知當且僅當
時取等號.因為
所以 tan∠F1PF2 單調遞增.所以
可得 ∠F1PF2 的最大值為
故選D.
分析3設出點 P 的坐標,然后構造向量,再利用向量夾角公式將 cos∠F1PF2 用點 P 的坐標表示出來,通過合理變形后換元、配湊并運用基本不等式求出余弦值的取值范圍,最后利用余弦函數的單調性求解角度的最值.
解法3 由解法1可得橢圓
F1(ε-1,0),F2(1,0) ,點 P 為直線 x=2 上一點.設 P(2,y0) ,則
(204號


令
,則



當且僅當 6+t=-6+3t ,即 t=6 ,結合橢圓的對稱性可知當且僅當
時取等號.因為
(20所以 cos∠F1PF2 單調遞減.所以∠F,PF≤可得 ∠F1PF2 的最大值為
故選D.
分析4設出點 P 的坐標,然后構造向量,利用向量夾角公式將 cos∠F1PF2 用點 P 的坐標表示出來,通過合理變形后換元、配湊并運用二次函數知識求出余弦值的取值范圍,最后利用余弦函數的單調性求解角度的最值.


當且僅當
即 t=6 ,結合橢圓的對稱性可知當且僅當
時取等號.下同解法3.
分析5 本題是求解最大角問題,這里挖掘試題中隱含的米勒定理模型,運用米勒定理及平面幾何知識求解,則思路簡潔,使考題獲得快速求解[1].
米勒定理 已知 A,B 是 ∠MON 的邊ON上的兩定點, C 是邊 oM 上的一動點,則當且僅當△ABC的外接圓與邊OM相切于點 C 時, ∠ACB 最大.
解法5 由解法1可得橢圓
F1(ε-1,0),F2(1,0) ,點 P 為直線 x=2 上一點.
如圖2,設直線 x=2 與 x 軸的交點 M ,由米勒定理可知,當點 P 為過 F1,F2 的圓與直線 x=2 相切時的切點時, ∠F1PF2 最大,此時根據圓的切割線定理可知 ∣MP∣2=∣MF1∣?∣MF2∣

因為 ∣MF1∣=2-(α-1α)=3 ,
∣MF2∣=2-1=1
所以 ∣MP∣2=3×1=3
即
:
所以在 RtΔF1MP 中,

所以
1
在 RtΔF2MP 中,
所以 
所以
由此 ∠F1PF2 的最大值為 
故選D.
3推廣探究
把上述考題的結論推廣到一般橢圓情形,可有:
結論1已知橢圓
的左、右焦點分別為 F1,F2,P 為直線 x=m(mgt;) a )上的任意一點,則tan ∠F1PF2 的最大值為
證明過程可按上述考題解法5的思路,利用米勒定理來證明.
證明設
如圖2,設直線 x=m(mgt;a) 與 x 軸的交點 M ,由米勒定理可知,當點 P 為過 F1,F2 的圓與直線 x=m 相切時的切點時, ∠F1PF2 最大,此時根據圓的切割線定理可知 ∣MP∣2=∣MF1∣?∣MF2∣
因為 ∣MF1∣=m-(μ-c)=m+c ,
∣MF2∣=m-c,
所以 ∣MP∣2=(m+c)(m-c)=m2-c2. (2號
即 
在 RtΔF1MP 中,

在 RtΔF2MP 中,

所以 tan∠F1PF2=tan(∠F1PM-∠F2PM)

根據橢圓的對稱性,同樣有:
結論2已知橢圓
的左、右焦點分別為 F1,F2,P 為直線 x=m(mlt;-a) 上的任意一點,則tan ∠F1PF2 的最大值為
結論2的證明可仿照結論1的證明進行,這里從略.
4 結束語
做題貴在少而精.許多經典數學試題蘊含豐富的數學思想、方法與規律,值得深入研究與發掘.因此,在日常解題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多個視角分析思考、展開聯想,讓學生的數學思維保持靈動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能夠感悟解題本質,嘗試不同路徑解決問題.長此以往,不僅能培養學生靈活的思維品質,激發其探索精神與創新意識,還能切實提升數學學科能力與素養[2].
參考文獻:
[1]劉恒.以米勒定理為背景的數學試題解析[J].中學生理科應試,2024(08):19-20.
[2]朱彬,胡曉靜.對一道橢圓聯考題的解法與延伸[J].中學數學研究,2023(07):56-58.
[責任編輯:李慧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