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的千年跋涉01。藏羚羊奔向昆侖山脈玉珠峰,2023年5月2日 攝
Ecological Photography Depicting Beautiful China
作為一名生態攝影師,用影像的力量喚起公眾對自然環境和野生動物的保護,是我堅持生態和紀實攝影的初心和動力。
從2017年7月至2024年8月中旬,我先后十次往返于膠東半島和青海三江源地區,累計行程近十萬公里。足跡遍布中國青海海拔4200米以上的海北州都蘭縣溝里鄉、玉樹州黃河源頭第一縣曲麻萊縣、萬里長江第一縣治多縣、素有“瀾滄江源第一縣”之稱的雜多縣、被譽為“黃河之源”“千湖之縣”“中華水塔”的瑪多縣及瑪沁縣等,多次流連忘返于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世界自然遺產可可西里,蟄伏在玉樹州囊謙縣覺拉鄉的雜吉山大峽谷地帶。
我五次前往可可西里拍攝藏羚羊冬季求偶、春天懷孕的雌性藏羚羊去卓乃湖產羔、秋季帶崽回遷的全生命周期故事。既展示動物及生態的自然之美,又有意傳達保護中華水塔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在拍攝中,無論是面對極端天氣還是體力上的極限挑戰,都是由于對大自然的深切敬畏和對野生動物保護的責任感,讓我有了講述這些自然奇跡與人類探索的堅定和勇氣。
為了用影像的力量喚起公眾和社會更加關注保護生態和野生動物,從2018年12月至2024年8月,我持續在青海玉樹、可可西里、果洛、海北和海西州都蘭縣及新疆的阿爾金山等地不同季節跟蹤拍攝,記錄到大量藏野驢適應生態抗爭自然的不同場景。特別是2023年7月23日,在國家公園玉樹州嘉塘草原,我冒著風雨歷時兩個多小時拍攝一頭藏野驢在四頭同伴陪伴下雨中產崽的過程,更加感受到高原野生動物生存的不易和母愛的偉大。

生命的千年跋涉02。罕見雄性藏羚羊集群留守在根據地,這個季節少了爭斗,多見抱團。2020年5月12日 宋林繼攝

更觸動心靈的是我發現和跟蹤多年記錄了藏族肉保一家扎根高原救助野生動物的感人故事。這個中國民間海拔最高的野生動物救助站男主人叫肉保,50多歲,是海西州人大常委,他夫人得措吉是位美麗善良的賢妻良母,女兒仁青拉毛得空也參與救助。從2010年開始,為了救助野生動物,肉保辭去了干了10多年的村委主任,帶領家人從都蘭縣城搬到人跡罕至的雪域高原,住簡易板房,交通極為不便,無綠葉蔬菜,無手機和網絡信號,生活用水靠夏天接雨水,冬天取雪化水。在多次和他們同吃住的日子里,我了解到,為了籌措資金救助野生動物,肉保家從2015年到2016年把自己養殖的100多只羊、40多頭牛賣掉,又先后通過各種方式共籌措投人資金70多萬元。經他們先后救助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鵝喉羚、馬鹿、白唇鹿、巖羊、藏原羚共18只。


其間,冬天高山上幾乎每天下雪,晚上零下20多度,他們冒著嚴寒,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撫養救助的藏原羚,花錢購買優質奶加上豆面溫熱后喂食救助的野生動物,還把特意買來的“乳酸菌素”兌到食物里調養腹瀉的藏原羚。由于他們幾乎每天都在臥室及餐廳里喂食這些野生動物,動物同他們建立了感情,把這里當成了自己的“家”一我甚至幾次拍攝到被救助的野生藏原羚到餐桌上取食。他們夫婦變賣牛羊,住在高原大山,義務救助野生動物的善舉,切實踐行了保護生態環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我拍攝的作品展示了藏族同胞撼動心靈的荒野大愛,在國家著名報刊上刊登、比賽中屢屢獲獎展出,體現了媒體、國家和社會對野生動物和生態保護、對藏族同胞和民族團結的高度重視,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影像的力量傳播了社會正能量,喚起人們“像愛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熱愛孩子一樣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特別是24幅組照《大愛無疆—中國藏族夫婦雪域高原安家救助野生動物》,獲得為表彰全球攝影領域表現卓越的優秀攝影師和杰出人士設立的梅塔爾卓越攝影獎,由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推薦并出資,于2024年3月27日在以色列國際攝影節于特拉維夫市文化中心開幕展出,在國際上展示了中國保護生態和野生動物的良好形象。
近年來,我努力將生態攝影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還于2022和2023年兩次克服重重艱難險阻,深入世界自然遺產地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科研人員每年春秋將生物芯片植入世界唯一中國特有蛇種一蛇島蝮蛇尾部。用這種先進技術采集積累數據,保護蛇島蝮蛇的生態保護案例組照《蛇島蝮有了特殊“身份證”》,2023年人選首屆中國野生動物攝影大展,2024年入選第十三屆阿聯酋迪拜哈姆丹國際攝影大賽終輪評選。

蛇島蝮有了特殊“身份證”01。蛇島位于中國旅順口區西北方的渤海之中,島上生存著2萬多條世界唯一的中國特有毒蛇——蛇島蝮。保護區2013年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絡,2024年獲批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2022年10月30日宋林繼攝

蛇島蝮有了特殊“身份證”02。蛇島蝮瞬間捕食,然而候鳥卻掙扎著逃逸,這是驚險的瞬間,也是生命的抗爭。2022年11月1日 宋林繼攝

作者簡介:
宋林繼,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會員。中國海洋大學、山東大學(威海)、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魯東大學兼職教授。《藏羚羊:遷徙之路風景異(組照)》2021年獲生態環境部舉辦的“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主題攝影作品大賽二等獎并展出;作品《神獸圣山》入選中國野生動物攝影大展;作品《救助藏原羚》入選第27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