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大同銅器制作技藝被正式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這項傳承千年的技藝,在經歷歲月的敲打鏨刻后,如今依舊熠熠生輝。
“五臺山上拜佛,大同城里買銅”。這句歷史上的俚語,道出了大同這座城市與銅的淵源。據史料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大同銅匠便已掌握爐火純青的制銅技藝。2014年,大同銅器制作技藝被正式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這項傳承千年的技藝,在經歷歲月的敲打鏨刻后,如今依舊熠熠生輝。
堅守千年的技藝
在大同古城善化寺西側的商業街,一間店鋪內傳出陣陣清脆的金屬敲擊聲。走進店鋪,映入眼簾的是琳瑯滿目的黃銅制品,尤其是架子上一排排造型別致、雕刻精美的銅火鍋,吸引著眾多游客駐足觀賞。
店鋪的主人名叫李安民,今年已有85歲高齡。他本是河北順平人,少年時期來到大同,曾在礦山機械廠學鑄造,也做過車工、鉗工。1978年,李安民被調任至大同市金屬工藝總廠擔任廠長,那時正值大同銅器的輝煌時期。“那時候,本地人買銅火鍋也得去找領導批條子。”他笑著回憶道。
然而,到了九十年代,隨著銅器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以及工藝傳承的斷鏈,以銅火鍋為代表的大同銅器逐漸走向衰落。1998年,李安民所在的金屬工藝廠倒閉,眾多職工紛紛轉行。目睹昔日繁榮的工廠日漸式微,曾經的同事轉向其他行業,李安民的心中有些著急:“廠子雖然倒了,但手藝不能丟!”為此,他自籌資金八萬元,聯合了幾位老匠人,在自家小院重燃爐火,回歸手工作坊式銅器加工方式,堅持要把祖先留下的這門手藝保護好、傳下去。
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李安民和老匠人們的堅守終于得到了回報。2002年,李安民的天藝昌工藝品廠正式掛牌成立。幾年后,他在大同古城內開設了一家集生產、展示、銷售為一體的門店。由于這里景區云集、來往游客眾多,李安民的店鋪打開了市場,這讓大同銅器又一次煥發了生命力。2017年,李安民被認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當記者問及李安民為何在退休之后仍愿意從零做起,默默堅守這門手藝時,這位八旬老人的回答令人動容:“非遺技藝是我們國家的文化瑰寶。我在這一行,就一定要做好這一行,要肯下功夫、堅持下去,這是我們手藝人的‘工匠精神’!”
讓傳承與創新同行
銅是大同這座千年古城的重要文化符號。大同銅器制作技藝可追溯至東周時期。在北魏時期,該地區的青銅鑄造技術已經達到了較高水平,到明清時期,大同銅器就已經在全國市場占有很大份額。大同銅器種類繁多,有宮廷御鍋、工藝火鍋、文房四寶、酒具茶具等八大系列300多個品種。
“一件銅器要經過選材、配比、熔銅、鍛打、焊接、雕鏨、掛錫、拋光等十余道工序才能完工”,李安民向記者介紹起制作銅器的工藝。“古代很多銅器都是鑄造工藝,而大同銅器采用手工鍛造工藝,這是它的獨特之處。工序中的鍛打、雕鏨是最為重要的環節,很考驗手藝人的功夫。雕鏨也分為平雕和浮雕,兩種雕法都不簡單。學徒們需要磨礪數年,甚至數十年才能熟練掌握這些工序。”
如今,李安民已經培養了不少“接班人”。“我現在已經培養出了十幾名徒弟,其中兩名已經是省級工藝美術大師,有五名是市級工藝美術大師”,李安民驕傲地告訴記者。當前,李安民逐漸將工作重心轉向技藝傳承。除了培養徒弟,他還將銅器技藝帶進校園,向學生宣傳非遺文化,讓更多年輕人了解非遺、加入到傳承非遺的隊伍中來。
新一代的傳承人也在推動著行業的創新。過去,工廠主要生產銅火鍋、宮廷御鍋、佛像、法器、文房四寶等傳統銅制品。“現在我們還開發了電磁爐火鍋、電磁爐御鍋等新產品來適應市場。”李安民告訴記者。同時,他還在銅火鍋的紋飾上融入了大同本地元素,“上新”了不少新款式。“我們現在還設計了帶著大同特色的云岡飛天圖案的銅火鍋,并借鑒了商周青銅器上的經典紋樣,希望能讓顧客買到兼具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的銅火鍋,也能把大同的文化傳播出去。”李安民說。
李安民的兒子李旭東如今也接過父親的衣缽,成為一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他告訴記者,當前大同銅器制作技藝的傳承已經開始出現向好的態勢,“得益于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政策支持,以及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日益重視,大同銅器手工技藝的稀缺價值逐漸凸顯,現在我們的訂單絡繹不絕。”
讓非遺走向世界
1973年,周恩來總理陪同法國總統蓬皮杜訪問大同。其間,蓬皮杜對餐桌上的銅火鍋贊不絕口。在訪問結束后,一個雕刻著“九龍奮月”紋樣的銅火鍋被作為國禮贈送給蓬皮杜。“九龍奮月”紋樣取自大同代王府前的九龍壁,采用鑲嵌、浮雕與勾線相結合的工藝,鍋身上的九條龍吞云吐霧,栩栩如生。這一場景被當時隨訪的數十名國內外記者收入鏡頭,一時間,大同銅火鍋名揚海內外。
2019年,法國文化名人、法國總統蓬皮杜之子阿蘭·蓬皮杜及其夫人再次訪問了大同,對銅器工藝表現出極大興趣。在李安民的陪同下,阿蘭·蓬皮杜親自嘗試了銅器雕刻技藝。“我的父親來過這里,所以我對這座城市倍感親切,也在這里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記憶”,阿蘭·蓬皮杜在訪問大同時這樣表示。
“阿蘭·蓬皮杜對大同很有感情,”李安民告訴記者,“他想在大同設立一個國際藝術社區,現在正在籌備立項階段,未來將成為一個面向全球藝術產業群體的藝術聚集地。我們也希望能夠乘著這股東風,讓大同銅器重新名揚海外。”李安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