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隱匿性強、慢性進展且危害較大。近年來,由于吸煙、長期暴露于二手煙環境、慢性支氣管炎及哮喘疾病治療不當等因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呈現低齡化現象,影響青少年的日常生活與學習。中醫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較好的效果。本文將介紹中醫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策略,守護青少年肺部健康。
中醫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認識
在中醫學領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屬咳嗽、喘證、肺脹等范疇。中醫認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生與發展與多個臟腑的功能失調以及氣血不和密切相關。首先,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為發病基礎。肺主氣、司呼吸,肺氣虛弱則咳嗽、氣短、無力、衛外不固;脾主運化,脾胃失運則濕濁內生、阻滯肺絡,致咳嗽不止、氣喘疲乏;腎主納氣,腎氣虧虛則納氣無力,致呼吸不暢、肺衛不固。其次,氣血不和,元氣虧損,難以抵御外邪侵襲,從而導致肺氣不利,進而引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此,中醫強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宜調理臟腑、調和氣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醫預防
調暢情志:中醫認為,七情太過會損傷相應臟腑,如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應重視情緒的自我調節,通過音樂療法、書法繪畫、太極拳等方法調暢情志、調節氣血、調和臟腑,從而預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調理體質:在中醫體質分型中,平和質為健康體質,而其他體質(如氣虛質、痰濕質、濕熱質等)均為偏頗體質,是形成疾病的潛在因素。因此,青少年應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偏頗體質的調理,通過調節起居、調整飲食、運動鍛煉、藥補等方法補益正氣,增強抵抗力。
中醫藥膳:青少年可選擇一些具有健脾益肺、行氣和血功效的藥膳,如黃芪烏骨雞能夠益氣養肺、滋腎養血;蟲草燉老鴨能夠補虛損、益肺腎、止喘咳;補腎胡桃泥能夠補腎養血、潤肺納氣。
八段錦鍛煉:八段錦是根據中醫理論創制的一套健身功法,經常鍛煉有助于改善肺功能,預防肺部疾病。該鍛煉方法簡單易學,適用于青少年居家練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醫治療
中藥內服:中醫根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因病機及癥候表現,將其分為肺氣虛證、肺腎氣虛證、肺脾氣虛證、肺腎氣陰兩虛證等4種證型。在治療上,肺氣虛證治則補肺益氣,常用方為人參胡桃湯合人參養肺丸;肺腎氣虛證治則補腎益肺、納氣定喘,常用方為肺腎兩益湯;肺脾氣虛證治則補肺健脾、降氣化痰,常用方為六君子湯合黃芪補中湯;肺腎氣陰兩虛證治則補肺滋陰、納氣定喘,常用方為歸氣定喘湯。
穴位針刺:取關元、上脘、中脘、腎俞、肺俞等穴位,采用毫針快速進針,得氣后留針30分鐘。通過對相應穴位的刺激,以調節臟腑功能,調和氣血,進而提高患者肺功能,改善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難等癥狀。
推拿:中醫推拿通過在人體體表特定部位或穴位上運用各種推拿手法,可起到平衡陰陽、調節臟腑、行氣活血、疏通經絡的作用,從而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緩解咳嗽、氣喘、呼吸困難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