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由鄉村到城市:晉察冀邊區首府張家口市新民主主義文化建設的創例

2025-07-24 00:00:00張志永
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 2025年2期
關鍵詞:新民主主義張家口市張家口

中圖分類號:D231;K2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1573(2025)02-0005-10

1945年8月23日至1946年10月11日,晉察冀邊區第一次解放了偽蒙疆首府張家口市,它是抗戰勝利后中共收復的第一座省會城市,開創了新民主主義文化建設從農村到城市的先例,一時影響頗大,乃至有“張家口已形成文化城\"或“第二延安\"之說。①迄今,學界研究中共解放區農村文化建設的論著較多,但研究解放區城市文化建設的論著不足,研究內容幾乎都流于表面介紹,鮮見深人、嚴謹的學術成果,且局限于革命視角,未把其與新民主主義建設結合起來,以致人們對我黨在城市創建新民主主義文化事業方面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②緣于城市與農村文化建設的環境、條件、目的等均有所不同,故城市文化建設的方法、具體內容、步驟等亦有差異,本文爰以張家口市為研究對象,爬梳多種報刊、文史資料和檔案等,全面認識中共探索城市文化建設的過程和成效。

一、文化侵略:日本不遺余力地推行奴化教育

全面抗戰爆發前,日本就把\"蒙疆”地區作為軍事及政治上的特殊地帶而竭力滲入和控制。“七七事變”后,日軍很快占領了張家口,將其定為偽蒙疆政權的首府,“視為第二個偽滿的‘新京'”,并“下了很大的本錢,盡了最大的努力”, ① 對其進行重點建設和嚴密控制,還把帝國主義文化同封建糟粕等落后成分結合起來,從政治、思想、教育乃至風俗習慣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文化殖民。

偽蒙疆政權是日軍唯一一個在少數民族地區建立的政權,因蒙古族和回族等人數較多,故竭力推行民族分化政策,以便分而治之。日軍竭力改變人們的大一統國家觀念,宣傳偽蒙疆地帶“很久以前曾經作為一個國家,不受中國本土的支配”,而偽蒙疆自治政府的建立,“使這一地區的人民昂首闊步地邁向民族復興的大道,滿足了這一地區各族人民多年的夙愿”,這一地區各民族“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建設和發展,從外蒙開始聯合周圍各民族,脫離赤色蘇聯的影響,成為建設亞細亞運動的原動力”②日軍還阻止蒙、漢、回等族人民自然融合,推廣殖民文化,以日本文化同化各族人民。如蒙族學校只開設日文和蒙文課程,不學習漢文;有的蒙古族人主張應學漢文,日本人說:“漢人文化不如日本文化高,與其學漢文不如學日文吸收現代知識快。”③漢族學校則只開設日文和漢文課程,不準學習蒙文。1941年底珍珠港事件后,日偽從形式上突出了偽蒙疆政權的主體地位,允許偽政權與日本“平起平坐”,“過去一定要把日本軍尊稱為‘大皇軍’,現在卻客氣得很,只叫‘友軍’”, ④ 虛偽地表示尊重偽政權,降低或泯滅反日情緒,增進人們對偽政權的認同感。

1938年6月,日軍設立了偽蒙疆新聞社、偽蒙疆通信總局等機構,收買和豢養文化漢奸,不惜重金從國內外購置先進的機器設備和技術,還從東北和平、津等地招錄一些技術工人,發行漢文版《蒙疆新報》《蒙疆通訊》和日文版《蒙疆新聞》等報刊圖書,如《蒙疆新報》“日出兩大張,強派各村鎮、學校、商店訂閱,不能拒絕,否則處罰”。③尤其是偽蒙疆新聞社“對‘蒙疆’地區內言論報導和其他印刷文化事業進行一元化管制”⑥,不僅查禁宣傳抗日、愛國等民族意識的圖書,還禁止或銷毀所有與中國歷史有關或不符合他們奴化政策的圖書。“日偽在淪陷區向一切進步的文化宣戰,禁止出版自由主義、無政府主義、共產主義、實驗主義等方面報刊書籍。….1943年以后,,更實行所謂‘毀滅敵性文化運動,不許中國青年研讀英美文化,如果發現一本共產主義的書報,就要‘處以極刑'”。③ 日偽三天兩頭檢查書店,不斷敲詐勒索。“那時有資金的大書店改謀別路,剩下的小攤點為了迎合有錢人的口味,出售的盡是些內容謊(荒)誕,趣味低級的書。”③

日偽還提出,“文藝的目的是建設,即建設東亞新秩序”, ⑨ 遂利用藝術形式進行奴化宣傳。日偽在街道墻壁上大量繪制奴化教育的宣傳畫和殖民標語,張家口放送局增設100只大喇叭,開通有線廣播,還特意組建了“新風業余廣播話劇團”,播放日本管弦樂、輕音樂和日文版的西洋交響樂等,間或插以評書、大鼓、相聲、京劇。“宣傳的內容是隨時變化的,但是他們所憑借的卻有一貫的荒謬理論”,諸如偽三民主義、“建立東亞新秩序”“共同防共”、“擁護東洋文明”“強化經濟單元\"等。他們嚴密控制劇院和電影院等娛樂場所,演出宣揚“王道樂土”或低級荒淫的影劇,意圖奴化人們的思想或者使他們沉湎于聲色犬馬之中。如慶豐戲院自光緒末年建成后一直是全市文化娛樂中心,日軍派來一名朝鮮人接管后,改名“東亞大劇場”,由于演出劇目庸俗低下,思想性和藝術性乏善可陳,觀眾很少,于是,他就將1800個座位按日編號,每天有一個號中獎,票價兩角,中獎得四元”,實際上把戲院變成了“東亞大賭場”。?

日軍深譜“欲滅其國必先亡其史”的道理,著力改造學校教育。偽蒙疆政權的教育方針露骨地規定,“樹立親日思想,逐漸陶冶于日本教育的訓練”;“日本話及其文化之徹底吸收”,“培養科學常識及改進生活習慣”;“徹底實施日本教育及其精神”,“日、滿、支協同體的基本精神培植”,“徹底恢復禮教,并實施產業教育的訓練\"等。①其目的就是割斷中國文化命脈,把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培養成為日軍殖民統治的忠實奴仆和馴服工具。日軍“將原有各學校教員教本一律更易,一面成立編纂委員會,著手編輯適于奴化蒙民之教本,一面成立師資養成所,日語講習所,造就大批漢奸教育人才,并先以‘偽滿’教科書暫時代用,以日本人或東北人暫充各校教職員。”②日偽尤其重視控制教師的思想,在察哈爾偽政權建立之初,下令“各縣保送小學教師,大縣40人,小縣30人,集中省會分班訓練,首重日語,并以‘日察如一,民生向上,鏟除共匪,民族協和'等荒謬絕倫的口號,麻醉他們。” ③ 同時,“日寇還由其國內派來大批青年人到張家口大中小學校里擔任教官,向張家口人民灌輸奴化思想,麻醉各族青年,消磨我各族同胞的祖國觀念和民族意識。”④

日偽重新編訂中小學教科書,刪改原來教科書中含有愛國思想或民族國家意識的內容,字里行間灌輸親日、反共思想;設置了多所日語補習學校、進修班等,不遺余力地以日語同化漢語等語言文字,規定各學校課程設置均以日語為主要課程,每周授課長達7\\~10小時,而漢文或蒙文僅占3\\~5小時等,并把日語成績的好壞定為考核學生的主要標準。“偽學校里一律不準讀中國歷史,地理。過去,凡是教科書上有愛國思想的地方,一律涂改掉。…內容只有‘中日共存共榮’‘中日同文同種’‘建立東亞新秩序'一類的荒謬邪說”。 ⑤ 以致于中學生連中國有多少省、雙十節是什么節日都不知道,無形中使人們忘記自己國家、民族的語言和歷史。“這么一來,淪陷區的讀書種子,就盡人敵人的彀中。再過幾十年后,便可將中文完全廢止,使炎黃子孫,完全甘心情愿自稱作日本的臣民了。” ⑥

日軍還加速向張家口移民,在市區東部形成了日本居民聚集區。據統計,至1945年8月全城人口“共約10余萬人,其中日人約一萬六千”, ⑦ 占全市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這些日本人反客為主,推廣日本文化和風尚習慣。如,1943年4月日本天皇“御弟\"北白川宮永久王墜機,摔死在張家口市大清河灘,不久,日偽就在墜機處筑起“北白川宮永久王殿下殉難紀念碑”,它毗鄰一座橋梁,日偽規定:橋上“過往行人均要向此碑敬禮”,“中國廣大人民路經此橋,因不愿意向敵酉敬禮,經常挨日本人的拳頭、槍托。”③其目的就是使中國人接受日本風俗習慣,潛移默化地改變中國人的身份認知,乃至對日本殖民統治的降服、投靠和自動自愿的同化,妄圖達到滅亡中國的目的。

在日偽暴力脅迫下,市民們過著渾渾噩噩的生活,對政治麻木不仁,普遍存在著認知錯亂、價值觀顛倒等問題,如對共產黨和解放區“充滿著恐懼懷疑的心情,每個人面前有個黑暗的影子:共產黨殺人放火,共產共妻’,八路軍是土匪,到處搶糧抓丁,仇視知識分子'”;甚至“有些兒童已經不知道自己是中國人了”。③即便日本宣布投降后,有些人仍然對日本人心懷畏懼。如偽蒙疆新聞社的中國工人高興地喊:“勝利了!我們勝利了!”“新聞社”副理事長鄭壽函、王子揚等竟然擔心激怒日本人,說,中國工人不要過分歡鬧,以免刺激日本人太甚。① 加之國民黨政府畢竟有相當的社會基礎,“正統思想又使其對國民黨幻想濃厚存在。”①由是觀之,張家口已經成為日偽奴化教育的重災區,到處充斥著殖民文化和封建文化糟粕,沒有一絲新文化氣息,以致被稱為“文化沙漠”。

二、滌垢除穢:徹底清除日偽殖民主義文化

日軍的文化侵略沒有任何文化傳承,完全依賴武力支撐,故張家口解放后,殖民文化統治隨即土崩瓦解。不過,殖民文化的影響并未隨之全部消失,奴化教育的機構、組織、制度甚至風俗習慣等依然存在,市區“隨處可見日軍占領時留下來的痕跡”,即便進飯館吃飯,“服務員都是齊立一排,彎腰鞠躬,嘴里喊著‘哈依、哈依’地表示歡迎。” ① 這些意味著人們雖然身體獲得了“解放”,但思想上、心理上還沒有“解放”,尚未恢復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以致嚴重阻礙了新民主主義社會形態建設。黨的七大提出,“一切奴化的、封建主義的和法西斯主義的文化和教育,應當采取適當的堅決的步驟,加以掃除。”②據此,晉察冀邊區政府決定,“摧毀敵偽奴化教育,實行民族的、民主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教育政策,…獎勵并扶助人民大眾的文化事業之發展” ③ ,集中了眾多來自邊區內外的文化人士,大張旗鼓地鏟除日偽文化侵略的殘余。

首先,接收日偽文化機構,懲辦文化漢奸。與邊區農村地區物質匱乏相比,張家口市文化建設的物質基礎比較先進和齊全,并且日軍逃跑倉促,這些設施均完整地保留下來,恰好為邊區所用;不過,原先為虎作保的特務、漢奸還在,甚至活動猖獗,嚴重影響社會的穩定,故張家口市政府提出,“摧毀敵偽政權機構”,“清理敵偽物資,沒收敵偽財產,登記與處置偽組織人員”, ④ 有條不紊地接管敵偽文化機構,清理和懲處偽人員和漢奸。

冀察軍區、普察冀日報社、邊區文聯等單位分別接管了偽蒙疆的報館、通訊社、印刷廠等文化機構,團結、教育工人群眾,迅速恢復和發展生產,為新民主主義文化建設提供了物質基礎和依靠力量。如晉察冀日報社接收偽蒙疆新聞社印刷局后,第一次擁有了先進的高速輪轉機等印刷設備,與過去油印、石印相比,可謂鳥槍換炮,能夠出版一些技術、物質條件要求高的報刊和圖書,出版物數量突飛猛進。《晉察冀日報》由四開小報改出對開大報,“每天銷到二萬七千份,本市約銷七千份。現在,報紙已經成為全市市民每日不可少的精神食糧”。③冀察軍區接收偽蒙疆放送局,“機器設備除10千瓦短波發射機和500瓦中波發射機”外,還有“其他增音、中繼通訊以及50瓦日語廣播等設備”,“以及和東京、奉天通訊的電訊設備,再還有一臺和大同、綏遠、包頭聯系的有線電話小型交換臺”, ⑥ 其數量和功率等均遠超延安新華廣播電臺。邊區遂以此為基礎,建立了“張家口新華廣播電臺”,8月24日,開始播放安民告示,宣傳共產黨和邊區的政策,有效地安定了民心。

邊區政府還普遍登記偽組織人員,爭取和教育大多數受蒙蔽者或被脅從者,堅決肅清日偽漢奸特務。1945年10月19日,邊區文聯成立了“附逆文化人調查委員會”,其工作原則為:“(一)一切文化界的漢奸特務戰犯,必須用國法制裁,務使敵我分明,忠奸明辨,有罪抵罪,欠債還債。(二)把甘心為敵人服務和執迷不悟口是心非者與一般失足分子和脅從分子加以區別。(三)根據情節之輕重,適當處理,幫助其坦白悔過,洗心革面,從新做人。” ⑦ 這為甄別和肅清文化界漢奸提供了政策依據。早在10月9日,邊區政府逮捕了著名文化漢奸、偽蒙疆新聞社編輯局次長王子揚、取材部長劉見周和偽張家口市放送局播音部主任張鵬等,經過認真調查,1946年4月7日,張家口市地方法院公開審理了王子揚、劉見周案,判決如下:“漢奸王子揚、劉見周通謀敵國,進行奴化教育宣傳,麻痹我民族意識,處死刑,褫奪公權終身,并沒收其全部財產。”③人民群眾也踴躍檢舉、揭發文化漢奸,送交政府懲辦。如1945年10月24日,張家口市立各小學校學生代表齊集于第八小學,斗爭文化漢奸、特務武永宏后,“游行示威,把武逆送到區公所”。① 美國記者目睹張家口市肅清漢奸的情況后,稱贊道:“拿北平與張市相比是很有趣的,北平至今一切漢奸要犯仍逍遙法外,繼續橫行,沒有人去管理和制裁他們,在上海情形也是如此,而張市卻不同。許多戰犯已被政府捕獲,廣大人民起來控訴他們的罪行,這是很好的,這主要是張市有人民政府的緣故。”②這樣,不僅純潔了文化隊伍,還在清除日偽殖民文化斗爭中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

其次,廣泛進行文藝宣傳,清除殖民思想文化。晉察冀邊區建立后,長期開展農村文化建設,積累了豐富的文化建設經驗,也培養了大批文化工作者。1945年9月16日,中華文藝界抗敵協會晉察冀分會召開文藝界座談會,商討如何開展城市文藝工作等問題,“一致認為開展城市文藝工作,必須團結更廣大的文藝工作者,堅持為工農兵、為人民服務的方針,才能發展成為群眾性的文藝運動。”③在此前后,張家口市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文藝宣傳活動。

1945年8月24日,即張家口解放的第二天,邊區群眾劇社、挺進劇社等走上街頭,揭露敵偽的罪惡統治,宣傳黨的政策,安定人心。10月,抗敵劇社將卡車改造成流動舞臺,選擇市區人口聚集的地方,演出短小精悍的革命戲劇;演完之后,“演說的人又跳上臺來,他從戲的情節中又著重說明八路軍、共產黨、民主政府的寬大政策。許多行人本來都想看看熱鬧便走,結果都被動人的劇情留下了。” ④ 他們還到工廠、村莊、學校、劇院等地演出《血淚仇》《白毛女》等戲劇,廣泛教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八路軍進行曲》《團結就是力量》等革命歌曲。如華北文藝工作團演出的新型歌劇《白毛女》,它講述了窮苦佃戶女兒喜兒在解放前后的生活變化,生動地說明了“舊社會把人變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的道理, ⑤ 易于引起廣大貧苦人民的思想與感情共鳴,很快地啟發了他們的階級意識和革命熱情,一連演出三個多月,吸引了大批觀眾,甚至距張家口市10多里外的郊區農民也前來觀看。喜兒的扮演者王昆回憶道,“解放戰士”不用再上政治課,看了一場演出就可以調轉槍口去打敵人。③他們還圍繞著全市的中心工作,選擇本市典型事例,趕拍了《李甲長》《看看再說》等短劇,“雖然比較粗糙,但畢竟是從生活中來的,在市民群眾中,頗起了一些消除疑慮,了解共產黨八路軍的作用。” ⑦ 經過文藝宣傳,有效地啟發了人們的思想認識和政治覺悟,“尤其是天真的孩子們,他們的反映是最直線的,這從未有過的新的生活、新的景象,使他們每天都像過新年一樣高興。大街上,東一群西一伙地在唱著剛學會還不搭調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的歌子。” ⑧

張家口市成立了“戲劇工作委員會”,團結、教育舊藝人,開展舊戲改革。最初,組織戲曲界人士學習黨的政策,提高思想認識,使其樹立為人民服務的觀念,清除舞臺上低級趣味的動作;“接著由各院提出所演劇目,共同審查整理,凡是有利于人民、有利于革命的可以照常上演,不利于人民、不利于革命的一律停演。” ⑨ 在邊區文藝工作者幫助下,慶豐戲院形成了3個戲劇方向,“即完全反映真人真事真地點的《槍斃楊小腳》方向,以民間形式反映現實生活的《糊涂人》《趕路程》的方向,以新觀點寫歷史劇的《水滸梁山泊》方向,他們發揮了而且發展了自己的創作才能,學到了新的表現方法,了解了只有用新的觀點來改造舊戲,改造自己,才有前途,才有創造,才能提高自己的地位,改善自己的生活”。① 如《槍斃楊小腳》一劇控訴了女流氓楊小腳投靠日偽,欺壓貧苦市民,引誘良家婦女供敵偽奸淫等罪惡,被譽為張家口的《血淚仇》,連演數十場而不衰,頗受群眾歡迎,乃至涿鹿“老鄉們趕牲口套大車接他們去演戲”。①

再次,團結與改造知識分子,廢除日偽奴化教育。張家口解放時,恰逢各學校暑假,這就為團結、教育和改造知識分子提供了必要的緩沖期。一般而言,教員是日偽奴化教育的具體執行者,或多或少地做了一些有害國家民族的工作,但是,“忠實于敵人甘做爪牙是個別的,絕大多數則是被迫的,…這些人志氣消沉,忍辱含垢,精神上的痛苦是很深重的”。他們普遍對未來抱有疑慮,擔心失業,無法養家糊口。邊區政府遵照中央指示,“對于舊文化工作者、舊教育工作者和舊醫生們的態度,是采取適當的方法教育他們,使他們獲得新觀點、新方法,為人民服務。” ① 在宣布廢止日偽奴化教育的同時,留用所有教師,解除其失業之憂;并提出,在民主自由的基礎上,把大家團結起來;教育,再教育,提高政治覺悟,改造錯誤的思想,掃除長期的封建主義法西斯主義奴化教育的遺毒”,主要方法是“市教育局舉行了假期教師講習會,展開了民主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從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互相檢討,表揚模范。”②這使絕大多數教員解除了思想顧慮,初步樹立了為新民主主義教育服務的思想,這實際上成為后來新解放區改造知識分子思想運動的發端。

張家口市還審查與改編教材,對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了重大的改革,徹底肅清了日偽奴化教育的影響。“在教學方面,廢除敵偽課本,采用新教材;根據學生需要,本‘學以致用’‘少而精’的原則,改訂了課程和教育內容。首先,加強民族、民主的思想教育,肅清順民、奴隸思想,法西斯主義、封建主義的遺毒。”③在教學方式上,改變了武斷的注入式,組織集體討論,啟發學生自由地思考;學生可以大膽地提出懷疑,與教師共同研究。教育內容也不限制在書本上,還密切聯系社會的實際問題、群眾斗爭,組織學生參加社會活動,在實踐中學習,學用結合,促進全面發展。

最后,移風易俗,清理殖民統治的遺跡。張家口市弘揚民族精神和國家觀念,將革命文化融人社會教化之中,徹底清除敵偽的遺跡,肅清殖民習俗。1945年9月,張家口市政府甫一成立,就下令更改日式和帶有殖民主義色彩的街道、橋梁、市場等名稱,清除奴化教育的遺跡,如把興亞大街改名為建國大街,把中央大街改名為解放大街,把中央卸賣場改稱新市場,把本多橋改名為勝利橋等。④

1946年1月15日,為迎接新年和建設繁榮的新張家口,市政府、市衛戍司令部、市總工會、市總商會及婦聯等部門聯合成立市容整頓委員會,“市府成立一衛生清掃總隊各局處成立分隊,受總隊領導”, ⑤ 有組織地整頓市容,“機關、學校、工廠、商店及居民之院內院外,敵偽遺留之招牌、名帖、字聯及各街巷之一切敵偽遺跡(包括日本名字),由各機關等與所在區公所分別負責,共同檢查,徹底肅清。其較大敵偽建筑物(如敵神社),由市府會同有關部門拆毀,” ⑥ 其中,“工程最大的是敵忠靈塔遺跡和清水河中之北白川墳,只此兩處即用炸藥250斤,小工匠共491人”,經過連續10天整頓市容,全部清除了街頭墻壁上的敵偽反動宣傳標語以及有損于中華民族尊嚴的商標、廣告。同時,市政府還大量書寫、懸掛革命標語,在街道墻壁上寫滿了“鞏固國內和平,實現民主改革”“擁護中國共產黨”“建設獨立自由富強的新中國”等標語,如在至善街、明德街交叉處建立了高大的玻璃標語燈塔,上面寫著“建設民主繁榮的新張家口”和“擁護中國人民領袖毛主席\"等紅色大字;用簡潔、流暢的語言宣傳革命思想和政策,營造出濃厚的新民主主義文化氛圍,潛移默化地“將敵偽的黑暗氛圍完全肅清,全市呈現了新鮮活潑的氣象”。?

三、人文化成:構建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文化形態

自抗戰勝利至1946年6月全面內戰爆發,中國共產黨基本訴求是“在和平民主團結的基礎上,實現全國的統一,建設獨立自由與富強的新中國”,并提出,“中國解放區的一萬萬人民在今后的和平建設時期中,也應繼續作為全國民主建設的模范與和平團結的中堅,而盡其偉大的任務。” ① 晉察冀邊區位于華北地區腹地,素負“抗日的模范根據地”盛名,張家口鄰近北平,系國內外觀瞻所在,故共產黨努力把張家口市建設成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樣板,進一步使共產黨在全國樹立起民主、自由、進步的政治形象,而開展新民主主義文化建設是其中一個基本組成部分。邊區政府貫徹黨的七大文件和新民主主義文化建設的理論政策等,借助長期在農村新民主主義文化建設積累下來的經驗,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創新城市文化工作的政策和措施,開啟了新民主主義文化建設從農村到城市的轉變進程。

第一,創新民族文化,促進新民主主義政治建設。所謂民族的文化“是反對帝國主義壓迫,主張中華民族的尊嚴與獨立的”,具有“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義的內容”,②它把大眾熟悉的民族形式與先進的革命內容有機結合起來,不僅通俗易懂,還使群眾喜聞樂見。張家口淪陷時間不足10年,市民們骨子里還保存著中國人的身份認同和民族意識,更重要的是城市人口的主體是工人階級,他們是共產黨的階級基礎,比較容易喚醒其階級意識和提高其政治覺悟;“當時張家口的觀眾看我們的戲不只是欣賞藝術,更重要的是看劇情,從劇情中了解延安的社會風氣、政策主張,看共產黨究竟擁護什么,反對什么。”比如,從戲劇《三打祝家莊》的故事中,“觀眾看到延安的政策是:反對惡霸地主,保護貧苦人民。人們在同情梁山人馬的同時,內心中也產生了擁護革命、愛戴八路軍的感情”;玉帶橋的一位老裁縫師傅半信半疑地問道:“延安是不是和梁山差不多?毛主席興許是和宋大頭領一樣吧?” ③ 乍一聽這些類比幼稚可笑,但說明他們朦朧地認識到中共是為被壓迫者謀福利,自然從心理上產生對黨和政府的親近感,也就戳穿了日偽的謊言。許多人說,過去“叫日本人給欺騙住了”!感嘆“有了共產黨,就有了新中國,有了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中國人民解放斗爭的勝利,就有了保證”。④

人民群眾親身感受到解放后民主和自由的生活,很快產生了對黨和邊區政府的政治認同。據調查,當時滿足三口之家一月基本生活需要折米163斤半小米,平均每人每月54斤多小米,而市政府規定童工、女工、學徒月薪100\\~200斤小米,普通工人則為200\\~280斤小米,基本滿足了五口之家生活所需;且“由工人自己來評定”工資,也使“工人們就更能體驗了革命工廠是自己的,自己有了主人翁的感覺”。③再如回族人民過去深受敵偽壓迫和侮辱,“他們萬分慶幸著自己獲得了生活和信教的自由”,“歡迎八路軍”的標語和國旗飄揚在他們的門前。 學校師生的文化程度高,思想進步較快,普遍“對中國共產黨、解放區、八路軍有了較多的認識;知道了中共的主義是合乎中國國情的,中共一貫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認識了中共在八年抗戰中的偉大作用;對國民黨的消極抗戰、積極反共反人民也比較清楚地了解了”。?

廣大人民群眾也改變了過去對政治麻木不仁的態度,破天荒地萌生了當家作主的意識,積極參與政治運動。1946年初,張家口民主選舉參議會,群眾紛紛提議自己的代表作候選人,并為他們競選。如白家溝街的公民們為胡萬群街長競選,編寫歌詞,“胡街長本是個洋車夫,受過窮來受過苦。窮漢子知道俄漢子饑,胡街長明白咱們過去的苦,棄私奉公不倨傲,百姓誰不說他好?”③他們還積極呼吁和平、民主,反對內戰、獨裁。如政治協商會議召開后,各馬路旁的無線電播音機下,比往日有更多的人站著靜聽。市立民眾教育館門口,竟有人在冰冷的石階上坐著聚精會神地聽播音機里關于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五項決議全文的播送。”③他們對比了國共兩黨的主張,回顧了抗戰歷史,“得到了結論:——不是黨派之爭,是民主與反民主之爭,是新中國與舊中國之爭,是光明與黑暗之爭”。①5月23日,市劇聯和影聯組織各影、劇院給東北民主聯軍義演,觀眾之多為前所未有。他們在慰問信中寫道:“我們張市劇影界將竭盡一切努力支援你們,將全部收入923300元由新華社轉給你們,略表心意”。 ② 6月,國民黨政府發動全面內戰后,張家口文化界多次公演募捐資金,支援自衛戰爭。

第二,發展科學文化,建立新民主主義教育事業。舊中國文化建設極為落后,這嚴重地阻礙了建設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富強的新中國。黨的七大提出,“從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中掃除文盲,是新中國的一項重要工作”;并認為,新民主主義文化“應該是‘為一般平民所共有'”而“不應該是‘少數人所得而私’的文化”。 ③ 1945年9月,毛澤東在談到中共的文化建設綱領時,再次強調,“推廣群眾教育,消滅文盲等”④。張家口市貫徹新民主主義教育方針,積極整頓和擴充學校,掃除文盲,普及文化教育,尤其注重教授科學文化知識。

張家口解放后不久,各學校秋季開學。原有24所小學中,“經整理開學的即達23處,學生男女共計5000余人。”此后,繼續恢復和新建小學,如成立了工人子弟小學、童工補習學校等,乃至民教館也開辦了兒童夜校,招收的學生大部分是貧苦工農小市民的子女,還“把在街頭拾煤渣、流浪打鬧的所謂野孩子,組織起來,每天晚上到館里,認字、聽故事、學唱歌”。全市小學在1945年“寒假后增至42處,學生增至11377人”。中等以上的學校除了邊區遷來的華北聯大等學校外,還開辦了“市立女中、農科職業學校、商科職業學校、鐵路學院、醫科專門學校、工業專門學校”。 ⑤ 1946年春,市政府還提倡“民辦公助\"方式辦學,“要群眾自己辦,政府給以幫助”, ⑥ 這在各解放區中尚屬首次。教學質量也有很大提高,學生們“異口同聲的說:‘這半年學習的進步,頂過去好幾年。拿作文來講,去年最多只能寫 200多字,今年一般都能寫八九百字。數學方面,去年年底才學到四則,今天代數就學到減除,過去敵人根本不讓學生念中國史地,東北的同學連‘九一八’也不知道,但現在他們念完半本近代史,了解了近百年來帝國主義怎樣對華侵略和中國人民的革命運動,而且會在時事學習中運用地理知識;每一門課程,不管理科、文科、史、地,她們都很感興趣而且善于聯系現實。”?甚至“張家口高速發展的教育事業在全國產生了廣泛影響,平津及重慶的大中學生紛紛來張求學,僅華北聯大就有300余名來自平津的新生,邊區行政干部學校有 80% 的學生來自國統區。”③

廣大市民獲得政治、經濟等解放后,也渴望學習文化,張家口市遂把解放區農村行之有效的冬學運動等教育經驗引入城市,有計劃地開展社會教育。至1945年底,全市81個工廠13000余名工人中,“已有50多個業已創辦起來的工人學校,日校和夜校各居半”;為擴大職工教育,還在工廠密集區或工人宿舍區建立學習中心和聯合課堂,吸收附近的小工廠與分散工人來這里學習;“在學習中心和聯合課堂之下,就工人所住工廠部門,或者宿舍區域劃分學習小組,以進行分散學習活動,全市已有近萬工人(占工人數2/3 以上)參加了這些學校。”③一些街、閭也建立了民校,利用業余時間,組織市民們學習讀、寫、算等常識,滿足了廣大市民學習文化的需要。據統計,全市2/3的工人、青年、婦女都參加了各類學校的學習,甚至“監獄亦為教育場所,獄犯所教者多為手藝,極兇惡之犯人,雖帶腳鏡禁囚監內,亦有閱讀機會,其目不識丁者則有人為之代讀。”邊區政府自豪地說,“國民教育已開始成為人民大眾共享的權利,再不是少數統治者的特權了!”①

第三,推廣大眾文化,促進經濟、社會等各項建設事業。所謂大眾的文化是指新民主主義文化的服務對象,“它應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農勞苦民眾服務,并逐漸成為他們的文化。” ① 張家口解放后不久,各工礦企業、街道、郊區農村普遍地建立了許多文藝組織,編演革命文藝劇目,這些文藝作品用形象、生動、感人的故事,反映了人民群眾的革命生活,鼓勵人們敢于斗爭、翻身求解放,與以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等為主要內容、誨淫誨盜的舊戲劇和靡靡之音迥異,令人耳目一新,不僅滿足了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還寓教于樂,成為教育和動員的一種方式,有力地配合了經濟、社會等各項建設事業。

為了鼓勵全市人民恢復和發展生產,各劇社紛紛上演《兄妹開荒》《王秀鸞》等戲劇,提倡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如冀中前哨劇社在第一電影院連續演出歌劇《王秀鸞》,“全市人民受到王秀鸞母子艱苦奮斗精神的啟示和鼓舞,掀起了加緊恢復生產,建設新家園的熱潮。”②廣大工人提高了階級意識和思想覺悟后,自覺地學習科學技術知識。

張家口市還努力展現人民翻身后的幸福生活,歌頌共產黨和八路軍,樹立健康向上的社會風尚。如市政府接收了日偽的世界館,改名為民主影院,“解放不到三天,民主影院便開始營業,使當時惶惶的人心漸漸平靜”。最初缺乏合適的影片,只好放映《孔雀東南飛》《靈與肉》等抗戰前的舊片子,但社會教育意義較弱。1946年初,張家口市影業聯合會從北平等地運來了《十三勇士》《保衛莫斯科》《蘇聯一日》《直搗柏林》《大路》《王先生與二房東》等蘇聯和國內進步影片,基本上扭轉了全市電影院無片可放的尷尬局面。尤其是蘇聯影片用藝術的方法宣傳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反映了現實革命斗爭和生活,給人民展現了一種嶄新的社會生活,其思想教育的穿透力和感染力均超越了其他文藝形式。觀眾很喜歡看,幾乎是場場客滿,如“人民影院《夏伯陽》一日四場,賣票竟達四千左右”。 ③ 1946年春節期間,全市進一步開展了春節文娛活動,“群眾表現了高度的創造性,而且表現在多方面,有不少的節目循著《窮人樂》的方向前進的,如四區《何大媽擁軍》等即是。”④前者鼓勵人們克服困難,發展生產;后者則反映了擁軍優屬的新型軍民關系。

另外,廣大文化工作者深入到工農兵中,積極參加實際革命斗爭,汲取革命營養和靈感,創造了許多政治性和藝術性俱佳的文藝作品,如古元的《焚毀地契》和《人橋》等,“以紅火熱鬧的形式,歌頌抗戰及根據地新生活新氣象,藝術上日趨成熟,成為當時抗日根據地美術成就的重要標志之一”③。丁玲參加了桑干河畔懷來、涿鹿一帶的土地改革,深深被農村的歷史性變革所感動和震撼,遂以此為素材,創作了著名的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不少優秀作品不僅當時在邊區流行,而且在延安等革命抗日根據地以及在國統區都有很大的影響,有的佳作在新中國成立以后,甚至直到今天還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它們還將長期發揮作用。”同時,張家口文化建設還培養造就了許多干部和文藝人才,如原“同德戲院”主要演員郭蘭英參加了抗敵劇社,后來成為晉察冀邊區和新中國的著名歌唱家和人民藝術家;趙麗蓉、花淑蘭等成為新中國很受歡迎的評戲演員。?

總之,晉察冀邊區乃至中共中央在張家口市集中了大批文化工作者,加之張家口市擁有較先進、完備的文化基礎設施,張家口文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劇場、報紙、廣播等等文化藝術也為人民所掌握……張家口已經建設成一座中外注目的、獨立和平的、民主繁榮的模范城市了”,③廣大人民群眾也從日偽政權下的“亡國奴”一躍而為張家口市的主人。張家口文化建設的影響力遠遠超出了本市乃至晉察冀邊區,遠及國統區甚至海外許多地方;它宣傳了新民主義理論和解放區真實消息,提升了中共和解放區的正面形象,使廣大人民群眾不自覺地對其產生好感甚至認同感。如國民黨空軍飛行員劉善本就是經常偷聽張家口新華廣播電臺,決心投奔解放區的,他以張家口廣播電臺作導航,勝利地飛抵解放區,開啟了國民黨空軍駕機起義的先河,在國民黨軍隊人員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四、簡短的結論

從農村到城市,這不僅是新民主主義革命范圍的擴大,更是中國革命新道路的終點;城市新民主主義文化建設的目的也不局限于革命動員,更在于建立新民主主義文化事業,進而在鄉村新民主主義文化建設中發揮領導作用。解放張家口之前,中共從未管理過同等規模及其以上的大城市,自然也沒有制定過城市文化建設的政策,遲至1945年黨的七大仍然強調“農民——這是現階段中國文化運動的主要對象”, ① 沒有任何涉及在城市建設新民主主義文化的論述,遑論總結城市文化建設的經驗,因此,張家口市新民主主義文化建設極具開創性的價值。晉察冀邊區把先進的新民主主義文化與城市發達的物質基礎結合起來,充分發揮了文化建設落后地區的后發性優勢,基本上實現了從殖民主義文化、封建主義文化到新民主主義文化的革命性變革。概而言之,它兼具清除日偽殖民文化和建立新民主主義文化的雙重性質,不僅全面、徹底地清除了帝國主義思想文化等反動落后文化,更進行了政治啟蒙和文化啟蒙,樹立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和造就新中國的新國民,乃至初步構建了新民主主義社會形態。1946年10月中旬國民黨軍隊占領張家口后,歷時僅一年余的張家口市文化建設事業被迫中斷,但是,它創造的在城市開展新民主主義文化建設的政策、經驗和方法,仍然被其后中共新解放城市乃至新中國所沿用和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它不僅開創了新民主主義文化建設從鄉村轉移到城市的先例,還為解放戰爭時期接管城市和開展城市文化建設事業提供了寶貴經驗,乃至形成了新中國城市文化建設的雛形。

責任編輯:韓曾麗

From Countryside to City : a Pioneering Example of New Democratic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Zhangjiakou,theCapital oftheShanxi-Chahar-HebeiBorderRegion

Zhang Zhiyong

(ResearchCenterfor theRevolutionary Spiritand Cultural ResourcesoftheCPC,Hebei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HebeiO50024,China)

Abstract:ZhangjakouCitywasthefirstlargecityliberatedbytheCommunistPartyofChinaafterthevictoryoftheAnti-Japanese War,andwasalsothecapitaloftheShanxi-Chahar-Hebeiborderregion.Ithadbeenthecapitalofthepseudo\"Mongolian\"regime, andwasthehardest hitareaoftheJapanesepuppet enslavementeducation.TheCPCthenassembledalarge numberofculturalworkers,combinedteirichexperienceinruralculturalworkwithevelopedculturalfaciliesincities,unitedndeforedintelectuals, completelyeradicatedtheculturallegacyofJapanesepseudo-colonialism,promotededucationalreform,andlaunchedamas literary andartisticmovement,whosepurpsewasotlimitedtorevoutionaryobilization.Moreintheconstructionofnational,sietic, massnewdemocraticulturalundertakings,theiitialonstructioofnedemocaticsocialfor,precedentofnewdemoaticulturalconstructionfromthecountrysidetothecityAlthough ZhangjiakousculturalconstructionlastedjustoverayarandwasnterruptedbytheKuomintangary,itexploredtheworkexperienceoftheCommunistPartyinmovingitsculturalworkfromtheountry side to the cities,and became the precursor of the new Chinese cultur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Zhangjiakou city;the new democratic society;cultural construction;pioneering example

猜你喜歡
新民主主義張家口市張家口
可再生能源之能動無限的“中國樣本”
張家口市的霧霾天氣變化規律與防治措施分析
發揮示范區作用 加快建設新型能源強省
鄉音(2025年7期)2025-08-10 00:00:00
延安時期中華文化主體性的鞏固
社會與公益(2025年9期)2025-08-08 00:00: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色欲色欲www网| 国产精品第| 亚洲Av激情网五月天| 成人综合网址|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91麻豆国产视频| 日本91在线|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人妻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亚洲性视频网站|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在线观看| 成年人福利视频|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无码| 日韩精品亚洲精品第一页| 性欧美在线| 欧美三级日韩三级| 97成人在线视频| 在线观看无码av免费不卡网站 |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专区视频| 91亚洲免费视频| 国产第一福利影院| 国产成人凹凸视频在线|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无码中文字幕精品推荐| 国产导航在线| 国产免费人成视频网| 国产黄色片在线看|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视频入口|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亚洲成人手机在线| 永久在线播放|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区| 91蝌蚪视频在线观看|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国产成人久视频免费|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的精品| 免费观看无遮挡www的小视频|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久网址| 丝袜美女被出水视频一区| 在线看片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97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小说| 99人妻碰碰碰久久久久禁片| 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 国产鲁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日韩免费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清无码久久| lhav亚洲精品| 永久免费精品视频| 免费a级毛片视频| 精品国产香蕉在线播出| 亚洲综合经典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午夜激情福利视频| 99成人在线观看| 不卡色老大久久综合网| 91亚洲国产视频| 亚洲男人天堂2018| 亚洲乱码视频| 国产精品尹人在线观看|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99热亚洲精品6码| 欧美亚洲网| 性视频一区| 日韩小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a级在线| 国产精品真实对白精彩久久 | av在线人妻熟妇| 国语少妇高潮|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