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教育理念的不斷進步與深化,自然教育作為一股新興潮流,逐步成為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聚焦“三階段·四構建\"框架下幼兒園“自然潤成長”園本課程的開發,致力于探索如何在尊重自然規律與幼兒成長特性的基礎上,構建一套既契合現代教育理念,又能有效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課程體系。通過系統研究與實踐探索,旨在為幼兒教育增添新的活力,推動教育理念與實踐的創新融合,為幼兒營造一個豐富多彩、更多元的成長空間。
一、“三階段\"框架下的園本課程開發過程
(一)團隊搭建和理論學習階段
在“三階段”框架下的園本課程開發過程中,團隊搭建和理論學習階段是整個項目的基石。為此,幼兒園先組建了一個由教育專家、資深教師、課程開發者以及后勤支持人員等構成的課程開發團隊,這個團隊具備豐富的教育實踐經驗、深厚的理論功底以及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在團隊組建完成后,成員需要共同參與一系列的理論學習活動,包括現代教育理念的學習、國內外自然教育的研究、幼兒心理學與教育學理論的深入理解等,還包括參觀優秀幼兒園、參加教育研討會等實踐活動,以拓寬視野,了解最新的教育動態。通過這些學習活動,團隊成員能夠形成對“自然潤成長\"教育理念的一致認同,為接下來的課程開發工作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當然,在理論學習過程中,團隊還需要展開深入的研討與交流,將理論知識緊密貼合幼兒園的實際情況,明確課程開發的方向與具體目標,包括確立課程的核心理念、初步設計課程目標與內容架構、探索可行的實施策略與評價體系等。經過團隊多次研討與修訂,最終形成一份初步的課程開發方案,為后續的實踐探索提供明確的指引。
(二)調查研究和實踐探索階段
在團隊搭建和理論學習階段的基礎上,調查研究和實踐探索階段成為課程開發的重要環節。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深入了解幼兒園的教育資源、幼兒的興趣與需求、家長的期望以及社區的自然環境等,為課程內容的確定與實施策略的制定提供實證依據。其中,調查研究工作包括開展問卷調查、訪談、觀察等多種方式。問卷調查可以面向幼兒、家長和教師,收集他們對課程的期望與建議;訪談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各方對自然教育的看法與需求;觀察則能夠幫助團隊發現幼兒在自然環境中的行為特點與學習模式。通過這些調查活動,團隊能夠收集到大量的一手數據,為課程內容的構建提供豐富的素材。在實踐探索階段,團隊需要將調查研究的成果轉化為具體的課程活動,包括設計并實施一系列的自然教育活動,如戶外探險、植物種植、動物觀察等,讓幼兒在親身體驗中學習自然知識,培養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團隊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優化課程內容與實施策略,確保課程既符合現代教育理念,又能滿足幼兒的實際需求。
(三)系統總結和拓展延伸階段
經過調查研究和實踐探索階段的努力,課程開發團隊需要對整個開發流程進行系統性的總結與深刻反思,旨在評估課程實施的實際成效,總結經驗教訓,并提煉出課程的核心價值與獨特之處,為后續的課程拓展與持續改進提供依據。系統總結工作涵蓋廣泛,包括全面收集幼兒的反饋意見、家長的看法以及教師的綜合評價等多維度的信息。借助數據分析與案例研究的方法,團隊能夠深入洞察課程實施的具體效果,精準識別存在的問題與短板。在此基礎上,團隊需要開展深人的交流與反思,集思廣益,提出針對性的改進建議與清晰的未來發展方向。進入拓展延伸階段,團隊需要依據總結與反思成果,對課程進行細致人微的完善與升級,包括增加新的課程內容、開發新的教學材料、舉辦相關活動或建立與社區的合作關系等;關注國內外自然教育的新動態,將最新的教育理念與實踐經驗融人課程,確保課程的持續創新;還需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共同推動家園共育深人發展,為幼兒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二、“四構建”框架下的“自然潤成長\"園本課程開發
(一)構建“自然潤成長”園本課程的核心理念
在“四構建\"框架下,“自然潤成長\"園本課程核心理念的確立為課程內容的編排、教學方法的選取以及教育環境的構建提供了根本依據,同時也是引領幼兒健康成長、促進其全面發展的精神指引。具體而言,核心理念著重強調“自然\"與“成長\"的和諧共融。這意味著課程必須尊重幼兒天性和自然成長的法則,將自然元素滲透到教育的每一個細節之中,使幼兒在親近自然、探索自然的歷程中自然而然地實現身心的茁壯成長。同時,核心理念需要彰顯“潤\"的精髓,即教育應如同春雨般細膩入微、潤物無聲,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滋養幼兒的心靈,塑造其良好的品德與行為習慣。
為了實現這一核心理念,課程開發者需要深人探究幼兒心理與生理發展的內在規律,結合自然教育的先進理論與豐富實踐,提煉出既契合現代教育理念,又緊密貼合幼兒實際需求的課程主題與核心價值。同時,核心理念的構建需要注重家園共育的重要性。通過加強與家長的協作,共同營造有利于幼兒健康成長的教育環境,形成教育合力,確保課程理念在家庭與幼兒園之間得到有效傳遞與落實。
(二)構建“自然潤成長\"園本課程的目標與內容
“自然潤成長”園本課程的目標與內容的設定要緊密圍繞核心理念,確保課程既具有明確的教育導向,又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與探索欲望。其中,在課程目標的設定上,教育者應關注幼兒全面發展的需求,包括認知、情感、社會性以及身體等多個方面。例如,設定“培養幼兒的自然觀察力與探究能力”“激發幼兒對自然環境的熱愛與保護意識”“促進幼兒社會交往與情感表達能力的提升\"等具體目標,以幫助幼兒建立起與自然世界的深厚聯系,同時促進其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征與興趣點,結合自然教育的特點,設計一系列富有創意與趣味性的課程活動。
(三)構建“自然潤成長\"園本課程的實施策略
在“四構建”框架下,“自然潤成長\"園本課程的實施策略是確保課程目標得以實現、課程內容得以有效傳遞的重要環節。這些策略要緊密圍繞“自然潤成長\"這一教育理念,從課程設計之初就將自然元素深度融合,確保每項活動都能讓幼兒在與自然的親密互動中茁壯成長。
首先,確立以自然為核心的教育環境營造策略。幼兒園應充分挖掘園區內外的自然資源,比如開辟專門的自然觀察區、設立小農場、構建生態池塘等,為幼兒營造一個親近自然、便于探索的學習天地。同時,通過布置自然元素豐富的室內環境,如擺放植物、設置自然角等,讓自然元素滲透到幼兒的日常生活中,激發他們對自然的興趣與好奇心。其次,實施參與式教學活動策略。教師應設計以幼兒為中心、注重實踐與體驗的教學活動,如組織豐富多彩的戶外探險、植物種植、動物觀察等,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其中,通過親身實踐來深切感知自然、深入理解自然。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引導者和支持者的作用,鼓勵幼兒勇于提出問題、大膽探究,悉心培養他們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最后,實施家園共育策略。幼兒園應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合作,通過定期舉辦家長工作坊、開展親子自然教育活動等形式,引導家長深人理解并踐行自然教育理念,鼓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與幼兒一同探索自然,凝聚家園一致的教育力量,共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
(四)構建“自然潤成長\"園本課程評價體系
構建“自然潤成長\"園本課程的評價體系是檢驗課程實施效果、提升課程質量的重要保障。這一體系的構建應圍繞課程目標、內容、實施過程及效果等多個維度展開,以全面、客觀地反映幼兒的學習成果與課程的實施效果。具體來說,首先,評價體系應緊密圍繞“自然潤成長”的教育理念,制定具體的評價目標與標準,包括幼兒對自然環境的認知與態度、自然探究能力的發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等方面。這些目標與標準需要具備高度的可操作性與可量化性,便于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進行觀察與評估。其次,在評價方法的選擇上,評價體系應采用多元化評價手段相融合的方式,如細致的觀察記錄、豐富的作品展示、流暢的口頭表達、科學的問卷調查等,以全方位、多角度地搜集幼兒的學習數據;同時,注重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有機結合,既關注幼兒的學習成果,也重視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與成長軌跡。再次,評價體系應充分尊重幼兒、教師及家長的主體地位,積極邀請他們參與評價過程,通過自評、互評、教師評價、家長評價等多種渠道,形成多元化的評價主體結構,確保評價的全面性與公正性。最后,幼兒園應定期組織課程評價研討會,對評價結果進行深入分析與討論,提煉出針對性的改進建議,確保“自然潤成長\"園本課程能夠持續完善與優化,以更好地服務于幼兒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
三、“三階段·四構建”框架下“自然潤成長”園本課程的開發效果分析
(一)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在“三階段·四構建\"框架下,“自然潤成長\"園本課程以自然為媒介,強調在自然環境中進行學習與探索,不僅豐富了幼兒的學習體驗,還促進了其身心健康全面發展。一方面,置身于自然環境中的學習活動,讓幼兒能夠近距離地接觸并感知自然,有效地培養了他們的觀察力與感知力。通過觀察植物的生長歷程、動物的習性等自然現象,幼兒的好奇心被充分激發,他們開始主動提問、積極探究,這一過程極大地促進了其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另一方面,園本課程中的實踐活動,如種植、養殖、自然觀察等,讓幼兒在動手操作中獲得了實踐經驗,提升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同時,這些活動鍛煉了幼兒的耐心和毅力,使他們學會了堅持與努力,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除此之外,通過與自然的親密互動,幼兒對生命、環境等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敬畏之心,逐漸形成了尊重自然、愛護環境的良好品質。在團隊合作的過程中,幼兒還學會了傾聽、分享與合作,這些經歷有效地培養了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
(二)推動教育理念革新
“自然潤成長”園本課程鮮明地強調以幼兒為核心,著重培養其探究精神與實踐能力,這一理念與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形成鮮明的反差。該課程打破了傳統教育的局限,將課堂拓展至戶外,讓幼兒在自然環境中自由探索、自主學習,這一變革不僅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還培養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與此同時,園本課程注重培養幼兒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與傳統教育中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做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通過自然觀察、實踐活動等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幼兒對生命、環境等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逐漸形成了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另外,該課程還強調家園共育的重要性,鼓勵家長參與幼兒的學習過程,與幼兒園攜手,共同為幼兒的成長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這一理念不僅加強了家園之間的溝通與聯系,還推動了教育資源的共享和優化配置。
(三)加強家園的協同合作
在“三階段·四構建”框架下,“自然潤成長”園本課程通過定期舉辦家長工作坊、親子自然教育活動等形式,為家長提供了深人了解自然教育理念、學習實用教育方法的機會,不僅加深了他們對自然教育的認識,還讓他們掌握了更多與幼兒互動、引導幼兒探索自然的方法。同時,該課程鼓勵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共同完成課程任務。這種親子互動不僅增進了家長與幼兒之間的情感聯系,也提高了家長的教育參與度。通過共同參與活動,家長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幼兒在自然教育中的表現,從而更加配合幼兒園的教育工作。另外,該課程還建立了有效的家園溝通機制。通過定期召開家長會、開展家訪等多樣化的溝通方式,幼兒園及時向家長反饋幼兒在園內的學習動態與成長變化,同時認真傾聽家長的寶貴意見,這種雙向互動的溝通機制有助于家園間形成一致的教育目標與方法,共同為幼兒的健康成長營造一個更加有利的環境。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三階段·四構建”框架下幼兒園“自然潤成長”園本課程的開發是一個系統而復雜的過程。通過團隊搭建和理論學習、調查研究和實踐探索、系統總結和拓展延伸等階段的努力,該課程在核心理念、目標與內容、實施策略及評價體系等維度得到了全面構建。同時,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不僅促進了幼兒全面發展,還引領了教育理念的革新,并強化了家園之間的協同合作。未來,幼兒教育工作者仍然需要繼續完善這一課程體系,為幼兒園教育注入更多的自然元素與活力。
注:本文系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教育科學規劃2024年度集體課題“三階段·四構建:幼兒園‘自然潤成長’園本課程開發與建設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ZD2024266)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