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于5歲至6歲幼兒的美術活動
3.在創作中感受古建筑的魅力,增加對中國傳統藝術形式的認知。
二、教學準備
鴻合或希沃白板課件、平板電腦、超輕黏土、馬克筆、白紙等。
三、教學過程
1.透光鏡中的古建筑
教師運用鴻合軟件中的透光鏡功能,引導幼兒從鏡中觀察景色,并進行互動:“揚州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保留了許多古時候人們搭建的建筑。今天,我帶來了一面神奇的透光鏡,透過這面鏡子,你能一次性領略來自揚州的名勝古跡….”
幼兒: “我看到了瘦西湖、個園,還有文 昌閣”
2.畫筆下的文昌閣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引導法、演示法等,初步了解揚州文昌閣的輪廓構造、結構等特點。
2.大膽想象,嘗試運用多媒體軟件輔助繪畫創作。
教師:“今天我們就來畫一畫家鄉的一座古建筑。它位于市中心,是我們城市的地標性建筑,我們一起把它變出來吧!”教師運用軟件中的涂鴉筆功能,在與幼兒互動的過程中創意展示出文昌閣的圖片。
(1)觀察文昌閣的結構和特征
教師運用軟件中的放大鏡功能,引導幼兒進行細節觀察并思考:文昌閣一共有幾層?每一層看上去像什么呢?
教師總結:“文昌閣一共有三層,頂層為傘狀,下面兩層的重檐越來越大,每一層中間的房間都是由窗戶圍起來的,最下面還有拱門可讓人們進出。”
(2)動手嘗試描繪文昌閣外形結構
教師引導幼兒根據觀察結果,嘗試用幾何形概括文昌閣的外形結構,并到前面分享自己的創作表現。
(3)豐富內部細節,添畫建筑裝飾
教師:“你們發現了嗎?當我們把幾何形找出來以后,文昌閣的輪廓也就出來啦!現在我們再用放大鏡看一看文昌閣每一層都是怎么裝飾的,你想要怎么表現呢?請你試著豐富畫面細節,并進行裝飾吧!”
四、展示、交流與評價
教師:“創作完成啦!誰愿意來分享一下你畫的文昌閣?它有哪些特殊的結構?你還為它添畫了哪些細節呢?”
五、教學延伸
1.與家長一起探尋城市的古建筑,說一說它們的歷史故事。2.觀察所在城市的古建筑,比一比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3.討論你喜歡的古建筑,畫一畫并進行裝飾。4.在美工區域活動中,用多種材料搭一座我們身邊的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