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遙遠的AI時代正在潤物細無聲地走進每個人的生活,一個重要方式就是你掌中的手機。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人工智能手機”引發各方關注。報告稱,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
“手機基本上人手一部,不僅是重要的消費品類,也是人工智能技術觸達人們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渠道。”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人工智能所副所長李衛如是分析。
在李衛看來,大力發展人工智能手機等新一代智能終端,意義重大。以AI技術重塑手機的產品性能和使用體驗,不僅可以激發消費者的換機熱情,拉動新消費;還能創造出更多新的消費場景和服務模式。如果沒有智能手機的普及,就沒有移動支付、外賣、網約車、直播、短視頻等行業的快速發展。
那么,究竟什么是人工智能手機(AI手機)?當手機行業全面擁抱AI,行業格局和我們的生活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2024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在經歷了幾年的低谷期之后終于觸底反彈,增長態勢在2025年上半年得以延續。這背后重要的推動力就是AI開始讓手機“不一樣”。但簡單接入AI大模型就是AI手機了?故事顯然不會那么簡單。
“真正的AI手機應該具備自主感知、推理、規劃、反思與執行能力,過去的應用程序(APP)將被具備執行力的AI智能體(AI Agent)所替代,讓手機成為用戶通往AI世界的主動入口,成為你的助理和伙伴。”榮耀手機AI產品專家白晨告訴本刊記者。
實際上, AI今天在手機中的作用正在從“能聽你說”變成“替你去做”,不再只是被動響應用戶命令,而是主動理解用戶意圖,真正“能做事”。
比如,你下班回家時已經不需要再打開打車軟件,查看路況、選擇車型、根據預估車費和時間下單叫車,而是只需要對手機說“我要回家”,手機就會自動完成這一切,然后告訴你:10分鐘后在公司門前,乘坐車牌尾號888的網約車,預計7點到家。這并不是想象,而是剛剛發布的榮耀折疊屏Magic V5已經實現的功能。
“榮耀很早就看到了AI讓手機進化的‘魔力’,這幾年,榮耀已經從性能、影像、屏幕、續航、通信、操作系統等多個維度,用AI重構手機的一切。比如,以AI智能調配算力來保障大型游戲穩定高幀運行;以AI優化材料創新為核心,打造出能量密度高達901Wh/L的青海湖刀片電池,配合都江堰AI電源管理策略,讓折疊屏手機實現超薄還全天續航無憂;以AI精準識別場景并自動優化參數,實現媲美專業相機的拍攝效果;以AI賦能研發行業領先的AI離焦顯示技術,讓屏幕顯示更護眼……”白晨說。
“榮耀始終堅信AI是智能手機的未來。AI對于榮耀來說早就不是‘加分項’,而是產品體驗的核心。”白晨說。

生產一部手機需要多久?在深圳榮耀智能制造產業園,這個數字是28.5秒。不只是快,手機制造的邊界也在這里被不斷拉升。
“折疊機生產好比在頭發絲上動手術。”榮耀供應鏈副總裁彭風雷說。生產折疊屏堪稱手機制造領域的“奧運會”,其工序復雜度約為直板手機的2倍,精度要求從毫米級躍升至亞微米級。
過去大家對折疊屏手機的印象是‘厚、重、貴’,離大眾很遠。在全面提升了性能、影像、續航等綜合能力的基礎上,現在榮耀在Magic V5上實現了8.8mm的折疊厚度和217g的重量,比很多直板機都還要輕薄,而且價格也越來越親民。這背后的秘密還是AI。
據介紹,為攻克折疊屏手機的制造難題,榮耀Magic V5制造中首次采用了業內獨家的“榮耀魯班大模型”,整合了全流程超10億個參數,以AI精準把控每道工序。
以折疊屏制造的關鍵環節鉸鏈為例,榮耀魯班大模型可以一次性分析近500個零件特征點,每一臺Magic V5的零件匹配都通過12.5萬次的并行計算,篩選出最優匹配方案,才將折疊屏的適配公差精度極限從行業此前的0.04mm提升10倍到了0.003mm。榮耀制造經理趙青弘在介紹時形象地將這一過程描述為“十萬里挑一”。
此外,魯班大模型也用AI賦能手機制造的點膠、電池組裝等節點,AI視覺技術通過3D視覺算法將膠水的重量精確到0.001mg。電池領域,榮耀首創的雙電池自動化組裝技術,讓6100mAh大容量電池與輕薄機身完美兼容。
而誕生了榮耀Magic V5的榮耀深圳智能制造工廠是行業首家、深圳唯一的L4級智能制造工廠。在這里,85%以上產線工序由自動化設備完成,其中60%為自研設備;每28.5秒下線一部手機,單線產能是傳統工廠的3倍;關鍵工序數字化率100%。
未來AI手機的想象力遠不止于此。今年3月,榮耀“新帥”李健宣布榮耀的新愿景是從智能手機制造商向全球領先的AI終端生態公司轉型。為此,以“阿爾法戰略”之名,未來5年榮耀將投入超過100億美元建設AI終端生態。這一數字幾乎是近年來全球手機廠商公開表態中對AI投入最大的。
白晨表示,真正的AI手機不僅要有強大的“硬件體魄”,更需注入智慧的“靈魂內核”,實現從性能到體驗、從硬件到軟件的全方位智能進化。面向未來,榮耀希望以“AI+制造”為支點,推動中國智造向更精密、尖端的領域加速邁進,通過提升“智”造力讓科技更普惠。
編輯:孫曉萌sunxiaomeng@ceweekly.cn
美編:孟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