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臭氧氧化;有機污染物;降解效率;影響因素;協同作用中圖分類號:X7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500(2025)06-0056-03DOI: 10.3969/j.issn.1008-9500.2025.06.015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Synergistic Treatment of Ozone Oxidation Degrada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in Wastewater
YANGPengwei (Shandong Metallurgical Design Institute Co.,Ltd., Jinan 25Oooo,China)
Abstract:To improve wastewater treatment efciency,this studyanalyz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and synergistic treatmentefectofozoneoxidationdegradationoforganicpollutants in wastewater.Bysystematicallanalyzing theeffects of keyparameters such as pH value,temperature,and ozone dosage on the 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organic matter,this study explores thechanges in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removalrate,chromaticity reductionrate,andpollutant mineralizationdegreeunderdiferentreactionconditions.The experimentalresults indicatethat whenthepHvalue is8.5, the removalratesofCODandchromaticityreachtheirhighestlevels.Thesynergisticeffectsofozone with Ultraviolet (UV) and H2O2 were investigated,leading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ree synergistic oxidation systems: ozone/UV,ozone/H ?2O2 ,and ozone/catalyst.Thesesystemssignificantlyimprovedtreatment eficiencyandcanprovideatheoreticalbasis forpract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Keywords:ozone oxidation;organic pollutants;degradation efciency;influencing factors;synergistic effect水中有機物的處理效率。研究影響因素、優化工藝參數及協同處理體系的構建,對于提高廢水處理效率,實現達標排放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廢水中難降解有機污染物的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加,傳統生物處理方法難以滿足處理要求。臭氧氧化作為一種高效的處理工藝,具有氧化能力強、無二次污染等優點,在廢水處理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臭氧氧化降解效果受pH值、溫度、投加量等因素影響,同時通過與紫外線(Ultraviolet,UV)光、 H2O2 和催化劑等的協同作用可顯著提高廢
1臭氧氧化降解有機物反應動力學機理
臭氧分子在水溶液中存在直接氧化與間接氧化兩種反應途徑[1。在直接氧化過程中,臭氧分子通過
1,3-偶極環加成反應與含有不飽和鍵、芳香環等電子密度較高的有機物發生選擇性氧化,生成醛酮類中間產物。臭氧分子在水中的分解反應方程式為
O2+H2O?2?OH+O2
間接氧化過程則由臭氧分子在強堿性條件下分解產生羥基自由基 (σ?oH) ),具有更強的氧化性,可快速發生非選擇性氧化反應。臭氧與羥基離子的反應可以表示為
在實際氧化過程中,臭氧分子解離產生超氧陰離子自由基 (??O2- )與 ??OH ,引發自由基鏈式反應,加速有機物降解[2。量子化學計算與自由基捕獲試驗證實,臭氧氧化過程存在多種活性氧物種,包括單線態氧( )、超氧陰離子自由基 (??O2- 和 ?OH 等,這些活性氧物種的協同作用顯著提高了有機物的降解效率。
2影響臭氧氧化效果的主要因素
2.1 pH 值與溫度對降解效果的影響
ΔpH 值對臭氧氧化的污染物降解效率有顯著影響,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當 ΔpH 值為8.5時,化學需氧量(Chemical OxygenDemand,COD)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達到最高。溫度升高雖然會提高臭氧分解速率,但是會降低其水溶解度。當溫度為 15~35°C 時, 25°C 為最佳反應溫度,COD去除率達 85% ,色度去除率達 90% 。
2.2臭氧投加量與反應時間的影響
臭氧投加量的增加可顯著提高氧化體系中的活性氧濃度。如表2所示,臭氧投加量從 20mg/L 增加至 100mg/L 的過程中,COD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均呈現上升趨勢。反應時間對降解效果的影響明顯,反應 30min 內的降解速率最快,之后逐漸趨于平緩。
2.3目標污染物初始濃度的影響
目標污染物初始濃度對臭氧氧化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如表3所示,隨著初始COD濃度從 500mg/L 增加至 2000mg/L ,COD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呈現明顯下降趨勢。試驗數據表明,高濃度條件下傳質阻力增大,氧化劑利用效率降低,需要通過調節其他工藝參數來提高處理效果。
3臭氧氧化協同處理體系構建
3.1臭氧/UV協同氧化體系
臭氧分子在UV照射下發生光解,會產生更多羥基自由基,增強氧化體系的降解能力[3]。UV會將臭氧分子激發形成單線態氧( Π1O2 ),從而快速降解苯環類有機物。在 254nm 紫外光輻照下,臭氧光解產生 H2O2 中間產物,繼續分解產生羥基自由基。當UV光強度為 15W/m2 ,臭氧投加量為 60mg/L 時,COD去除率達 95% ,污染物降解反應的表觀速率常數從0.0246min-1 提升至 0.0458min-1 。
3.2臭氧 /H2O2 協同氧化體系
加入 H2O2 可促進臭氧分解產生 ?OH ,增強氧化體系的降解能力[4,氧化效果對比如圖1所示。反應 40min 時,臭氧單獨氧化和臭氧 /H2O2 協同氧化的COD去除率分別為 61.2% 和 72.3% ;反應 80min 后,兩者分別達到 75.1% 和 92.0% 。在 ΔpH 值為8.5、溫度為 25°C 、臭氧投加量為 80mg/L 、 H2O2 與臭氧投加比為 0.5:1.0 的條件下,協同氧化體系的處理效果顯著優于單獨氧化,處理后出水的五日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after5days, BOD5 )與COD的比值從0.15提升至 0.42 。
3.3臭氧/催化劑協同氧化體系
催化劑的引入可顯著提高臭氧氧化效率,常用催化劑包括過渡金屬氧化物、分子篩和活性炭等[5]。Fe3O4 、 MnO2 等金屬氧化物催化劑通過表面羥基與臭氧反應,產生更多活性氧物種。當 Fe3O4 用量為 2.0g/L 時,COD去除率提高 20% 。活性炭作為多孔催化劑,可吸附有機污染物并促進臭氧分解,形成三相反應體系。經表面改性處理的催化劑表現出更好的催化性能。
4臭氧氧化技術的工程應用
4.1印染廢水處理工藝設計
印染廢水具有色度高、COD含量大、生化性差等特點,采用“預處理 + 生化處理 + 臭氧氧化 + 深度處理”組合工藝。預處理單元包括格柵、調節池和氣浮。生化處理采用厭氧-缺氧-好氧(Anaerobic-Anoxic-Oxic, A2O )工藝,臭氧氧化單元采用多級串聯,投加量控制在 60~80mg/L , ΔpH 值為8~9,水力停留時間為 60min 。臭氧發生器采用空氣源,濃度為50~80mg/L ,通過文丘里管混合。處理后出水COD低于 100mg/L ,色度小于40倍。
4.2制藥廢水處理工藝設計
制藥廢水含有大量難降解藥物活性成分和中間體,采用“預處理 + 厭氧處理 + 好氧處理 + 臭氧催化氧化”工藝。預處理調節 pH 值至中性,厭氧采用升流式厭氧污泥床(UpflowAnaerobicSludgeBlanket,UASB)反應器,停留時間為 24h 。好氧采用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Bio-Reactor,MBR)工藝,臭氧催化氧化單元采用固定床反應器,以 Fe3O4 、活性炭為催化劑,臭氧投加量控制在 80~100mg/L ,反應時間為 90min ,出水COD低于 150mg/L 。
4.3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設計
垃圾滲濾液采用“預處理 +UASB 厭氧 +MBR 好氧 + 臭氧氧化 + 納濾”工藝。預處理采用化學沉淀,
UASB設計容積負荷為 ,MBR采用外置式超濾膜組件。臭氧氧化單元停留時間為120min ,投加量為 100~120mg/L ,采用多點布氣。出水COD低于 100mg/L ,氨氮低于 25mg/L 。
5結論
對臭氧氧化降解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研究表明,pH 值、溫度、臭氧投加量等因素密切相關且存在交互作用。臭氧與其他氧化技術協同應用可顯著提高處理效果。未來,應針對不同廢水的特點,優化工藝參數,采用合適的協同氧化技術,實現廢水達標排放和資源化利用,推動水污染防治技術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孔藝蓮,候志昂,王津南.碳基材料催化臭氧氧化凈水研究進展[J].中國環境科學,2025(2):854-869.
2 羅桂林,王婷,耿雅雯.載鐵活性氧化鋁催化臭氧氧化處理廢水COD的工藝研究[J].云南化工,2024(6):53-55.
3 靳蘇娜,呂瑞亮.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處理工業廢水的研究進展[J].無機鹽工業,2024(3):28-38.
4戈瑋焜.臭氧氧化深度處理工藝對有機污染物去除效果研究[J].黑龍江環境通報,2023(4):30-32.
5程瑩,臧紀,宋駿杰,等.基于臭氧微納米氣泡的 O3-H2O2 體系降解有機污染物的效能與影響因素[J].環境工程技術學報,2022(4):1317-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