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針對母嬰護理細分市場中的嬰兒濕巾加熱器,建立設計評價體系,根據用戶多維度需求優化產品設計。結合市場調研和用戶需求分析,利用KJ法歸納需求指標,采用層次分析法(AHP),從功能、外觀和體驗3個方面構建11個指標評價體系以及權重排序,并基于感質理論模型,融入情感需求,將關鍵設計需求轉化為設計元素,并對3種設計方案進行量化評估和對比分析。評價體系中,加熱速度、溫控精準以及操作便捷權重占比最高,通過設計評價得出方案3最佳,表明嬰兒濕巾加熱器應聚焦于多功能集成、智能化設計以及情感化設計等方向,從而提升用戶體驗,并結合方案排序指出可針對不同市場進行差異化設計。不僅為嬰兒濕巾加熱器的設計優化提供了理論支持,也為母嬰產品的情感化與智能化設計提供了實踐參考。
關鍵詞:層次分析法;母嬰產品;設計評價;產品設計;嬰兒濕巾加熱器
中圖分類號:TB47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25)11-0052-04
引言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母嬰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嬰兒護理產品正朝著智能化、便捷化和多樣化方向發展。作為母嬰用品細分領域的一項創新產品,嬰兒濕巾加熱器具有提升嬰兒護理體驗方面的獨特優勢,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家庭開始使用此產品。盡管如此,目前市場上的嬰兒濕巾加熱器在設計上同質化現象嚴重,并且在功能性、美觀性、便捷性等方面未能充分滿足用戶的期待。因此,如何從科學的視角評估現有設計,并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方案,已經成為研究和母嬰設計領域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產品設計評估是工業設計領域的一個關鍵研究議題,而層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作為一種科學的決策工具,通過定量分析,將復雜問題拆解為清晰的層次框架,進而可以量化設計方案中各項指標的相對權重,以有效解決產品設計優化問題。目前AHP在工業設計領域已被廣泛利用,例如,姚朋杰等人[1]在明式玫瑰椅的現代設計研究中,結合了Kano模型與AHP方法,計算出用戶需求的權重排序,以指導設計的優化;胡瑩等人[2]為提升街道家具的設計品質,利用AHP構建了街道家具的設計評價體系,揭示了社會價值在街道家具設計中占據重要地位。在母嬰用品領域,侯利敏等人[3]了智能母嬰室App用戶體驗要素的權重,驗證了模型的有效性,并為母運用AHP模型計算嬰功能型產品設計提供了科學的參考;崔臻等人[4]通過AHP-退火算法構建了母嬰水質檢測杯的設計模型,為母嬰人群提供飲水安全保障。雖然AHP方法在母嬰產品設計中的應用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在嬰兒濕巾加熱器這一細分市場上的研究尚顯不足。因此,本研究以AHP為基礎,構建嬰兒濕巾加熱器的設計評價體系,為產品優化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一、嬰兒濕巾加熱器現狀分析
(一)母嬰市場發展趨勢
三孩政策放開后,母嬰行業推進發展,近年來新生兒出生率持續下降,但總量依舊可觀,預計到2025年未來中國母嬰市場規模將達到46797億元[5]出現育兒角色家庭化、寶媽消費悅己以及低線城市觀念科學化的趨勢,。調查顯示,90后成為母嬰產品消費主力軍,由于觀念升級,在洗護用品購買考量因素方面,成分安全性、包裝安全性及氣味是一線城市用戶考量的核心因素,三線城市及以下用戶較為關注性價比[6]。此外,購買中高端價格母嬰商品意愿更強烈,也較愿意為高顏值的產品買單。因此,嬰兒濕巾加熱器作為一種針對嬰幼兒護理場景開發的細分母嬰產品,未來市場規模可觀,需要把安全放在首位,通過智能技術、功能創新,外觀等方面進行產品優化,吸引更多用戶。
(二)產品概況
嬰兒濕巾加熱器按應用可劃分為家用和商用兩大類,本研究主要聚焦于家用。為了深入了解產品目前所存在的問題,本研究對淘寶平臺上具有代表性的家用嬰兒濕巾加熱器進行匯總,并結合用戶購買評價進行分析,具體見表1。
1.外觀同質化,缺乏美感。大部分嬰兒濕巾加熱器造型設計過于普通,以“盒”的方形外觀為主,雖然結合圓角等特點表現親和力,但是仍然無法在眾多產品中形成差異性,缺乏創新性。濕巾盒開口多為手動翻蓋,不夠人性化,容易散失熱量,取放濕巾時操作不便。顏色多為純白,過于冷硬或單調,色彩不符合母嬰產品的柔和、溫馨特性,需要通過多色設計吸引用戶或體現產品活力。
2.材質質感不佳,安全性不足。這5款品牌產品都采用了PP材質,但未采用食品級或嬰兒安全級材料,加熱后可能存在化學物質。表面質感缺乏高級感,容易顯得廉價,無法滿足對品質有較高要求的用戶。
3.功能單一,缺乏智能化。部分產品加熱區域不均勻,導致出現過熱或溫度不足的問題。在加熱功能方面多為3檔調節,缺乏智能化功能,很少有產品可以自動調節溫度,也無法知曉濕巾剩余量,用戶難以及時補充替換,且大部分產品不具有殺菌功能,長期使用容易滋生細菌。
4.情感化設計欠缺。附加功能面膜加熱、夜燈等需求的出現,表明在設計嬰兒濕巾加熱器時,需要考慮嬰兒和母親的雙重需求,是情感化設計的體現,而目前的產品大多只滿足加熱功能,對于母親的需求是忽略的。
二、用戶需求分析
為了更加明確用戶需求痛點,本研究采用深入訪談法,共計10人,其中8位90后寶媽和2位工業設計師。訪談內容包括使用背景、使用痛點、期望需求等方面的問題,通過KJ法[7]提取關鍵詞,按相似性分組,得到并提煉主題為功能、體驗、安全以及外觀四大需求,并確定出現頻率5次以上為高頻關鍵詞,具體見圖1。在功能需求中,快速加熱、溫控精準、附加功能以及濕巾為高頻關鍵詞,在體驗需求中,操作便捷、長期耐用性、高效節能以及交互界面友好為高頻關鍵詞,在安全需求中,食品級材質為高頻關鍵詞,在外觀需求中,造型簡約和色彩柔和為高頻關鍵詞,說明這些需求在嬰兒濕巾加熱器的產品設計中需要高度關注,而其余低頻詞關鍵詞,例如智能化功能、濕巾剩余量顯示可為后續的方案設計提供創新思路。
三、建立評價體系
(一)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通過市場調研,以及用戶需求調研,對嬰兒濕巾加熱器存在問題、趨勢以及用戶需求痛點等信息后,為了簡化層級,將安全需求的材質問題和剩余安全問題分別歸納到外觀和體驗需求的耐用性中,確定以功能、外觀以及體驗為準則層,指標層涵蓋了快速加熱、溫控精準、附加功能、濕巾兼容性、外觀造型、色彩搭配、產品材質、操作便捷、簡單易用、高效節能、安全耐用,最終得到嬰兒濕巾加熱器的設計評價指標體系,見圖2。
(二)確定評價指標的權重
為了確定各指標權重值,采用專家調查法,邀請10位藝術設計專業背景且包含視覺傳達和工業設計兩個方向的碩士研究生,采用9級標度表(見表2)分別對一級指標U1~U3和二級指標V1~V11的各指標重要程度進行賦值。本研究依據AHP法,選用加權算術平均法,通過兩兩比較的方式對各層級建立判斷矩陣Ⅰ、判斷矩陣Ⅱ[8]。Ⅰ表示準則層Ui相對于目標G的重要性比例標度,Ⅱ表示指標層Vij相對于準則層Ui的重要性比例標度。
四、案例分析
(一)基于感質理論模型的需求轉化
由于母嬰產品的特殊性,其用戶群體具有獨特的心理和情感,尤其是嬰幼兒期媽媽群體,在照顧寶寶的過程當中會伴隨壓力、焦慮[10]。為了提升設計共鳴、增強情感體驗,并對嬰兒濕巾加熱器進行優化設計,本研究基于感質理論模型[11]來構建映射關系,見圖3。
通過AHP分析出的各指標層提取感質需求為高效感、安全感、親和感以及滿足感,將這些情感需求轉化為具體的感質特征,并進一步映射到設計元素,便于在產品中實現。例如高效感可轉化高效響應、操作流暢、廣泛適配以及簡化交互等感質特征,映射到設計元素上為優化加熱速度至60秒內、單按鈕操作、配備指示圖標、產品尺寸適用于多種濕巾以及使用流程智能化,通過具體的設計元素為提升產品的用戶體驗與情感化。
(二)嬰兒濕巾加熱器方案設計
嬰兒濕巾加熱器的主要功能就是加熱,高效響應需要重點解決,外觀造型需以圓潤曲線為主,搭配柔和色調,整體使用應以智能化、簡潔、易用為特點,通過多功能進行創新設計。結合市場調研和用戶需求所總結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確定90后寶媽為目標人群,設計出3款初步方案,如圖4所示。這3款嬰兒濕巾加熱器都主要從以下4個方面進行創新設計:
1.在功能方面,主要通過濕巾剩余量可視化、智能夜燈以及多功能集成進行創新設計。方案1通過發條彈簧自動收縮原理解決了濕巾剩余量的可視化問題,直觀地給用戶展現了剩余量顯示,增強了用戶體驗。
方案1和方案2都采用了智能夜燈功能,其中,方案2可根據環境自動檢測夜間模式,提升了夜間使用的便捷性。方案3通過集成溫控、殺菌、音頻播放等多項功能,為產品提供了更高的附加值,滿足育兒過程中的多樣化需求。
2.在用戶體驗方面,主要通過手勢感應與無菌接觸、無線充電與長續航、溫控與操作簡便以及安全與穩定性進行創新設計。方案2引入手勢感應技術,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同時確保用戶與產品接觸時的衛生性。方案3采用無線充電技術,支持續航8小時,適用于多個場景,提高了產品的實用性和便捷性。方案1提供了手動調節溫度的功能,操作簡便且響應快速,方案3則采用了陶瓷涂層進行保溫,確保濕巾長時間不散失熱量,并通過智能App遠程操控,提升了遠程管理和控制的便利性。方案1和方案2均考慮到產品的穩定性,增加了底部防滑設計,防止產品隨意移動。方案3設定了兒童鎖,防止兒童因好奇心打開保溫層蓋而燙傷,增強使用安全感。
3.在外觀設計方面,主要通過造型和色彩搭配進行創新設計。在造型上,方案1采用拍立得造型,具有較強的親和力;方案2以跑道圓為設計基礎保持簡約美感;方案3選擇圓潤方體造型,兼具現代感和功能性。在色彩搭配上,方案1采用藍白色調并以橘紅色為輔助,增強視覺效果;方案2選用了柔和的淺綠色,適合母嬰產品的親和需求;方案3選用了典雅且耐看的奶白色,以淺粉色點綴,符合溫馨的家居風格。
4.在情感化設計方面,主要通過智能App控制進行創新設計。方案3可通過播放錄制音頻和安心曲庫,為寶寶講故事以及娛樂提供了額外功能,增強了親子互動性,體現了情感化設計,還添加了育兒科普功能,幫助母親減輕育兒壓力。
(三)方案綜合排序和結果說明
由90后寶媽、設計師、專家組成共計30名決策者,結合圖2嬰兒濕巾加熱器評價體系,對U1~U3及V1~V11各層級指標用李克特量表法[12]在0~10分之間進行打分,取平均值建立原始矩陣,見表5。
最后引入綜合系數法對各指標進行求和計算,得出S1=8.00、S2=8.78、S3>S2>S1,即方案3最佳。=9.03,由此得出3款嬰兒濕巾加熱器的綜合得分排序為S3方案3綜合得分最高,說明其多功能集成和智能化特性是關鍵優勢,錄音、音樂、育兒科普、智能App遠程控制等突出性功能,極大拓展了嬰兒濕巾加熱器的應用場景和使用價值,超越了傳統濕巾加熱器的基礎功能,長時間續航和智能化設計提升了用戶操作的便攜性和產品的高端感,尤其符合年輕一代父母對智能母嬰產品的期待;方案2得分次高,說明其均衡性和細節優化是核心亮點,方案2在外觀和用戶體驗上較為均衡,尤其是在外觀造型和操作便捷性上得分較高,沒有明顯的短板,在創新性上雖然有濕巾剩余量顯示、智能夜燈等功能,但整體創新性不如方案3,可能會限制市場競爭力;方案1得分最低,說明其基礎設計和創新不足是主要問題,濕巾剩余量可視化雖然是方案1的一大亮點,但是功能性和用戶體驗相對基礎,附加功能較少,缺乏智能化,在現代母嬰產品市場競爭力不足,基本需求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消費者的期待,未來設計需更注重智能化和情感化體驗。在用戶需求層面上,反映了母嬰產品的目標用戶已從關注基礎功能逐漸轉向追求智能化、便捷性以及多功能,在設計中,把握好平衡性和創新性,既要確保滿足基礎需求,又要通過創新功能或設計語言給用戶帶來額外價值。
(五)設計優化策略
根據3個方案的評分與排序結果,從功能、外觀、用戶體驗、情感化設計和市場定位5個方面提供設計優化策略:
1.功能是母嬰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應注重關鍵功能的精準性和創新性。在提升溫控精準性與加熱速度方面,可以引入智能溫控芯片,根據環境溫度動態調節加熱溫度,實現溫度自動調節,或者增加濕巾類型匹配模式,以滿足不同產品的加熱需求,還可以優化加熱結構,進一步提升加熱速度,減少用戶等待時間。在附加功能方面,可以進行擴展,提高實用性,比如設計內置儲存倉,保持濕巾濕度,添加剩余濕巾量警示或加熱完成等提醒功能。
2.外觀設計直接影響用戶的購買決策,應注重產品的視覺美感和母嬰場景的親和力。在外觀造型優化方面,可以引入動物元素或者母嬰主題圖形,比如萌趣的小熊、兔子造型為設計基礎,增強產品的親和感和兒童友好度,設計中適當增加多曲面細節,提高產品的精致感和視覺層次感。在色彩搭配上,可以采用更多母嬰友好色調,打造溫馨的配色方案,或者提供外殼定制服務,滿足個性化審美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產品本身為電器,具有一定危險性,兒童應盡量避免接觸,因此,在造型上要把握好度,不要過度引起兒童的注意。在產品材質方面,在確保產品安全時,還可以提倡使用可回收材質,響應環保設計趨勢。
3.用戶體驗應聚焦于交互流程的簡化和功能的易用性。單一的操作模式無法滿足多樣化需求,可以采用一鍵切換模式,減少用戶復雜操作,或者提供多樣化交互方式,適應不同的用戶習慣。
4.通過安全感、親和感、幸福感的傳遞,強化用戶的情感聯結。在傳遞安全感方面,可以增加溫控警示功能,使用柔和燈光,增強用戶信任感。在塑造親和力方面,可以融入母嬰互動的情感符號,給予貼心的育兒體驗。在增加幸福感方面,可以設計專屬母嬰定制服務,比如寶寶的出生日期刻字,成長記錄等功能,讓產品更有紀念意義。
5.根據不同目標用戶群體進行差異化設計,搶占多層次市場。3個不同的設計方案,可結合不同市場定位,提供智能高端化、功能均衡化及基礎性價比的差異化解決方案,全面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與用戶體驗。
結語
評價指標,構建了嬰兒濕巾加熱器的設計評價體系,并對各項指標進行本研究運用層次分析法確立了功能、外觀和體驗3個維度的11個了優先級排序,為后續設計提供指導。研究結合感質理論提煉了各項指標的核心設計要求,并設計了3種方案用來檢驗評價體系的合理性,并提出優化策略。研究結果表明,通過提升濕巾加熱器的加熱速度、增加附加功能以及增強外觀的親和力,能夠顯著改善用戶的使用體驗和滿意度,說明智能化、多功能化以及用戶情感化已經成為母嬰產品設計的關鍵趨勢。本研究不僅為嬰兒濕巾加熱器的設計優化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支持,還為母嬰產品設計中用戶需求的量化分析及情感化表達提供了參考方法。然而,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樣本數據規模相對較小,需通過更大規模的用戶測試來進一步驗證模型的普遍適用性。
參考文獻
[1]姚朋杰,武轉轉,朱曉冬.基于層次分析法的明式玫瑰椅設計研究[J].設計,2024,37(17):96-99.
[2]胡瑩,黃康民.基于層次分析法的街道家具設計評價研究[J].包裝工程,2020,41(22):330-334.
[3]侯利敏,虞慧嵐,宋明亮,侯康佳.基于AHP的智慧母嬰室APP用戶體驗設計研究[J].藝術與設計(理論),2021,2(05):102-104.
[4]崔臻,王劍峰,張賽男,孟悅.基于AHP-退火算法混合模型的母嬰產品需求設計研究——以水質檢測杯為例[J].包裝工程,2024,45(S1):68-77.
[5]2023年泛母嬰人群網絡行為洞察[A]2023艾瑞咨詢10月研究報告會論文集[C].上海艾瑞市場咨詢有限公司,上海艾瑞市場咨詢有限公司,2023:61.
[6]中國母嬰行業研究報告[A]艾瑞咨詢系列研究報告(2022年第3期)[C].上海艾瑞市場咨詢有限公司,2022:57.
[7]胡浩偉,胡俊.基于KJ-AHP模型的適老化家庭種植產品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24,45(S1):264-270.
[8]薛居征.基于層次分析法的群決策方法及應用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1.
[9]孔造杰,郝永敬.用權重概率綜合系數法確定QFD中用戶要求重要性[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2001,(02):65-67+72.
[10]許文秀.基于無意識設計理念的嬰幼兒期媽媽減壓產品設計研究[D].青島大學,2021.
[11]劉小路,吳白云.基于感質理論的主題性文創產品設計策略與應用實踐[J].包裝工程,2021,42(08):284-292.
[12]亓萊濱.李克特量表的統計學分析與模糊綜合評判[J].山東科學,2006(02):18-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