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老渤海精神作為偉大建黨精神在渤海革命老區的生動實踐和具體體現,是在特定歷史場域中孕育形成的獨特精神形態,深刻詮釋了渤海革命老區軍民對偉大建黨精神的傳承與發展。在偉大建黨精神的指引下,渤海區軍民在長期革命斗爭中鑄就了“不屈不撓、艱苦奮斗、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老渤海精神。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彰顯了中國共產黨正確的信仰底色。馬克思主義真理為中國共產黨提供強大思想武器,共產主義理想為中國共產黨指明正確前進方向。在這樣的信仰底色加持下,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不懈奮斗,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命運,改變了中華民族的進程,甚至改變了世界發展的格局。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是老渤海精神的信念航標。一部渤海區革命史,就是一部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光輝歷史。在抗日戰爭時期,渤海區軍民挺身而出,積極投身抗日救國運動,與窮兇極惡的日寇展開殊死搏斗。在解放戰爭時期,他們全力支援前線,為解放全中國貢獻了不可磨滅的力量。即便身處極其艱苦的環境,渤海區軍民始終堅定不移地跟隨中國共產黨,他們不屈不撓,以鋼鐵般的意志堅守信念,毫不動搖地為革命事業拼搏奮斗。
“踐行初心、擔當使命”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偉大的宗旨情懷。人民幸福、民族復興既是中國共產黨的本愿,也是其奮斗的目標。初心使命清晰地錨定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立場,深刻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作為使命型政黨的責任擔當,精準地回答了“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這一根本價值選擇。
渤海區革命斗爭的歷程,就是一部共產黨人在老渤海地區踐行初心、勇擔使命不退縮的斗爭實踐。渤海區流傳著一首廣為傳唱的民謠:“一馬三司令,得了抗日病。一心打鬼子,專救老百姓。”這首民謠生動詮釋了馬耀南三兄弟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的感人故事,更是渤海區人民群眾對共產黨人發自肺腑的認可與贊譽。在渤海區,中國共產黨人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將偉大建黨精神落地生根,他們為人民的幸福生活和民族的復興大業拼搏奮斗,成為渤海區人民心中最堅實的依靠。
“不怕犧牲、英勇斗爭”詮釋了中國共產黨堅韌的意志品質。中國共產黨始終是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不怕犧牲的。為了實現理想、為了初心使命,在革命、建設、改革、發展的不同歷史時期,無數中國共產黨人不畏艱險、英勇斗爭,都保持著堅韌頑強的精神品質。
渤海革命老區地處鹽堿地,自然條件惡劣。但渤海區軍民不畏艱難、迎難而上、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為革命事業創造條件。渤海區軍民具有長期的革命斗爭歷史和光榮傳統,在土地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時期,渤海區爆發了多次重要的武裝暴動和抗日救亡活動,體現了渤海區共產黨人前仆后繼、不怕犧牲、英勇奮進的戰斗風貌。
“對黨忠誠、不負人民”蘊含了中國共產黨的鮮明特質。中國共產黨黨性與人民性是相統一的。中國共產黨是代表人民利益的黨,忠誠于黨內涵式表明忠誠于人民,深刻闡明馬克思主義政黨人民性的鮮明特質。
以“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為特質的老渤海精神,是對“對黨忠誠”偉大建黨精神的傳承與發展。在革命戰爭年代,渤海區軍民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真理,忠誠于黨的事業。他們在革命戰爭中傾盡所有,轟轟烈烈地開展大支前運動,為前線提供源源不斷的物資和人力支持,展現了高度的奉獻精神。忠誠與奉獻成為渤海區最寶貴的財富,激勵著一代代渤海區人民為黨和人民的事業拼搏奮斗。
新時代,在偉大建黨精神的統領下,老渤海精神正在結合新的時代特點煥發新的動力,不斷實現精神力量的現實轉化,為促進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作者單位:中共濱州市委黨校(濱州行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