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體現。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在語文教學中應加強對古詩詞的教學,促使學生增強對古詩詞的了解和認識,感受其內涵和魅力,進而將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中。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我發現古詩詞教學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感受中華傳統文化之美,提升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人文素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習的動力源泉。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生涯中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的學生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欲,對任何事物都充滿興趣,樂于接受新知識,也樂于分享自己的收獲和體驗。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這一特點,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古詩詞。
古詩詞具有語言凝練、結構精巧、意境深遠等特點,其語言蘊含著音韻美、節奏美和意境美。學生在誦讀古詩詞時,可以感受到古詩詞的音韻之美、體會到古詩詞的節奏之美,從而領悟到古詩詞中蘊含的文化內涵。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古詩詞誦讀的作用,幫助學生感知古詩詞之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朗讀并背誦古詩詞,然后在小組內交流讀詩的感受和體會,通過交流和分享,學生們對古詩詞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古詩詞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體現,它包含著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反映了我國古代社會的發展狀況,對學生正確認識和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應加強對學生的理解和感悟,引導學生感知古詩詞中所蘊含的情感。可以引導學生從詩詞中體會作者的情感,并分析作者當時所處的環境和境遇。
古詩詞的特點是語言美、意境美,具有很強的文學價值,對于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真正理解古詩詞中所表達的情感。一些小學生因為年齡較小,理解能力較差,所以在理解古詩詞時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融入到古詩詞中去。通過角色扮演,教師再對學生進行講解和指導,這樣不僅可以增強他們的理解能力,還可以使他們對古詩詞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能夠更加深刻地感悟古詩詞中所表達的情感。
傳統的古詩詞教學多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沒有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想提升古詩詞教學質量,就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采用多種形式的活動促進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使其更好地感悟古詩詞。教師可以組織多樣的活動來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詩詞之美。
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時,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應明確古詩詞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鼓勵學生在古詩詞閱讀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其次,應遵循教育規律,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古詩詞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和熱情。最后,應注重對學生進行文化熏陶,引導學生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例如,在教學某首古詩詞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相關的歌曲,讓學生感受民族音樂的魅力。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古詩詞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詩詞內容和作者情感,而且能夠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
總之,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應以學生為本,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古詩詞閱讀中感受中華傳統文化之美。同時,還應重視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作者單位:利川市都亭榨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