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以新質生產力為導向的產業系統化轉型升級,數字經濟正成為推動社會改革發展的新動能,繼而為職業教育的數字化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黨的二十大首次將教育數字化寫入大會報告,提出“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2023年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強調要“推動數字技術與傳統教育融合發展,創新教育理念、方法、形態,讓數字技術為教育賦能、更好地服務于育人的本質”;同時,首屆世界數字教育大會更是發布了《教師數字素養》的行業標準,為從事高等教育教師的數字化能力培養與評價提供了重要依據,更為高職院校教師團隊在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過程中數字化素養綜合能力的提升指明了方向。
一、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高水平教師團隊建設的現實困境
(一)專業教師團隊數字化素養內涵定位有待優化
數字化與智能化在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管理專業的系統化應用,尤其是數字化技術在現代智慧養老服務產業鏈中的廣泛應用與發展,對從事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產業的大量從業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熟悉數字化、精通專業技能、善于團隊合作”等成為新時代背景下現代智慧養老人才的新特征,同時,這也對專業從事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的教師團隊的數字化素養建設提出了新的挑戰,亟須對專業教師團隊的數字化素養內涵定位進行優化。一方面,數字化素養已經成為新時代教師的基本能力與素質,必須具備,目前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從事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的教師,未能全面深入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產業鏈一線,充分熟悉產業的數字化現狀以及產業對人才的數字化能力需求,數字化的專業素養有待加強。
(二)以數字能力為核心的高水平教師團隊構建模式有待深化
數字化時代對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產業鏈的影響是革命性的,智慧養老產業、數字化裝備、信息化教學手段等新時代數字化要求正在對服務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的教師團隊塑造提出“數字教師”新方向,對傳統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師團隊的構建模式提出了新要求。當前,教師團隊未能充分認識到數字化在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產業鏈的重要意義,未將數字素養作為教師團隊“數字教師”打造的核心,教師的數字化創新能力不足,2聚集數字能力構建專業教師團隊的強度有待提升。此外,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專業教師團隊的成員主要來自高校,缺乏在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產業的實踐經歷,亟須以數字化為引領、以強化實踐能力為要求,強化擁有產業鏈企業經歷人員的優先引進與聘用,優化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師團隊結構。
(三)基于數字能力的教師團隊培養體系有待貫通
數字賦能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產業鏈,打造了現代智慧養老產業的新生態,在優化專業教師團隊的數字化素養內涵定位和以數字能力為核心的高水平教師團隊構建模式的背景下,傳統的針對專業教師團隊的培養路徑已經難以滿足基于數字能力的教師團隊培養體系的貫通實施的需求。一方面,數字化更新升級速度異常迅速,傳統教師團隊培養已經跟不上產業對教師團隊數字技術知識儲備、數字技術技能等數字化素養的更新要求;另一方面,新時代需要服務產業鏈的教師團隊具備“信息化、理論化、實踐化、個性化”四化融合的綜合素養,而目前以學校教育專業為師資、以學校實訓基地為場地的軟件環境,難以培養出新時代要求的“四化融合”教師團隊。
(四)運用數字技術的立體化評價機制有待強化
數字化在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產業鏈的廣泛應用,對于專業教師團隊的個體素養與團隊綜合能力要求已經有了新的變化,尤其重視凸顯數字素養為核心兼具專業素養的綜合能力水平。然而,現有的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的教師團隊評價機制難以高質量完成數字型教師團隊的立體化評價。3一方面,傳統的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的教師團隊評價,對于教師團隊的數字化意識、數字技術知識與技能、數字化應用、數字化團隊合作等方面的評價維度不足,難以有效反映教師的數字化能力;另一方面,針對專業教師團隊的評價,傳統的評價成員主要來自高職院校,對于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產業鏈數字化發展情況以及對智慧養老產業人才的系統性要求不熟悉,關于智慧養老服務產業鏈教師團隊的評價標準融入產業鏈要求不足,因此,評價難以反映教師團隊數字化素養供給與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產業需求的匹配度。
二、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高水平教師團隊建設的對策研究
(一)構建凸顯專業特色的教師團隊數字化素養內涵體系
在養老產業向著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背景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面臨著新的挑戰和發展機遇,需要高職院校教師對標智慧養老產業需求,聚焦數字化、智能化對智慧養老專業提出的新要求,全面分析專業服務產業要求的教師團隊數字素養內涵,為培養適應新時代養老產業要求的教師團隊構建奠定基礎。第一,聚焦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產業的數字化新要求,強化教師團隊的數字化理念,將數字化素養作為教師綜合素養培養體系的重要環節,提高教師的數字意識,增強其掌握數字技能的能力,使數字素養成為教師團隊培養學生數字技能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第二,對標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產業鏈,從行業角度對智慧健康養老人才在數字化素養方面提出的新要求,清晰界定教師團隊數字化素養在智慧養老產業鏈中的規范與應用,尤其要更新教師團隊在產業數字化方面的育人理念與技術手段,在頂層設計上構建凸顯專業特色的教師團隊數字化素養內涵體系;第三,要對標國家關于“構建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大力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同時,聚焦新雙高建設中提出的“辦學能力高水平、產教融合高質量”,在新質生產力賦能職業教育發展的背景下,對數字化賦能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產業轉型升級和新時代智慧健康養老人才培養提出新的更高目標。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的教師團隊在深度對標智慧健康養老產業鏈復合型人才具體內涵和人才新定位的基礎上,應進一步強化數字化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的水平,努力通過數字化手段,與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產業鏈企業建立突出數字應用能力的協同式教師團隊體系,實現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師團隊數字化涵養,為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復合型人才培養奠定基礎。
(二)創新基于數字能力的高水平教師團隊建設模式
在總結分析高職院校智慧健康養老專業教師團隊數字化素養內涵的基礎上,按照“數字化為引領、理論化為基礎、實踐化為核心”的團隊構建思路,聯合智慧養老產業優質企業,探索數字化素養引領團隊建設方向、理論化知識能力夯實團隊教學水平、實踐化技術能力助推教師團隊構建模式優化,打造校企融合型智慧養老專業團隊構建新范式。第一,深度調研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產業鏈基于數字化技術與應用的實際,對比傳統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師團隊在服務和產業鏈方面的不足,構建以企業為主導的專業服務產業鏈核心能力需求機制,依托數字化平臺,優化專業教師團隊服務產業的數字化能力規格;第二,按照“數字化 + 教育”的融合思路,重點以提升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師團隊的數字化素養為核心,在實施專業教師優先從產業鏈企業中進行招聘的基礎上,通過兼職聘請產業鏈一線技術人才的方式,將企業一線人員納入教師團隊。采用數字化平臺,強化這類教師的參與度,提升教師團隊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與契合度;第三,借鑒國家“雙高”專業群的建設思路,要求未來服務產業建設的必須是跨界融合式、具備復合型能力的人才,實施多領域跨界式教師團隊培養。聚集養老服務產業鏈對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人才培養的需求,以高質量人才供給為紐帶,創新養老服務產業頭部企業與專業群投入機制,共建服務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群的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真實生產和技術服務功能于一體的開放型產教融合實踐中心,用于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師團隊培養及學生復合型能力培養。同時,教師團隊通過實踐中心,兼顧校內外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人才培養培訓和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產業鏈企業的數字化能力與專業能力培訓實踐。運用企業工匠、企業案例、企業標準,建立教師團隊服務與產業實踐培訓者的“無縫銜接式”專項訓練,實施“認知一技能一應用一創新”四個層級的教師企業實踐鍛煉機制,強化教師團隊與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產業的服務契合度。
(三)貫通“共性+個性”融合發展的教師團隊培養路徑
數字化的發展重塑了養老產業的新樣態,打破了養老產業的傳統服務模式及配套輔助裝備,對服務智慧養老產業的人才提出了“專業基礎扎實、運用信息化水平高、溝通能力好、團隊協作能力強”的要求。這要求我們將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作為關鍵發力點,通過校企雙元協同、校內校外多維融合、個人與團隊雙向聚力,探索以“信息化、理論化、實踐化、個性化”四化融合為核心的團隊建設路徑,培養契合服務新時代智慧養老產業人才培養需求的教師團隊。5第一,基于專業與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產業鏈深度合作基礎,運用校企合作數字平臺,對標產業鏈面向專業教師團隊服務產業鏈的數字化能力規格動態要求,繪制教師團隊能力圖譜。按照智慧健康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需求,實施“數字+”計劃,校企共同開設“數字化 +′′ 課程、“數字化 +′′ 教學、“數字化+”基地、“數字化 +′′ 教材等,分類培養教師團隊凸顯數字化的共性能力和個性化能力,培養新時代智慧健康養老復合型人才;第二,國家新“雙高”建設對于專業群的服務聚焦度和產教融合深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群要精準對接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產業鏈,強化與產業鏈鏈主企業和鏈節企業的深度合作,尤其要提高產業鏈相關企業在智慧健康產業人才的話語權,滿足高水平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相關要求。由服務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產業鏈的教師團隊聯合養老服務產業的鏈主與鏈節企業,依托智慧養老領域開放型產教融合實踐中心的平臺優勢,按照真實職業環境中學習應用知識和職業技能的基本要求,共建支撐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的智慧健康養老產業服務和創新中心。運用數字化技術手段,共同面向產業鏈的真實需求,充分利用數字化技術,分類打造“結構式”教師團隊。按照支撐專業建設的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專業拓展課程等對數字化的不同需求,派駐教師團隊要經常深赴企業一線,實施跟崗挖掘,清晰梳理崗位需要的知識能力圖譜。校企聯合實施課程開發、教材編制、案例庫創建以及配套相關數字化資源建設等,充分將產業建設需要的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產業鏈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等融入數字化優質資源,建成“共性 + 個性”教師團隊融合發展的配套優質教學資源,支撐教師團隊高質量服務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產業鏈發展。
(四)建立數字技術互融互通的教師團隊立體化評價機制
以檢驗高職院校智慧健康養老專業教師團隊的建設質量為評價重點,運用信息化技術優勢,將數字化背景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對職業院校師資隊伍的數字化素養、理論及實踐技能等新要求,融入智慧健康養老專業教師團隊建設成效評價的關鍵環節。同時,建立面向智慧健康養老專業教師團隊構建的動態化反饋機制,構建系統式立體化評價體系,實施過程化質量評價,提升團隊建設質量。第一,緊盯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產業鏈面向數字化素養產業人才培養需求下對教師團隊的新要求,以數字化為核心,在傳統評價教師團隊專業性的基礎上,對標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產業對教師團隊數字化素養的新需求,在評價內容中新增教師團隊數字化意識、數字技術知識與技能、數字化應用、數字化團隊合作等維度,面向教師團隊的人才培養全過程,強化教師團隊綜合能力評價與專業能力的提升;第二,為解決現有評價人員及評價標準難以契合新時代背景下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產業鏈新要求的難題,一方面,聚焦評價標準制定,積極以專兼職等方式從產業鏈“鏈主”企業聘請專家,建立以企業人員為主體的評價團隊,按照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產業的真實需求及要求,優化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師團隊的評價標準;另一方面,建立以企業人員為主體的評價核心,面向智慧健康養老人才培養全過程,運用優化后的評價標準,定期針對教師團隊進行過程評價,并將評價結果記錄在教師團隊數據中心,形成教師團隊數字畫像,方便教師團隊針對不足進行專項能力提升,以不斷提升教師團隊服務新時代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產業的能力。
三、結束語
隨著5G、AIoT、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的深度融合,該行業正加速向著“精準化服務、智能化照護、數字化管理”的方向轉型升級。據《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數據顯示,2025年產業規模將突破10萬億元,催生出適老化智能產品研發師、健康數據分析師、智慧康養系統架構師等12類新興職業崗位。面向未來的智慧養老產業養老模式將呈現以數字驅動為核心、以智能裝備為載體、以智慧養老產業人才為支撐的數字化新生態。建設“數字素養 + 專業技能”雙核驅動的教師團隊已成為人才培養的戰略支點,亟須每個服務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產業的教師團隊,精準聚焦專業領域,挖掘智能適老產品研發、智慧康養數據應用等細分領域,構建“AI虛擬仿真 + 真實場景實訓”的混合式教學體系,開發XR虛擬照護、智能體征監測等八大模塊數字化教學資源,尤其是通過校企共建“數字孿生養老院”實訓平臺,將自己打造成數字賦能的專業化“數字教師”,具備智能設備運維、遠程診療協助、數字健康管理等復合能力的“數字銀齡工程師”,打造“教、學、做、創”四位一體的數字化育人生態,為智慧養老產業輸送能駕馭智能護理機器人、會操作智慧養老云平臺、善運用健康大數據的新時代技術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楊琴.高職高專院校教師數字素養現狀調查與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4(12):96-99.
[2]李傳偉.職業教育專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改造內涵建設及應對策略研究[J].天津電大學報,2023,27(02):59-63+74.
[3]趙霞,郭曉慧,宋艷蘋,等.“互聯網 +; ”視角下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困境與創新機制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23,41(24):8-11.
[4]袁曉華,張淼.數字化改造下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的類型特征及啟示:基于L省35項申報書的質性分析[J].未來與發展,2022,46(08):104-108.
[5]魏非,單俊豪,鄭珊珊,等.教師數字素養發展躍升的團隊化路徑:走向人機結隊[J].教育發展研究,2024,44(18):19-26
[6]吳晟,吉玉蘭,趙寶林,等.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基地的數字化建設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25,43(0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