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春秋輪轉,賀紅梅在黔西南大地上書寫新時代的加能站傳奇。
榮譽的星光總偏愛那些在平凡坐標上刻寫非凡的人。當賀紅梅的名字多次出現在中國石化貴州石油黔西南分公司(以下簡稱:黔西南分公司)優秀共產黨員公示欄時,文化路的三角梅已悄然開了數回。這位將青絲熬成霜色的女站長,以20年光陰為刻刀,在方寸油島間雕琢出中國石化“連續3年優待星子漸稀時,她仍在便利店核對臺賬。這份執著恰似硯臺研墨,非經年累月不能得見真章。
標準化服務在她的淬煉中生出溫度。當“加油服務六步法”遇上萬峰林的山間游客時,便化作雙手遞送發票時的微笑弧度;當“室內收銀五步法”邂逅往來轎車司機時,便凝成擦凈后視鏡的潔凈棉布。夏日炎炎,小圓桌上總備著解暑涼茶,充電樁旁擺放著應急藥箱。這些細節如宣紙上的墨痕,氤氳出服務升級的動人畫卷。
硯臺的價值不在其形, 而在研磨者賦予的魂。這是“優秀站長”稱號背后最動人的注釋。
秀站長”的璀璨勛章(2018一2020年),更在往來司乘的口耳相傳中鑄就了“加能站守護者”的無聲豐碑。
油槍為筆寫初心
黔西南分公司興義文化路加能站的長明燈下,賀紅梅手持油槍的剪影,如同定格在時光膠片上的默片。20年晨昏交替間,這把油槍在她手中化作如椽巨筆,在往來車輛的引擎轟鳴聲中書寫著“客戶滿意無終點”的誓言。
當晨霧未散時,她已站在加油島前調試設備。
丑數據為墨繪新章
在賀紅梅的辦公桌上,一螺擺的客戶檔案如同精密的地圖,標注著方圓20公里商圈的能源脈搏。她以“視客戶為朋友”為準則,獨創了動態客戶管理圖譜,將附近居民、菜農、工程客戶等6類客戶需求細化建檔。
“服務不是廣撒網,而是織錦繡。”她常叮囑員工。當同行用擴音器循環促銷時,她的團隊已能對老客戶輕聲問一句:“愛跑98減減卡買了嗎?”4月,興義文化路加能站愛跑98減減卡銷售額排名全州第一。員工銷售排名前三的均是文化路站員工。
在“加能站服務提升百日競賽”期間,她推出“一戶一策”定制服務,為戶外工作者提供“休息 + 便飯加熱”等服務,給豐都村的菜農推出“燃油 + 化肥 + 潤滑油”組合,讓標準化服務在數據賦能下綻放個性光彩。
這份以誠相待的智慧,最終凝結成令人驚嘆的數字。在她的精細化運營下,興義文化路加能站“雙服”專項行動易捷商品銷售額超進度12個百分點,成品油超進度15.6個百分點,實現進店率與客戶回頭率雙提升。報表上的曲線不是冰冷的數字,而是她用20年時光在客戶心中刻下的信任年輪。
“客戶滿意無終點”的初心在數據與溫情的交織中愈發清晰。當新員工驚嘆于她的“讀心術”時,她只是笑著指向檔案柜:“答案都在這里。把客戶當朋友,數據就是朋友寄來的信。”
漿粉;星斗滿天時,她又為年輕員工煮好驅寒的姜茶。這份“家長式\"的守護讓加能站變成風雨中的避風港,團隊凝聚力在飯香里悄然生長。
她將“7S管理”的理念化作可視化的溫暖。加油島立柱貼上反光警示條、便利店貨架用色塊區分商品類別、清潔工具間定制懸掛式收納架這些細節改造讓標準化管理浸潤人情味。當“黨員示范崗”的標識在工裝胸前閃耀時,員工們說:“站長擦亮的不只是加能站,還有我們的心。”
日赤幟飄揚映山海
日丹心淬火凝團隊
疫情封控期間,賀紅梅將行軍床搬進值班室,與員工晝夜相守。晨曦未露時,她已在廚房煨起豆
胸前的黨員徽章是賀紅梅永不偏移的指南針。每逢調價窗口期或春運高峰期,她總將行軍床搬到值班室。加油槍的轟鳴聲成了她最熟悉的夜曲。
2024年7月酷暑,她帶著20載經驗手把手地為8座加能站調整商品陳列角度。貨架朝向、堆頭高度、價簽傾斜度,每個細節都折射著“黨員示范崗”

她打造的“愛心驛站”不僅是休憩站,而且是央企責任的溫度計。有一年,一位老環衛工在站外摔傷。她冒雨沖入水幕,將老人攙進“愛心驛站”,擦拭血跡、包扎傷口、遞上姜茶的動作一氣呵成。玻璃窗上“勞動者港灣”的標語在雨中愈發清晰。這份樸素的擔當讓鮮紅的黨徽在萬峰林群山間熠熠生輝。
20年春秋輪轉,賀紅梅將人生最美好的年華研磨成墨,在黔西南喀斯特大地上書寫新時代的加能站傳奇。
那些經她加注的車輛,載著溫暖服務駛向遠方;那些被她點亮的星火,終成能源行業的精神燈塔。硯臺的價值不在其形,而在研磨者賦予的魂。這或許正是\"優秀站長”稱號背后最動人的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