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時代的歷史進程中,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發生深刻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愈發凸顯。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正是解決這一矛盾、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舉措和必然要求。[2]
鄉村旅游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之一,憑借其獨特優勢,日益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不僅能夠盤活鄉村閑置資源,帶動當地經濟發展,還能促進城鄉交流,縮小城鄉差距。在眾多鄉村旅游發展模式中,以墻繪項目為特色的發展方式嶄露頭角。這種模式將藝術與鄉村旅游深度融合,通過一幅幅絢麗多彩的墻繪,將原本單調的鄉村墻壁變成了富有故事性和觀賞性的文化展示窗口。它們吸引著游客紛至沓來,為陜南鄉村帶來了新的活力和機遇,既豐富了陜南鄉村旅游的文化內涵,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來源,成為陜南鄉村發展的新亮點。
一、繪夢藍圖:墻繪的獨特優勢
(一) 藝術賦能,文化傳承
1.鄉村顏值飆升,景觀魅力升級
踏人繪夢屯,栩栩如生的墻繪作品隨處可見。這些墻繪以生動的形象和極具感染力的表現形式,賦予了鄉村獨特的藝術氣質。村口以陜南山水風光為主題的巨幅墻繪,青山綠水、云霧繚繞,濃縮陜南美景,是游客拍照打卡的網紅地,也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街巷中,傳統農耕、民俗節日等生活氣息濃厚的墻繪令人目不暇接,它們串聯起鄉村的過去與現在,增添了獨特的藝術氛圍,成為一道道吸晴的風景線。
2.文化薪火相傳,傳承與傳播并進
墻繪是繪夢屯傳承及傳播當地文化的重要載體。每幅墻繪都以當地特色文化、歷史和自然景象為主題,經藝術家精心創作,用來展現陜南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故事。文化廣場上以陜南茶文化為主題的墻繪,細致描繪了從茶樹種植到茶葉沖泡的全過程。游客欣賞墻繪的同時,還能參與采茶、制茶體驗,感受茶文化的魅力。此外,關于民間傳說、歷史名人的墻繪等,也能夠讓游客輕松了解陜南歷史文化,增強文化遺產保護意識。游客通過社交媒體分享在繪夢屯的見聞,讓墻繪藝術和陜南文化傳播得更遠,從而吸引更多人關注這片土地。
(二)吸引游客,促進經濟發展
1.互動樂趣無窮,拉近游客與鄉村的距離
游客參與墻繪是繪夢屯項目的一大特色。屯里設有專門的墻繪體驗區,提供繪畫工具。無論繪畫水平如何,游客都能一展身手。在當地藝術家和村民的指導下,游客愜意地發揮創意,繪制陜南美景、家庭合影或美好祝福。在這一過程中,游客與當地居民、其他游客互動交流,分享繪畫技巧和旅行心得,能夠真正融入鄉村生活,增加對鄉村旅游地的好感與認可。很多游客表示,參與墻繪讓他們對陜南的感情更深,旅行更有意義。
2.經濟活力進發,帶動地方發展新引擎
墻繪項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帶動了繪夢屯旅游配套服務的發展。在住宿方面,村民紛紛將房屋改造成特色民宿,有傳統民居風格,也有的融入現代元素,為游客提供溫馨的住宿條件,增加了收入。在餐飲方面,陜南特色美食如臘肉、涼皮、菜豆腐等備受游客喜愛。特色農家樂讓游客得以品嘗地道的鄉村美食,感受陜南人民的熱情好客。在購物方面,繪夢屯利用特色資源,與非遺藝術聯合推廣,開發了皮影、刺繡、竹編等文創周邊,承載深厚的陜南文化內涵,深受游客歡迎。在娛樂方面,除了墻繪體驗,繪夢屯還舉辦了陜南民歌演唱會、傳統戲曲表演等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動,讓游客感受鄉村文化的魅力。墻繪項目為繪夢屯的經濟發展開辟了新路徑,村民收入大幅提高,生活得以改善。同時,鄉村旅游發展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回鄉創業,形成了良性循環,進一步推動繪夢屯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
二、陜南繪夢屯鄉村旅游發展的現狀與問題
(一) 發展現狀
陜南北依秦嶺、南靠巴山,坐擁絕美的自然風光與豐富的生態資源,民俗文化更是源遠流長。在當下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旅游需求日益多元的大環境下,鄉村旅游業蓬勃發展,繪夢屯也迎來了黃金發展期。大批城市居民渴望逃離都市的喧器,奔赴繪夢屯,沉醉于這里的寧靜與質樸。繪夢屯緊抓機遇,深挖自身優勢。憑借大片茶園,推出采茶、制茶等趣味體驗項目,讓游客親身感受茶香四溢的茶園生活;利用果園資源,打造四季采摘園,讓游客在不同時節都能品嘗到最新鮮的水果。此外,“繪夢屯”還將獨特的民俗文化融入旅游,開發了陜南民歌演唱、傳統手工藝制作等項目,吸引眾多游客前來。當地政府對繪夢屯鄉村旅游發展同樣十分重視,出臺了多項扶持政策,投入大量資金用來完善基礎設施。如今,繪夢屯的道路寬闊平坦,水電供應穩定,網絡信號全面覆蓋,為游客提供了便捷舒適的旅行條件。
(二)困境剖析
陜南,這片被秦嶺與巴山溫柔相擁的土地,擁有著令人稱羨的自然與人文資源。青山綠水勾勒出如詩如畫的景致,深厚的文化底蘊沉淀著無數的歲月故事。然而,在鄉村旅游蓬勃發展的時代浪潮中,繪夢屯鄉村旅游項目雖然懷揣著無限潛力揚帆起航,卻在前行的航程中遭遇了諸多暗礁,限制其駛向更廣闊的海洋。
1.橫亙在發展道路上的一塊“巨石”- 旅游產品同質化嚴重
目前,繪夢屯旅游項目與周邊鄉村“千村一面”,多數局限于簡單的農家樂模式。游客來到這里,除了品嘗千篇一律的農家飯菜,在條件相似的民宿中歇腳,便再難尋覓到獨特的體驗。周邊鄉村同樣以類似服務招攬游客,在這條擁擠的賽道上,繪夢屯缺乏創新性與差異化,難以滿足游客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2.徒留軀殼的“空寂之身”一對本地文化內涵挖掘不足
陜南地區文化源遠流長,民俗風情獨特,傳統手工藝巧奪天工,這些都是繪夢屯得天獨厚的寶藏。但在當前的旅游開發中,這些珍貴的文化資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游客來到繪夢屯,無法深人領略陜南的文化魅力,難以留下深刻的記憶。
3.游客體驗的一大“硬傷”— 一基礎設施不完善
陜南地區主要由秦嶺山系南麓和大巴山系北麓的眾多大小山脈組成,整體為山地地貌特征,地形地貌結構十分復雜。3部分鄉村的交通狀況實在令人擔憂,狹窄且路況不佳的道路,每逢旅游旺季便擁堵不堪。游客在路上耗費大量時間,不僅增加了出行成本,也消磨了游玩的興致。住宿條件參差不齊,缺乏高品質的住宿選擇,無法滿足對生活品質有較高要求的游客。公共衛生設施更是短板明顯,公共廁所數量有限,衛生狀況堪憂。這些細節問題極大地拉低了游客的滿意度,即使繪夢屯項目擁有再美的自然風光,也難以彌補基礎設施不足帶來的負面體驗。
4.懸在頭頂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可持續發展能力弱
鄉村旅游要注重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4在旅游開發過程中,部分項目一味追求短期經濟效益,對生態環境保護置若罔聞。不合理的建設肆意破壞當地的自然景觀,打破了生態平衡。曾經清澈的溪流被污染,蔥郁的山林遭到砍伐,這些破壞不僅損害了鄉村的美觀,更對生態系統造成了難以修復的創傷。
三、陜南繪夢屯鄉村旅游項目的破局之路
在鄉村旅游蓬勃發展的時代浪潮下,陜南繪夢屯雖坐擁絕佳的自然與人文資源,卻在發展進程中陷入了諸多困境。面對旅游產品同質化、文化內涵挖掘不足、基礎設施不完善以及可持續發展能力弱等難題,繪夢屯亟須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對策和發展路徑,實現鄉村旅游的轉型升級,真正成為游客心中向往的旅游勝地。
(一)創新旅游產品,打造獨特體驗
第一,開發主題化旅游產品。深入調研市場需求和繪夢屯自身特色,打造主題化旅游產品。陜南享有中國“生物資源基因庫”和“天然藥庫”的美譽,5可結合陜南豐富的中醫藥資源,開發“康養旅游”主題產品。建設中醫藥文化體驗中心,游客既可以在這里學習中醫養生知識,參與中藥炮制、艾灸、推拿等體驗活動,又可以品嘗到以中藥材為原料的特色藥膳。推出“農耕文化深度體驗游”,讓游客參與春種、秋收等農事活動,親身體驗傳統農耕的樂趣,了解農作物的生長過程,在收獲勞動成果的同時,也能深刻體會到農民的辛勤與不易;第二,旅游產品多元化組合。打破單一的農家樂模式,將住宿、餐飲與特色體驗活動進行多元化組合。除了傳統的農家民宿,還可以打造樹屋、星空帳篷等特色住宿,為游客提供新奇的住宿體驗。在餐飲方面,除了農家菜,還可以打造陜南特色小吃一條街,匯聚涼皮、菜豆腐、炕炕饃等各種美食,滿足游客的味蕾。整合周邊的自然景觀和文化景點,設計多條“一日游”“兩日游”線路,將自然風光游覽、民俗文化體驗、特色美食品嘗等有機結合,讓游客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豐富的旅游體驗。
(二)挖掘文化內涵,深化旅游靈魂
第一,活化利用民俗文化。舉辦陜南民俗文化節,集中展示陜南的傳統民俗活動,如社火、舞龍舞獅、采蓮船等。邀請當地民間藝人進行現場表演和教學,讓游客參與其中,親身體驗民俗文化的魅力。建立民俗文化博物館,收集和展示陜南的傳統手工藝品、民俗服飾、生活器具等。通過實物展示、多媒體演示等方式,向游客講述陜南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第二,傳承與創新傳統手工藝。設立傳統手工藝作坊,如皮影制作、刺繡、竹編等,邀請手工藝人現場制作并傳授技藝。游客可以在這里親手制作一件屬于自己的手工藝品,將陜南的文化記憶帶回家。對傳統手工藝進行創新設計,與現代生活元素有機結合,開發出兼具實用性和時尚感的文創產品。
(三)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游客體驗
第一,優化交通設施。加大對交通基礎設施的投人,拓寬及硬化鄉村道路,改善道路狀況。在旅游旺季,合理規劃交通線路,設置臨時停車場,加強交通疏導,緩解交通擁堵。開通從周邊城市到繪夢屯的旅游專線,與當地的公共交通系統實現無縫對接,方便游客出行;第二,提升住宿品質。制定民宿行業標準,加強對民宿的規范管理,提升住宿品質。鼓勵村民對現有民宿進行改造升級,完善配套設施,如增加獨立衛生間、空調、無線網絡等。引進品牌連鎖酒店或精品民宿,打造高端住宿產品,滿足不同層次游客的需求;第三,完善公共衛生設施。加大對公共衛生設施的建設力度,合理布局公共廁所,增加廁所數量。按照旅游景區的標準,對公共廁所進行改造升級。配備完善的衛生設施,加強日常清潔和維護,確保廁所衛生干凈整潔。在景區內設置足夠數量的垃圾桶并定期清理,保持景區環境整潔。
(四)加強生態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
第一,加強生態保護宣傳教育。通過宣傳欄、宣傳冊、新媒體等多種渠道,向游客、當地居民和旅游從業者宣傳生態保護的重要性,提高大家的環保意識。在景區內設置生態保護提示牌,引導游客文明旅游,愛護環境。開展生態保護主題活動,如植樹造林、垃圾分類宣傳等,鼓勵游客和當地居民積極參與;第二,開發綠色旅游項目。秉持綠色發展理念,開發綠色旅游項目。建設生態步道,讓游客在欣賞自然風光的同時,減少對環境的破壞。發展生態農業旅游,游客可以參觀有機農場,了解有機農產品的種植過程,品嘗綠色健康的農產品。推廣清潔能源的使用。例如,太陽能路燈既不消耗燃料,又沒有有害氣體的排放,因此,可在景區內設置太陽能路燈、充電樁等設施,減少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第三,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對因生態保護而受到經濟損失的當地居民進行合理補償。對限制開發區域的農民給予一定的經濟補貼,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生態保護。同時,從旅游收人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于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
(五)加強人才培養,提供智力支持
第一,引進旅游專業人才。制定優惠政策,吸引旅游規劃、管理、營銷等專業人才到繪夢屯工作。與高校、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通過產學研合作的方式,引進先進的旅游發展理念和技術。邀請旅游專家對繪夢屯的旅游發展進行規劃和指導,為項目的開發和運營提供專業支持;第二,培訓提升當地居民的職業能力。加強對當地居民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旅游服務意識和技能。開展旅游服務禮儀、餐飲服務、民宿管理等方面的培訓課程,讓當地居民掌握基本的旅游服務知識和技能。鼓勵當地居民參與職業資格評價,獲得相關職業資格證書,提升就業競爭力。[7]
(六)強化品牌營銷,擴大市場影響力
第一,塑造品牌形象。深入挖掘繪夢屯的特色與優勢,打造獨特的品牌形象。確定“秦嶺巴山間,詩意繪夢屯”的品牌口號,設計富有創意和辨識度的品牌標識,將陜南的自然山水、民俗文化等元素融入其中。通過品牌形象的塑造,向游客傳遞繪夢屯獨特的旅游價值和文化內涵;第二,拓展多元化營銷渠道。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展線上營銷。建立官方網站和社交媒體賬號,及時發布繪夢屯的旅游信息、活動動態等,吸引游客關注。與在線旅游平臺合作,推出優惠旅游套餐,提高繪夢屯的知名度和預訂量。同時,開展線下營銷活動,參加旅游展會、推介會等。與旅行社、媒體等建立合作關系,拓展客源市場。
陜南繪夢屯鄉村旅游項目要實現長遠發展,必須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采取切實可行的對策。通過創新旅游產品、深挖文化內涵、完善基礎設施、加強生態保護、培養專業人才以及強化品牌營銷等多方努力,破除發展瓶頸,打造具有獨特魅力和競爭力的鄉村旅游目的地,讓繪夢屯在鄉村旅游的賽道上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四、結束語
以墻繪項目為核心驅動的陜南繪夢屯鄉村旅游發展模式,為鄉村振興提供了一種創新的思路和實踐路徑。通過提升鄉村景觀魅力、促進文化傳承與傳播、增強游客互動體驗和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等多方面途徑,墻繪項目能夠有效解決當前鄉村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推動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未來,隨著人們對旅游品質和文化體驗要求的不斷提高,這種將藝術與鄉村旅游深度融合的發展模式有望在更多鄉村地區得到推廣和應用,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黃亦君.習近平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重要論述的特征及價值意蘊[J].鄧小平研究,2023(05):22-34.
[2] 李朝霞.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路徑[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2,33(08):83-85+107.
[3] 周璐.陜南地區鄉村聚落空間形態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
[4] 符程陽,沈欣.基于生態文明視角的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J].村委主任,2024(06):173-175.
[5] 高敏.芻議陜西省高技術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新西部,2019(11):23+27.
[6] 鞠振河.太陽能路燈系統的技術經濟評價[J].太陽能,2004(03):37-40.
[7]吳傳毅.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時代價值、戰略舉措、重要關系[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24,24(06):18-25.
[8]楊琳璐.鄉村振興視角下成都市休閑農業發展對策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農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