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監理市場競爭的加劇,監理企業傳統業務和財務管理方面的弊端逐漸凸顯,財務管理面臨的風險挑戰也日益嚴峻。業財融合創新管理模式成為企業應對財務管理風險、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推手。為此,本文從現代化監理行業業財融合的重要性出發,針對監理企業自身特點對業財融合可能存在的難點進行分析,進而對業財融合管理體系的構建路徑進行探討,旨在為監理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提供理論參考。
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實現價值創造的最大化,而財務管理本身就是一種價值管理,可以通過對生產經營環節的產效進行價值分析與管理控制達到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的。在新時代我國經濟形勢下,企業如何順應行業發展的時代要求,應對經濟形勢和行業需求變化,在降低變革風險的前提下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而業務和財務的深度融合為推動企業變革管理模式、提升運營效率提供了一條有效路徑[1,2]。業財融合可以作為關鍵引擎,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增強業務決策能力,推動監理行業全過程咨詢服務體系的構建完善,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降低潛在風險,推動企業高效運作與持續發展[1,2];另一方面,監理企業傳統服務模式向全過程咨詢服務模式的轉變,同樣需要業財融合為其提供更為科學合理的路徑指導。然而,監理企業因職責的復雜性和項目的不確定性等自身業務特點,在構建業財融合管理體系時存在信息融合不暢、協同機制缺失、管理文化障礙、專業人員缺失等諸多難點,加大了監理企業業財融合機制構建的難度,必須針對業務特點提出應對策略,真正突破傳統財務管理的枷鎖[3.4]。
一、現代化監理行業業財融合的重要性
(一)現代化監理行業形勢
隨著國家對工程建設的質量和安全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行業規范與標準不斷更新,監理行業市場逐漸規范,行業準入門檻也隨之提高,監理行業面臨的外部市場壓力增大,行業內部競爭加劇,監理費用標準受到壓縮,行業收入水平和發展空間都隨之受限,監理企業求生存、求發展的路徑越來越窄。市場競爭激烈,監理企業必須變革傳統服務模式,全過程咨詢服務模式已然成為監理企業發展的重要路徑。這就要求監理企業必須隨著市場需求的細化,提高行業資源利用效率和內部控制水平,在數字化、智能化的驅使下,基于BIM、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創新,從傳統粗放、信息流動受限制、信息決策滯后等管理模式向信息化普及、部門協同、信息無縫共享、決策及時準確的創新性管理模式轉變,不斷提升監理服務的精準高效,能夠及時發現并解決施工問題,提升工程質量和安全水平,推動監理服務向專業化、差異化、全過程化發展轉變。
(二) 業財融合對現代化監理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在傳統監理企業架構中,業務部門對市場策略的財務收益很難作出量化分析,而財務因缺少業務信息不能對業務潛在風險、過程風險等進行管控,造成決策滯后甚至失誤,進而降低了企業整體效率,導致資源配置浪費和企業價值縮水。業財融合,實現業務和財務的深度協同,將業務信息和財務信息進行深入融合共享,根據企業發展戰略實現業務和財務的戰略對齊,將業務數據實時反饋至財務系統,形成監理項目的閉合管理,從而提升企業整體運營效率、內部控制能力和決策質量。
1.為企業戰略布局提供科學支撐。傳統管理模式造成“信息孤島”,業務信息和財務信息之間的關聯性差,這對企業戰略的制定和布局調整造成信息誤導,從而增加決策風險。業財融合為企業戰略決策的制定提供更為全面有效的業務和財務數據信息,可以通過業財融合對企業的經營狀況、項目進度、價值利潤、成本消耗等多層面進行全面掌握,降低決策風險。
2.數字化驅使企業競爭力的提升。數字化時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內部潛力的發掘,以及數字化驅動下數據信息的共享和信息化平臺的構建。數字化信息化平臺建設的前提是大量正確全面的數據信息,而業財融合為平臺構建提供了條件,企業可以根據市場信息和行業發展趨勢變化,通過數字化、信息化平臺,對數據信息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和分析,更為科學精準地作出決策判斷,可以更好地指導企業因市場和行業發展變化,以及自身風險抗壓水平,作出正確的企業發展變革和戰略調整,進而提升企業競爭力。
3.有效提升企業的整體效率。將監理項目的過程信息實時反饋至財務部門,財務部門根據過程信息對資金安排進行及時調整優化,降低資金短缺或閑置風險,從而對企業運營成本進行精細化管控;另一方面,業財融合可以促進企業多業務流程的融合與優化,業務部門從項目需求、專業技術角度對項目進行評判分析,財務部門從項目所需的成本、預算等財務角度為項目建設提供專業的意見,業務和財務進行協同作業,提升監理項目的推進效率,降低風險。
4.強化監理項目控制。業財融合實現信息共享,通過財務數據分析可以預測項目潛在的財務風險和業務風險,實現對監理項目流程的實時監控分析,為確保監理項目活動的合規性和規范性提供第二道防線,同時可以提高監理人員對財務風險和控制問題的認知能力,降低違規操作空間,進而提升企業對監理項目過程的全面掌控能力。
二、監理企業業財融合難點
監理企業業財融合是企業改革發展的一項里程碑工程,最終目標是希望通過數字化、信息化財務轉型,打通業務與財務之間數據交流的最后一公里,進而實現企業戰略決策落地,賦能企業管理。但監理企業因行業環境和業務性質的獨特性,業財融合建設存在諸多難點。
(一)業務目標和財務目標沖突
在當前經濟形勢和行業需求的雙重壓力下,監理企業要想搶占市場份額,業務部門就必須去爭取更多的項目,為客戶提供更為優質的監理服務,但往往會忽視成本管控,業務部門更注重項目執行和業務拓展,憑借經驗和直覺制定決策。而財務部門則更注重監理服務的成本和風險管控,追求價值利益最大化,往往以財務報表、經營數據等作為評判依據,關注合規性和風險性。業務和財務目標和思維上的差異導致兩者在決策和行動上以及溝通協調上難以并駕齊驅,難以形成統一工作思路。
(二) 制度和流程問題
缺乏較為明確的業財融合工作制度和管控流程,導致工作開展缺乏規范和指導。業務和財務流程相互獨立,兩者之間缺乏有效的銜接和協同,缺乏信息共享,導致在財務核算、過程監督中無法對決策提供支持。
(三)信息化建設不足
對于大型監理企業來說,業務范圍較廣,可能會存在多個業務端口和財務系統,端口與系統之間、系統與系統之間數據格式、標準不一致,即使能夠全面收集數據,也難以實現數據的集成和共享,或者對收集的數據難以作出正確篩選與分析,從而影響數據分析和決策的可靠性。
(四)融合要點和框架存在問題
業務和財務在業財融合中擔當著不同的角色,因業財融合經驗上的缺失導致業務和財務在融合過程中不能準確把握各自工作要點或者業財融合的切入點,容易出現工作推諉和扯皮現象;另一方面,缺乏專業的指導和獎懲措施,不能調動部門之間的積極性,無法為融合工作提供有效的推力。
三、業財融合管理體系構建路徑
在企業管理中流行一句話:“企業轉型,財務先行?!痹跀底只畔⒒瘯r代,信息技術的興起與發展不斷助力企業經營管理向智能化管理模式轉變,財務管理從職業財務向戰略性財務轉變,業財一體化融合成為戰略財務的衍生體,也成為信息時代企業發展的推進器。然而,在傳統企業管理中,業務和財務因專業領域的技術差異導致兩者交集較少,業務和財務之間存在較大的鴻溝,這種現象在監理企業中尤為突出,致使監理企業業財融合管理體系的構建難度更大。這就要求在業財融合管理體系構建中,要把握業財融合的核心,摒棄傳統“單干”模式,通過信息化技術、人員架構調整、邏輯思維調整等手段將業務和財務兩個局部目標單元體向企業核心價值創造、戰略發展方向進行融合,將單元體數據融合,實現企業數據賦能。這就要求監理企業需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誰來推動業財融合;選擇什么樣的業財融合模式。
(一)業財融合管理體系構建的領頭羊
業財融合管理體系在于打破傳統業務、財務獨立的管理模式,除政策要求、行業環境驅使等外部因素影響外,最為關鍵在于企業是否有決心打破傳統,選擇與企業經營理念和發展戰略相適應的融合模式,這就要求企業必須有“主心骨”和“領頭羊”。從管理模式改革來講,業財融合可以說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換血式改革,所以業財一體化融合建設也被稱為“一把手工程”,企業一把手從企業發展戰略出發,作出業財融合管理體系構建決策,并提出構建思想和目標,猶如人身體的大腦,指揮左右手握拳形成合力,并對決策實施過程進行監督指導,將決策實施真正落實到執行層面。
(二) 組織與人才的轉型
傳統業財分離的突出矛盾點在于業務和財務技術之間的鴻溝,業財融合就必須實行人才架構和人才組織的轉型,消除矛盾點。財務角色要從傳統“管錢”向業務合作伙伴轉型,財務人員需依據制度決策,采用“漸進性融合”方法,通過數據平臺、信息化手段、聯合培訓、業務參與、業財小組構建等多種方式對業務理論與實踐進行學習認識,并通過跨部門協作機制去促進業務和財務之間的協同合作,逐步擴大財務管理人員架構半徑,再針對架構調整形成制度體系。同樣,業務人員通過學習相關財務知識、認識財務風險、參與部門交叉體驗等途徑,深入了解財務工作的重要性,形成業財融合人才組織體系的架構,從而形成財務具有業務洞察力、熟悉業務流程、市場策略;業務具有財務敏感性、熟悉財務流程、財務風險規避,形成有效的業財協作共同體。
(三)關鍵流程的重構和優化
“管理閉環”是企業管理的最終目標,企業實現閉環管理,是想從企業的戰略目標、發展計劃、預算管理、內部控制、效益分析、績效考核等多個方面實現全面管理,但在現實過程中因多部門協同不到位、信息缺失、職能短板等諸多因素導致管理環節出現脫節。業財融合的真正構建,就需要解決部門協同、信息共享、職能交叉等問題,對企業管理關鍵流程進行重構和優化。所以,流程的重構和優化不僅在于實現流程上的閉環管理,還需要實現數據閉環、績效閉環。通過信息化手段、轉變數據獲取方式等方法搭建業務、財務數據共享橋梁,形成完整企業管理數據鏈,以便為財務實現業務數據分析和管理,為企業實行資源優化配置和發展決策制定提供更為全面的數據支撐。在數據閉環的基礎上,企業通過戰略目標分解及單元目標預算落實,以及目標執行過程的監控、調整等方式建立系統化的業務流程,從而形成流程閉環,并通過配套績效考核,將財務指標和業務執行的落實進行協調,提升關鍵流程閉環的執行能力。
(四)技術支撐
業財融合需要大量的數據信息,而大量數據的來源、數據準確性和完整性、以及數據的基點等都會因領域范疇的不同,存在較大差異,為了對大量的數據信息進行匯總、分類、篩選、整合,保證數據質量,必須依托信息化技術;另一方面,業務和財務之間通過數據進行溝通協作,同樣離不開信息化技術。這就要求企業必須綜合考慮信息化技術的性能、安全、功能、供應商等多重因素,選擇適配企業業財融合的信息化技術支撐。對于監理企業來講,因業務范疇廣、客戶需求多、財務管理難等,技術支撐的重要性尤為突出,以便確??蛻魯祿畔?、業務執行信息、財務信息的定義一致,實現數據共享和系統集成,為業財融合提供技術保障。
四、結語
監理企業業財融合管理體系的構建,首先在于如何正確認識業財融合的目標和價值,思想行動相統一,業務、財務協調配合,決策和行動一致;其次要有推進業財融合轉型改革的決心,以及面對業財融合問題的內控能力和決策落地的執行力。通過構建統一的信息管理平臺,推進業務和財務管理目標協同一致,促進管理文化的轉型,打通管理閉環,實現信息對稱可追溯,最終實現企業經營數據賦能,為企業戰略發展提供有力的決策支撐。
(作者單位: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作者簡介:王麗媛,1989出生,女,漢族,福建莆田人,本科,中級會計職稱。
參考文獻
[1]楊洵. 業財融合模式下工程監理企業財務管理的研究[J]. 商業2.0,2024(13):90-92
[2]李國健. 現代企業業財融合的重要作用與優化策略[J]. 中國管理信息化,2025,28(7):74-77
[3]劉莉莉. 監理企業業財融合的難點及對策研究[J]. 鄉鎮企業導報,2024(18):114-116
[4]張曉鳳. 試論企業業財融合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投資與創業,2023,34(18):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