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有道的典范, 治學有方的能手,一個班級的靈魂——班主任。他們用青春和熱血滋養了一批又一批明日的希望。班主任工作是學校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對于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以及學生個體心理健康的形成都起著重要的作用。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但卻是全面落實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骨干,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的橋梁。筆者認為,做一名優秀的班主任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提高自身素質,擁有一顆愛心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班主任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學生心靈的培育者。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因此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把教書育人和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活動育人等有機結合起來,要強大教育意識,重視家校社的有機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只有把班級工作當作自己的工作,把別人的孩子當作自己的孩子,班級教育才有正確的方向,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你付出了多少愛,將會得到多少回報,孩子是有感知的,只是不同年齡階段的表達和回饋方式不同罷了。愛班才想去管班,用心去經營好班級,愛是相互的,你愛班愛生,他們也會熱愛這個班級,并且也都會立志為創造優秀班級而付出,這個班集體才能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班級也將因為他們的共同奮斗而出彩。
二、對學生習慣的培養
首先是對學生個體的培養,學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好的習慣,可以讓學生受用終生,而不好的習慣則是成長路上的絆腳石,必須及時糾正。成都市七中育才學校學道分校八年級的崔乘是“博覽群書少年”,同學們給了他兩個標簽,一個是“博覽群書”,一個是“電臺主播”。書是崔乘最好的朋友,他每年閱讀課外文學作品超過100本。小學四年級時,在父母和老師的鼓勵下,崔乘自學音頻后期,在某APP開設了個人電臺節目《崔哥哥帶你讀書》,分享自己日常的所見所聞和喜歡的作品。雖然當前作品還不夠“出圈”,但崔乘堅持每周一更,學校的老師、同學都成為了他的粉絲,最新一期作品中,他推薦的兒童文學《手斧男孩》收獲了不少的好評。崔乘說:“我會在保證學業的同時把電臺節目做得更好,長大以后做一個像撒貝寧那樣的優秀主持人。”好習慣在于朝著奮斗目標日復一日的堅持。
學習習慣比成績更重要!如果每位學生都能做到常設小目標、預習、自我反省這三點并形成習慣,那么他們有很大的可能收獲好成績??茖W一點講,養成一個習慣需要三周,而上述習慣的形成約需二個月,所以需要指出的是,要養成好習慣和成功改掉壞習慣,你得有堅韌的毅力,貴在堅持,難在堅持,成在堅持,好習慣在堅持中養成。班主任要抓住各種機會,利用各種方法,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變被動學為主動學,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終極目標,真正做到“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其次是對學生干部的培養,部分老師擔任班主任時,每天忙得不亦樂乎,有時即使忙得焦頭爛額,但效果并不理想。問題的癥結在于沒有很好地培養高效的班干部。班主任相當于一個手指,而班干部和其他學生相當于抱緊的拳頭,很顯然,班主任要處理好與班干部、學生之間的關系。班干部是溝通師生的橋梁,要引起高度重視,使其能準確傳達班主任的工作思路。同時學校的一些大型活動、集體活動等也可以適當地交給班干部,班主任從旁指導,放權給他們,相信他們一定可以把事情辦得井井有條。
三、重視班級的建設
首先,共同的奮斗目標是班級建設的首要任務,每個班都要有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有集體目標和個人目標。某班的共同目標是:自強不息,永爭向前。并結合班情制訂了班訓、班風、班歌。班訓是:用好習慣去奮斗;班風是:入班即靜,入座即學;班歌是:《我的未來不是夢》。目標決定一切,有了目標,便有了行動的方向,才有利于教師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
其次是教室環境文化的建設。教室環境是班級形象的標志。力求做到“三化”:教室的凈化(衛生保持好)、綠化(擺放盆景、花草等綠色植物)和美化(發動學生精心設計,巧妙布置,力求教室美麗)?!叭幕保簤Ρ谖幕⒆呃任幕?、樓梯文化(力求做到和諧、高雅)。整潔的教室環境能給學生增添生活的樂趣,消除學習后的疲勞,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助于激發學生熱愛班級、熱愛學校的情感,促進學生奮發向上、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最后是班級精神文化的建設。班級文化的核心是班級精神(班魂),這種精神要在班級成立之初有意識地培養。如把“天道酬勤,勤能補拙”“好習慣,成就好人生”“陽光鍛煉一小時,健康生活每一天”等理念傳授給學生,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形成這種班級精神。積極提倡精神鼓勵,學生普遍認為能得到教師的贊揚是最快樂的事,學生的精神力量是無窮的。在有強大戰斗力、凝聚力的班集體面前,激勵越多,成效越大。
當然班級管理千頭萬緒,千變萬化,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需要家校社諸多方面的支持,只有這樣才能把班級管理得更好,管理出效果。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明日的希望”一定會有更加欣欣向榮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