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輕輕翻開收到的《老年人》雜志,油墨清香裹挾著歲月沉淀的溫度撲面而來。細讀刊物刊載的文章,既有黃土地上的汗珠折射出的時代光芒,也有灶臺邊的智慧結晶閃爍著的生活哲理,更有白發蒼蒼的筆桿子書寫著永不褪色的生命詩篇。
《朱有志:當“村官”的璀璨15年》中,省社科院原院長朱有志退休后不計報酬到開慧鄉當村支書,扶貧幫困興辦產業,帶領村民致富的場景與細節,讓人百讀不厭。《羅素珍和她的團隊:700多名特殊家庭老人的“暖心家園”》中,羅素珍的那股執著、認真勁兒,讓人心生敬佩。《繆曼聰:點亮鄉村文化之燈》中,原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現湖南省人民銀行)行長繆曼聰,不遺余力宣傳中共第一位女黨員繆伯英,創辦村民夜校,打造楹聯一條街,弘揚鄉風文明,展現新時期鄉賢風采的故事,令人難以忘懷。《“網紅媽媽”呂愛梅:用笑聲溫暖兩個“漸凍兒”》中,主人公的歡樂和堅強,詮釋著“有娘就幸福”的永恒真諦。《老醫師“返崗”義診記》中,居民找曹光復看病的故事,無不讓人感動。《袁任遠的革命信仰》中,袁任遠一家演繹了夫妻長征、父子長征的動人故事,體現了共產黨人堅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到今天依然閃耀著璀璨光芒。
這些平凡生活里的閃光點,如同散落在歲月長河中的珍珠,被《老年人》精心串成了璀璨的項鏈。每當讀到《晚晴文苑》欄目里那些銀發作者的散文,總會想起我們老年朋友在書房奮筆疾書的模樣。他們用飽經滄桑的筆觸,將人生的酸甜苦辣釀成醇厚的老酒,讓每個讀者都能從中品出自己的故事。而《養生保健》版塊里的穴位按摩操和用藥知識等,被我工工整整地抄在筆記本上,成為全家人的健康指南。
這本雜志于我而言,是時光饋贈的禮物。當我在晨光熹微的清晨讀它,文字里流淌著朝陽的溫暖;當我在暮色四合的黃昏讀它,墨香中沉淀著晚霞的絢爛。那些躍動的鉛字如同靈動的音符,在歲月的五線譜上譜寫著生命的贊歌。每次合上雜志,心中都充滿了力量一一原來老去可以這般優雅從容,生命可以這般厚重豐盈。
長沙市老干部大學 楊少校編輯/徐炯權
《我還年輕》欄目征文啟事
為展現新時代老年人的活力與風采,人生大觀版塊《我還年輕》欄目,現面向廣大讀者征文,誠邀您以筆為媒,共繪夕陽紅下的青春篇章。
自2025年1月起,我們將從征文中擇優刊發在《老年人》雜志及其雜志社公眾號上,至2025年年底,我們將組織專家,對全年發表的征文進行評選,評選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若干名,對獲獎者給予獎勵。
征文要求:圍繞“我還年輕”這一主題,講述您或您身邊老年人的故事。字數請控制在1500字以內,確保內容精煉,情節生動。
征文電子稿投遞郵箱:372978072@qq.com
征文紙質稿郵寄地址:湖南省長沙市蓉園路6號《老年人》雜志社(請注明“征文”)。
聯系電話:0731-8229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