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是提升培智學生專業化技能形成的關鍵途徑。任務單是教師在解讀課標和教材、精準分析學情的基礎上,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定目標,設任務,選材料,定學法,以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為目的,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支架而設計,以表單形式加以呈現,用來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引導方案[1。在清潔服務專業技能課中引入任務單教學,培養學生“完整的行動模式”,適應培智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專業需求,能幫助他們掌握職業技能,提高職業教育課堂教學質量,對培智學生的自主學習、責任意識、團隊合作以及勞動素養的培養都具有重要實踐意義。
一、任務單的內容設計立足于培智學生記憶特點
培智學生工作記憶發展水平整體落后于普通兒童[2]。清潔服務任務常包含大量信息,而工作記憶水平低下阻礙培智學生對復雜信息進行提取與概括。教師以“行動導向、任務驅動”為原則,依托行業需求和實際崗位任務與學生一起制定《清潔任務單》。按照“任務導人一任務解析一任務制定\"確定清潔項目、清潔地點、清潔范圍、清潔工具、清潔流程、清潔標準、注意事項、組內分工八大板塊內容,幫助學生夯實職業基礎知識,理解實踐操作的程序與規則,掌握使用工具的方法與技術(見表1)。
二、任務單的流程安排應符合培智學生發展差異
培智學生的認知水平、操作能力與家庭支持差異十分明顯,教師在進行職業技能培養時要關注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實際訴求。教師根據清潔服務行業工作的職業標準和崗位需求對教學內容進行解析與重組,形成各類任務單。一般來說,中職一年級從“掃、拖、擦\"等基本動作的學習開始,整合為走廊、樓道、衛生間、家政室、超市等功能場所的打掃,專注于掌握工作流程,確保各項工作都可以規范化評價。中職二年級以專業性工作為主導,學生學習使用排拖、吸塵器、玻璃擦等工具,模擬打掃工作場所如會議室、辦公室等。中職三年級開展實際場所跟崗學習和轉銜服務。每個教學項目有機融人職業素養內容,教師針對不同學生的問題進行針對性指導,讓個別化教學真正落到實處。
圍繞任務單展開的課堂教學多按照“夯實理論、淬煉操作、項目實踐、遞級提升\"的程序展開,一般分為明晰清潔任務、實踐操作和檢查評價三大環節。在具體教學中,任務單的運用強化了學生開展清潔服務的質量意識,注重引導他們關注細節,力求每個步驟、環節都要精準到位;強化了學生的專注品質,注重引導他們對操作行為進行評估與監控,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有始有終。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分析任務,現場教學示范引導學生嘗試操作,培養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意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任務單的使用真正做到圍繞職業技能的培養,讓學生完成真實、綜合任務,經歷完整勞動過程。
三、任務單教學的評價體現質性與量化相結合
結合清潔服務專業任務單,教師對學生操作實踐過程中的共性和個性問題進行監測。學生采取自我評價與小組互評形式完成過程性評價,同時填寫《技能訓練評分表》進行量化評價(見表2),量化結果可繪制成折線圖,以直觀明了地觀察學生的能力發展趨勢,保證評價的真實性、科學性與規范性。 ⑥
【參考文獻】
[1]張沁帆.學習任務單在小學中高段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現狀研究[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22
[2]盧欣悅,景時.智力障礙兒童工作記憶特征及干預訓練研究[J].現代特殊教育,2021(17):16-21.
(責任編輯: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