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一2035年)》要求以教育數字化開辟發展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優勢。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教育數字化的意見》,提出促進人工智能助力教育變革。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構建“平臺賦能 + 家校協同\"的干預模型,將為特殊學生假期教育提供有效的支持,從而改善假期學習退行問題。
一、假期前精準規劃
制訂精準化的假期指導方案,是銜接特殊學生學校教育和家庭生活的核心紐帶,為家長指導學生學習生活提供具體的建議,防止因假期教育中斷導致學生技能的退化。為保證方案的針對性,可以學生發展水平為基準,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將學生的個別化教育計劃長短期目標、日常作業掃描件、課堂操作實錄視頻等多模態數據進行結構化處理,通過輸人“生成適配假期家庭場景的分階訓練方案\"等提示詞,驅動AI模型智能解析,系統自動生成包括假期訓練目標、每日訓練模塊、進度記錄模板等的個性化假期家庭指導方案。為確保方案的可行性,學校應組織班級科任教師開展研討,結合學生的個性需求和家庭環境進行二次修訂,從而與
其家庭教育情況相適配。
家長作為特殊學生假期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承擔著直接輔導或協同輔助特殊學生發展的職責,其教育能力和資源運用水平影響著假期指導方案的落地成效。特教學校可通過“騰訊會議”“釘釘”等網絡平臺組織召開線上家庭教育指導培訓會,對學生的假期家庭教育指導方案進行詳細解讀,介紹常見訓練技巧和教育策略。同時給家長提供資源推薦清單,提示如何使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的資源,在微信公眾號上推送家長微課堂視頻資源,演示居家訓練中的輔導技巧,供家長隨時觀看和學習。通過“培訓賦能 + 資源供給”,提升家長的教育執行力。
二、假期中動態實施
在假期教育實施過程中,家長根據學校下發的《假期居家訓練指南》與個性化訓練日歷安排,引導特殊學生自主完成認知訓練、生活自理、勞動技能等方面的練習;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實時提供示范或不同輔助(視覺提示/言語提示/動作提示),并在家庭訓練記錄表(包括時間、任務、完成度、問題記錄等內容)上登記。家長可每天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中的“作業活動\"板塊進行打卡,上傳學生學習成果的照片或視頻,教師對學生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實時點評,借助網絡平臺實現過程的動態監管與遠程實時指導,構建“學校指導一平臺支撐一家庭執行”的新型家校協同育人模式。
此外,教師還可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上創建“家庭互助社群”,家長按照學生的障礙類型、能力水平以及訓練內容加人社群,構建家校即時溝通橋梁。家長可以在群內分享孩子訓練的亮點時刻,反饋學生的訓練進展、技能掌握情況、行為表現等,教師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和建議,并定期篩選優秀家庭訓練示范片段,供其他家庭交流學習,從而形成家校協同的特殊教育新生態。
為激發特殊學生訓練的積極性,教師設計每日階梯式獎勵機制,按所完成的不同星級任務給予獎勵。一星級是基礎任務,如完成每日打卡;二星級是進階任務,如主動上傳學習改進照片/視頻;三星級是挑戰任務,如在社區場景應用所學技能并拍照上傳。獎勵可即時兌現或累計兌現,特殊學生集滿一定數量的星章,可以兌換零食禮包、外出游玩等專屬福利,并同步構建成長數字檔案袋。
三、假期后科學銜接
在特殊學生假期學習成果評估上,教師可將家長上傳的學生假期學習過程照片和視頻導出,上傳至配備圖像識別與視頻分析功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平臺,結合預設的學習行為分析提示詞,AI將智能識別與解析學生的學習表現,自動生成學生的學習數據,反饋訓練的任務完成率、進步趨勢、問題集中點等,并給予針對性的學習建議。同時,將假期前后的評估數據進行縱向對比分析,檢驗技能的保持度,生成假期訓練成效分析報告,學校據此作為學生新學期個別化教育計劃調整的依據,以數據驅動教學決策的制定。
為幫助特殊學生緩解假期與新學期之間的轉換壓力,學校于開學返校的前3天,利用騰訊線上平臺組織“校園云開放日”系列活動,家長引導學生在線參觀教室、功能室,重溫學校常規流程,觀看同學假期進步視頻集錦,激發學生返校學習動力,實現假期生活和校園生活的無縫銜接過渡。
借助數字化工具服務特殊學生訓練目標轉化、過程動態記錄、訓練數據反哺,將技術賦能與專業支持深度融合,有效將假期訓練與學校教育形成閉環,幫助特殊學生的技能得到維持,為破解“假期學習真空\"問題提供了技術支撐,讓數字技術成為特殊學生成長的助推力量。 ⑥
(責任編輯: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