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免疫治療為肝細胞癌(HCC)帶來新的希望,但是大多數患者療效不佳,急需探索新的細胞治療方式。
2025年5月,北京大學三O二臨床醫學院李爽博士作為第一作者,陸蔭英教授為通信作者,在Gut發表了一項研究,系統探討了NLRP6在肝癌相關巨噬細胞功能中的作用。研究團隊通過患者組織的免疫熒光染色,結合多種HCC小鼠模型(包括自發性、原位種植及皮下移植模型),在野生型、Nlrp6基因敲除小鼠及巨噬細胞特異性敲除模型中,開展了轉錄組測序、流式細胞術和組織病理學分析,并利用腫瘤細胞和熒光微粒評估了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進一步結合多組學技術、免疫共沉淀質譜、Westerm Blot和Co-IP實驗,揭示了NLRP6的PYD結構域與E-Syt1的 SMP結構域之間的相互作用。總之,NLRP6通過該分子互作軸抑制了巨噬細胞的浸潤及吞噬功能,進而促進HCC的發生與發展。此外,研究提出將Nlrp6缺失型巨噬細胞進行過繼轉移,有望增強其抗腫瘤活性,從而成為一種潛在的HCC治療策略。
6月15日,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肝癌專家AngeliqueGougelet教授在 Gut 撰寫專文點評(DOI:10.1136/gutjnl-2025-335795),高度肯定了本研究價值,強調NLRP6/E-Syt1軸在腫瘤免疫治療中的潛力,同時呼呼進一步開展機制探索和臨床前安全性評估。該研究為HCC及其他實體瘤的巨噬細胞療法提供了新思路,未來需跨學科合作以解決轉化醫學中的復雜性。
摘譯自LI S,FUY,JIA X,etal.NLRP6 deficiency enhances macrophage-mediated phagocytosisvia E-Sytl to inhibit hepatocelllar carcinoma progression[J]. Gut,2025.DOI:10.1136/gutjnl-2024-334448.[Online ahead of print]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肝病醫學部陸蔭英李爽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