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fect of Standardized Follow-up System on Rapid Recovery of Patients after Interventional Operation
LIU Junfan
(TheFirstPeople'sHospital ofBaiyin,GansuProvince)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ect of standardized follow-up systemonrapid recovery of patients after interventional operation.Methods: 20O patients who received interventional surgery in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Baiyin from January 2023 to June 2023 were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l0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standardized follow-up service,while the control group only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service. Data such a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recovery time,quality of life score and satisfaction were collct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average time from operation to full recovery was 35 day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50 days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Inaddition, the qualityof life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The standardized follow-up system hassignificantadvantages for therapid recoveryof patients after interventional surgeryand it is recommended tobe included in the routine nursing process.
Keywords: standardized folow-up system; interventional surgery; patient rehabilitation; rehabilitation evaluation
0 引言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介人手術因其創傷小、恢復快的特點逐漸成為眾多外科手術的首選方式之一[。然而,盡管介入手術相比傳統開放手術具有諸多優勢,但術后并發癥的風險仍然存在,這不僅影響著患者的康復進程,還可能增加醫療成本和患者的心理負擔[2。為進一步優化介人術后患者的管理流程,提高其康復效率,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建立有效的隨訪機制顯得尤為重要。標準化隨訪體系作為一種系統化的管理手段,旨在通過一系列措施來監測患者的康復狀況,及時發現并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該體系覆蓋了從術前準備到術后恢復的各個階段,包括術前健康教育、術后即時通信支持、定期電話回訪及必要的面對面復診。通過這些環節的緊密配合,不僅能夠增強患者及其家屬對疾病管理的認識,還能確保醫患之間信息交流的暢通無阻,從而達到更佳的康復效果。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標準化隨訪體系對于介入術后患者快速康復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白銀市第一人民醫院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間接受介人手術治療的20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100例。實驗組,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齡范圍19\\~73歲,平均年齡( ?54.5±12.3) 歲,手術類型: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70例,外周血管介入治療30例。對照組,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齡范圍20\\~74歲,平均年齡( 53.8±11.9) 歲,手術類型: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68例,外周血管介入治療32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05)。
納入標準:年齡在18至75歲之間;經確診需行介人手術治療;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預期生存期超過6個月;無嚴重精神障礙或認知功能障礙,能理解和配合隨訪工作。
排除標準:存在嚴重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已知對介入手術所用器材的材料過敏;術前合并急性感染性疾病;圍手術期出現嚴重并發癥,如心搏驟停或大出血;無法完成隨訪流程(如失聯、移居海外等)。
1.2干預措施
對照組在術前接受基本健康教育,手術過程中按照標準操作規程執行,并在術后提供必要的護理指導和服務,包括用藥說明、傷口護理及基本活動指導等。出院后,患者按常規隨訪安排進行門診復查。
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了標準化隨訪體系的服務,具體包括以下內容:(1)術前教育。每位患者在術前至少接受一次30分鐘的教育課程,內容涵蓋手術過程介紹、術后注意事項、藥物使用指南以及可能遇到的問題解答。教育形式包括面對面講解、視頻演示及發放書面材料等。(2)術后即時通信支持。術后立即開通24小時在線咨詢服務,患者可以通過手機應用程序或熱線電話與護士團隊聯系,獲取即時支持和幫助。據統計,每位患者平均每天發送消息約5條,護士團隊響應時間為平均15分鐘內。(3)定期電話回訪。術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進行電話回訪,每次回訪持續時間約為10\\~15分鐘,主要了解患者的恢復情況、飲食及運動指導,并記錄相關癥狀變化。實驗組患者電話回訪率達 95% 。(4)面對面復診。術后第1周、第4周安排患者返回醫院進行面對面復診,每次復診持續時間約為30分鐘,包括體格檢查、病情評估及必要時調整治療方案。實驗組患者按時參加復診比例達到 90% 。
1.3觀察指標
(1)并發癥發生率。記錄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情況,包括但不限于出血、感染、血栓形成以及其他與手術相關的不良事件。(2)康復時間。計算患者從手術結束到完全康復所需的平均時間。(3)生活質量評分。以SF-36量表評估,包括身體健康等多個維度。(4)患者滿意度。以問卷調查了解患者滿意度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22.0軟件開展數據分析。( 為計量方式,予以t檢驗, [n(%) ]為計數方式,予以 χ2 檢驗。 P<0.05 ,表明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3討論
2.1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
術后,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0.05 ),詳細數據見表1。
2.2兩組患者康復時間比較
實驗組患者從手術到完全康復所需的平均時間為35天,對照組為50天( ?<0.05 ),詳細數據見表2。
2.3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 (P<0.05) ,詳細數據見表3。
2.4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P<0.05) ,詳細數據見表4。
標準化隨訪體系的設計旨在通過一系列結構化措施來加強術后管理,包括術前教育、術后即時通信支持、定期電話回訪及面對面復診等。這些措施不僅有助于提高患者對手術及康復過程的理解和信心,還能及時發現并處理潛在的并發癥,從而降低其發生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P<0.05 )。這表明標準化隨訪體系在預防和管理術后并發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實驗組患者從手術到完全康復所需的平均時間為35天,而對照組則需要50天左右 (P<0.05 )。這表明通過系統的隨訪措施可以有效地縮短患者的康復周期,加速其回歸正常生活的過程。生活質量評分方面,實驗組得分高于對照組( (P<0.05) )。生活質量評分的提高反映了患者在身體、心理和社會功能方面的整體改善,這是患者滿意度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滿意度調查中,實驗組滿意率達到 92% ,高于對照組的 70% C P<0.05, )。表明患者感受到了更加貼心和專業的護理服務,這與標準化隨訪體系提供的全方位支持密不可分。
標準化隨訪體系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積極的效果,一方面是因為它強調了患者在整個康復過程中的參與感和自主性,另一方面也得益于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更加緊密的信息交流。此外,定期的電話回訪和面對面復診有助于及時識別和解決患者在康復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從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的結果與其他研究者的發現相一致。例如,一項由申唯等[3進行的研究表明,標準化隨訪體系的應用使得介入術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降低了近一半,并且顯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另一項由黃雅麗等4開展的研究也指出,通過實施類似的隨訪計劃,患者的康復時間得以縮短,并且滿意度明顯提升。這些研究共同支持了本研究所得出的結論,即標準化隨訪體系能夠在多個層面上促進介入術后患者的快速康復。
綜上所述,標準化隨訪體系對于介人術后患者的快速康復具有顯著的積極影響,建議臨床推廣,以期為更多患者帶來更好的康復體驗。
參考文獻
[1]王靜潔,鮑雪,王靜.“云隨訪”體系對冠狀動脈介入術后患者應用效果研究[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23,34(9):1245-1249.
[2]牛文娟,王楠.微信指導隨訪模式對腦血管疾病介入手術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22,32(12):134-136.
[3]申唯,董玥,王雅亭,等.PCI術后患者標準化護理隨訪清單編制研究[J].醫院管理論壇,2023,40(12):77-81+25.
[4]黃雅麗,陳建財,郭斌,等.標準化隨訪清單在血管瘤患兒出院后康復過程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23):4411-4415.
作者簡介
劉鈞凡,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為醫院標準化隨訪體系。
(責任編輯:劉憲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