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為了文學語言的精練和給予讀者豐富的想象空間,作品中的形象往往以一種留白的方式呈現。筆者將探討如何根據課文特點,以不同視角選擇合適的補白技巧,讓其在讀者心中留下更加生動、完整的印象。
一、理解文本背景,結合實際補白
文學作品往往能起到反映時代背景的作用,理解其創作背景,對于深入挖掘角色的內涵來說至關重要。因此,在補白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先理解文本背景,再結合實際補白。
在三年級上冊《秋天的雨》中描寫“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訴大家,冬天快要來了。小松鼠找來松果當糧食,小青蛙在加緊挖洞,準備舒舒服服地睡大覺。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教師在這段話中設置補白,讓學生思考:“這段話除了寫到的動物、植物,還可以續寫哪些事物呢?\"教師可以讓學生通讀全文,了解這篇文章描寫的季節是秋天,本段話的背景是“在秋天為過冬做的準備”,那么補白的內容一定是能夠在秋天發生的為過冬準備的事情。接著,讓學生觀察本段話,發現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那么補白的內容也要用到同樣的修辭手法。確定了背景之后,學生開始聯系生活實際思考補白內容。一位學生寫道:“大雁排著整齊的隊伍,向溫暖的南方飛翔;小兔子忙碌地在草叢中跳躍,收集干草和葉片,為過冬的屋子添磚加瓦?!?/p>
補白要在充分理解文章背景的情況下進行,并且要符合實際,合情合理,同時也要注意段落的格式。通過這樣的補白,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加透徹,還能夠提升細致人微的觀察能力和照樣子寫句子的模仿能力、想象能力。這樣的補白練習不僅能讓學生在閱讀理解能力上有所提升,也能讓學生在觀察能力、語言組織能力上得到加強。
二、抓住關鍵詞句,依托形象補白
課文中常常有一些關鍵詞句容易被學生忽視,教師需要加以引導、強調,讓學生通過抓住關鍵詞、關鍵句來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從而更好地進行補白。
在五年級上冊《落花生》中,“父親接下去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教師出題\"父親接下去說…”,讓學生抓住父親接下去說話的內容進行分析,相機提醒:“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這句話飽含了父親對孩子們的殷切希望,那么你覺得父親當時會怎樣說這些話?學生此時便能夠補充出“語重心長地”“和藹可親地”。在五年級下冊《刷子李》中,“刷子李看著曹小三發征發傻的模樣,笑道:‘好好學本事吧!”,教師出題“請補充此刻刷子李的內心想法”,讓學生抓住關鍵詞“笑”理解刷子李為什么是笑著說的,他在笑什么,這是一種怎樣的笑,學生聯系前文,抓住關鍵語句“完了,師傅露餡兒了,他不是神仙…他怕師傅難堪,不敢說,也不敢看,可忍不住還要掃一眼…傻小子,你再仔細瞧瞧吧—”,便能夠分析出曹小三是在懷疑,但又怕師傅尷尬,而刷子李已經洞悉了他的想法,因此,此時的刷子李是自信的笑、寬慰的笑。有學生這樣補白:“刷子李在想,曹小三,你可不要懷疑你師傅的技術。師傅的技術啊,和傳說中是一樣的!”另一位學生這樣補白:“刷子李在想,真是個憨厚的年輕人。你有懷疑和好奇都是很正常的,想要達到我這樣的技術還要踏踏實實地學本領?。?/p>
關鍵詞語往往起到了承載作品主題和人物心理的作用。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抓住關鍵詞句,深入地分析人物內心,進行合情合理的推理與補白。
三、分析語句標點,揣摩心理補白
標點符號不僅僅作為語法的需要而存在,更多時候通過它們往往能夠揣摩出人物的情感和心理狀態。學生在補白時,可以通過分析語句標點及其變化,來深入探究人物的心理變化,使人物形象更加立體。
在五年級上冊《桂花雨》中,“我喊著:‘?。≌嫦裣掠?,好香的雨呀!\"”,教師設置補白題目“我喊著”,學生觀察此句中有兩個感嘆號,驚嘆程度更深一層,能夠感受到此時主人公的開心和快樂,因此補白的詞語要能夠體現出主人公的這種心境。學生補白:“我(開心地)喊著;我(興奮地)喊著;我(激動地)喊著…”五年級上冊《白鷺》中寫道:“每每看見它孤獨地站立于小樹的絕頂…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教師在此處設置補白,讓學生補充白鷺在干什么,學生觀察標點符號“?”可以揣摩出這句話的意思是,它并不是真的在望哨。學生補白:“它可能是一只小白鷺,在盼望著爸爸媽媽給自己帶好吃的回來?!薄耙苍S這是一只自由的白鷺,正在聆聽大自然的聲音,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學生通過標點符號揣摩出角色的真正心理后,便能夠自由地進行合理補白。
在補白時,學生通過觀察語句中的標點,往往能夠揣摩角色的真正心理,使形象在心中更加立體,也能夠進行更加合情合理的補白。
四、創設趣味情境,發揮想象補白
文學作品的留白,就像是作者留下的空白畫布,等待學生去補充色彩。這些留白不僅賦予了作品更多延伸的可能,也給學生留下了極大的想象空間。教師可以以這些作品為藍本,創設與文章背景相符合的趣味情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去進行補白,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他們的理解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
如在與學生共讀《西游記》這部名著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現孫悟空的七十二變,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它的千變萬化感到好奇,此時教師設置補白題目:“除了剛才看到的內容,請你試著來補充一段話,孫悟空七十二變還會變成什么?做了什么?\"學生展開想象:“孫悟空在師徒四人需要休息時變成了一棵參天大樹,八戒、沙僧和師父背靠著它乘涼休息。\"“在面對可惡的妖怪時,孫悟空立刻變成了一顆大火球,撲向了妖怪的巢穴,把他們燒了個精光。\"\"在師徒四人夜晚趕路四周一片漆黑時,孫悟空變成了一盞會飛的燈,照亮他們前行的路?!痹谌昙壣蟽浴犊傄驳共涣说睦衔荨分?,教師在課文的最后設置補白,并組織學生用演情景劇的形式來呈現。課文的最后寫“老屋到現在還站在那兒,邊曬太陽,邊聽小蜘蛛講故事”,那之后又發生了什么樣的事?教師讓學生先發揮想象補白,再進行表演。學生被這種參與互動的形式深深吸引,紛紛展開想象。學生的補白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又有新的住客不停來到老屋請求庇護,開始了新的故事。另一種是老屋因為太老了,終于在某一天倒塌了,它終于可以好好休息了。從這兩個方面入手,學生進行劇本的編寫、修改、排練,并在課堂上表演。
教師在設計補白時,不僅可以基于課文,還可以跳出課文,用多種手段創設趣味情境,給予學生更大的想象空間和創作空間,這樣不僅能鍛煉他們的補白能力,也能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創造力和表演能力。
針對不同的課文,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以不同的視角選取有針對性的、合適的方式進行補白,拓寬思維,展開合理想象。
(作者單位:江蘇蘇州市彩香實驗小學校)
責任編輯 宋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