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這個字眼,總是輕易地被年輕人掛在嘴邊,被中年人懷念于心底,至于老年人,多半已將之淡忘了。青春究竟是何模樣?是校園里隨風飄散的櫻花瓣,是運動場上肆意揮灑的汗水,還是深夜燈光下輕輕翻動的書頁?我想,青春本無固定之形,它不過是人心深處自我編織的一場絢爛幻象。青春,并非單指那段燦爛的年華,更是一種恒久的心境。
青春,是一種銳意進取的銳氣,是敢于直面命運的勇敢,是即便知道前路艱難仍義無反顧的倔強。這份銳氣,并不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消磨殆盡,反而在生活的磨礪下愈發熠熠生輝。
記得中學時,有位姓陳的同學,面黃肌瘦,但雙眼卻閃爍著光芒。他每日清晨必是第一個抵達校園,風雨無阻地奔跑。問及緣由,他輕描淡寫道:“青春就應該努力。”后來才知曉,他出身貧寒,父親早逝,母親臥病在床,他跑步,不過是為了省下那一元的車錢。盡管生活給予他諸多磨難,但他的成績始終名列前茅。畢業后我們失去聯系,多年后偶遇,他已是一家小公司的老板,雖非腰纏萬貫,卻也自得其樂。談及往昔,他笑言:“那時不覺得苦,反而覺得渾身充滿力量。”這便是青春的心境吧。
青春,亦是對未來的無限進取。人若失去進取之心,即便正值青春,也如朽木難雕;而心懷進取之志,即便年逾古稀,亦能如青松般挺拔。我經常在學校圖書館遇到一位退休老師,須發皆白,但精神矍鑠,每日必來翻閱新到的書籍。與他交談,才得知他已八十五歲高齡,卻仍在努力學習外語。問及他如此用功的原因,他笑道:“年輕時想學卻未能如愿,如今有了閑暇,豈能再錯過?”言罷,他的眼中閃爍著少年般的光芒。這位老者,分明是將青春牢牢鎖在了自己的靈魂深處。
青春,更是一種無畏前行的勇氣。這勇氣,不是魯莽行事,也不是無知者的無畏,而是明知前路艱險仍毅然前行的堅決。我認識一位女子,三十歲時毅然放棄穩定的工作,獨自前往偏遠山區支教。親友紛紛勸阻,她卻堅定地說:“現在不去,以后更不會去了。”十年時光匆匆流逝,她依舊堅守在山區,面容雖蒼老許多,但眼神卻清澈明亮,猶如夜空中最亮的星。這份勇氣,無疑是青春最好的詮釋。
然而,我們常將青春與年少混為一談,以為一旦過了某個年紀,青春便如握在手中的沙,無論如何緊握,終會從指縫間悄然流逝。于是,人們開始哀嘆“青春不再”,感慨“歲月不饒人”。殊不知,青春本就駐于心間,從未離去,只是人們自己將它塵封在了記憶的角落。青春,從未散場。散場的,只是人們對青春那虛幻的錯覺。青春,不是臉上的膠原蛋白,不是頭上的烏黑秀發,而是心中那團永不熄滅的火焰。只要火焰不滅,青春便永遠存在。
青春,實則是生命力的別名。生命力旺盛之人,縱使白發蒼蒼,亦能青春永駐;生命力衰竭之人,哪怕正值壯年,也已垂垂老矣。所以,青春從未散場,只要心不老,青春便永遠在場。青春,不是那段逝去的年華,而是一種永恒的心境;不是桃面丹唇的嬌美,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熾熱的情感。青春,是生命深泉的涌動,是心靈火焰的燃燒。
青春不散場,只是那些看戲的人,時常在中途悄然離席罷了。
(編輯 高倩/圖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