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顆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輸得出力量,不妨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間小屋。
第一間,盛放我們的愛和恨。對父母的尊愛,對子女的疼愛,對朋友的關愛對丑惡的仇恨,對污濁的厭煩,對虛偽的憎惡這些復雜而對立的情感,林林總總,會將這間小屋擠得滿滿當當。假若愛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溫暖,像一座金色池塘。假如恨比愛多,小屋就凄風苦雨,愁云慘霧,你會精神悲戚壓抑,形銷骨立。
如果想重溫祥和,就得凈手焚香,灑掃庭院,銷毀精神垃圾,重塑精神天花板,讓一束圣潔的陽光,從天窗灑入。
第二間,盛放我們的事業。一個人從25歲到60歲,要在工作崗位上度過整整35年。按一日工作8小時、一周工作5天來算,每年要為職業付出2000小時;一直干到退休,累計就是7萬小時。
我們的事業,是我們的田野。我們背負著它,播種著,耕耘著,收獲著,欣喜地走向生命的遠方。規劃自己的事業生涯,使事業和人生呈現繽紛和諧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間精神小屋堅固優雅的要訣。
第三間,安放我們自身。在我們的小屋里,常常住著所有我們認識的人,唯獨沒有我們自己。我們把自己的頭腦,變成他人思想汽車馳騁的高速公路,卻不給自己的思維留下一條細細的羊腸小道。我們把自己的頭腦,變成搜羅最新信息網絡的集裝箱,卻不給自己的發現留下一個小小的儲藏盒。我們把世界萬物保管得好好的,偏偏弄丟了開啟自己的鑰匙。
如果真是那樣,我們精神的小屋,不必等待地震和潮汐,在微風中就悄無聲息地坍塌了你的精神,孤獨地在風雨中飄零。
三間小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當我們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觀結實、儲物豐富之后,不妨擴大疆域、增修新舍,建造我們的精神大廈,開拓我們的精神曠野。因為,精神的宇宙是如此的遼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