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全球教育百花園里,人們總是期盼各國能夠共建世界教育共同體,成就人類美好的教育夢。然而,來自教育系統內外的各種復雜因素時刻影響著教育全球化進程,甚至改變其發展軌跡。毋庸諱言,在新全球化時代背景下,教育協作既面臨挑戰,也有發展機遇。無論如何,我們必須攻堅克難,在傳承創新中奮力推進全球教育協作。當前,深化全球教育協作可從以下五方面入手。
一是共建共享,促進多贏。全球教育協作之大忌是以己為本,缺乏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進步的意識。實踐證明,只談單方面訴求的協作往往不可持續,即便簽了合作協議,也容易成為一紙空文。因此,可持續發展的全球教育協作必須認真思考如何在共建共享中實現多贏。
二是多面開花,注重效益。不同國家、地區和教育體系的發展水平并不均衡,教育協作需求也不一致。全球教育協作既要避免盲目發力,找準協作定位、伙伴與項目,在有的放矢中提高合作成功率;又要避免資源浪費,把握協作規律、方式與節奏,增強全球教育協作效益。
三是構建平臺,創造機會。協作平臺既是全球教育協作的立足之地,又是開展實質性教學科研合作的發力點。新時代全球教育協作必須以構建平臺為抓手,升級既有平臺,打造新型平臺,為各種類型、層次的國際協作提供必要條件與發展機會。
四是提升實力,勇于競爭。提高全球教育協作吸引力、影響力的關鍵在于強化自身實力,而非整些花里胡哨的外在形式。參與國際協作的教育機構必須知己知彼,著力提升在全球教育協作舞臺的建設能力,并在國際教育競爭中發現機會,在全球教育協作中提升實力。
五是揚長補短,特色發展。全球教育協作有公認的理念與精神,但絕非一種模式可行天下、一條道路可走到底。不同類型、層次、區域的教育機構不能東施效顰式地盲目效仿別人的成功經驗,必須根據自己的辦學優勢,探索特色發展道路。
放眼未來,人類歷史有多長,全球教育協作之路就有多長。走在這條漫長大道上,理解與誤解同在,喜悅與悲傷并存。但是,只有合作,才能共同創造人類教育的美好明天。中國教育必須在“走出去”與“引進來”的雙向奔赴中,為教育強國建設賦能,為人類教育共同體添彩。
(作者系浙江大學教育現代化研究所所長、求是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