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舍莊遺址位于常州新北區孟河鎮南舍莊村北部。為配合基本建設,2024年1一7月,對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此次發掘清理商周時期灰坑14個、灰溝4條、水井3口,出土陶器、原始瓷器、石器、銅器等各類遺物近100件。
灰坑開口平面形狀有橢圓形、長方形和不規則形,底有平底和圜底,出土陶雙系罐,盤、豆、紡輪、三足盤,原始瓷豆、盅式碗,還有數量不多的銅刀、石奔和礪石。灰溝均為長條狀,出土陶罐、三足盤,原始瓷罐、盅式碗,石鑿、錐等。水井口部坍塌為敞口圓形,中下部為長方形,四壁光滑平整,底部較平,井深4.7一6.1米。井內出土器物豐富,多為陶罐、陶釜,還有少量印紋硬陶器、原始瓷器石器,其中一件陶罐頸部仍殘存取水使用的草繩。此次發掘清理的商周遺存較為豐富,灰坑、灰溝大致分布于水井的周圍。水井年代較早,從出土器物來看,大致為西周晚期一春秋早期,灰坑和灰溝年代相對較晚,為春秋晚期。

南舍莊遺址位于北舍莊土墩墓南側,灰坑、灰溝、水井等生活遺存與土墩墓構成一個較為完整的聚落單元,是近年來常州地區發現的一處重要商周時期聚落遺址。聚落處于寧鎮山脈余脈末端小黃山的山前平原,周邊早年發現有同時期的溫阡路遺址、蔣家墩遺址周代遺存等,表明是商周時期先民活動頻繁的重要區域,為研究吳文化的分布及發展提供了新的考古材料。(任林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