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決定黨和國家事業成敗。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是我們黨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也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重要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把黨的作風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推動黨的作風發生根本性好轉。
新征程上,我們必須以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持之以恒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永葆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和旺盛生機活力,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
加強作風建設是永葆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強大武器
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更是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在黨員個體上的具體表現。
河北正定縣檔案館珍藏著一份文件,紙頁雖然泛黃,但字跡依然清晰。這份正發(1983)42號文件,標題是《中共正定縣委關于改進領導作風的幾項規定》。規定聚焦“總攬全局,抓大事”“反對官衙作風,注重工作實效”“搞好‘一班人’團結,維護縣委領導的統一”“以身作則,不搞不正之風”“加強學習,不斷提高領導水平”“樹立雄心壯志,為四化爭先創優”6項內容。這項被稱為“六項規定”的文件,正是習近平同志擔任縣委書記不久親自主持制定的。黨性與作風的緊密聯系,在這份1200余字的文件中得到了生動印證。
規矩定下,制度形成,如何落實?習近平同志堅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一身舊軍裝、一雙大頭鞋見證了他艱苦樸素的作風。他住在辦公室,吃在大食堂,“不開小灶”;經常騎著自行車下鄉調研,深入老百姓當中拉家常、問寒暖,同基層干部和老百姓打成一片。這種“身教重于言傳”的人格示范,振奮了廣大黨員干部的精神,也推動正定縣委機關作風發生了極大轉變,下基層、干實事成了干部的工作習慣。
好作風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源自堅定的理想信念,根植于黨性修養中。從改變正定的“六項規定”到改變中國的八項規定,習近平總書記用實實在在的為民之舉證明了這樣的道理:黨性堅強,作風必然端正;黨性薄弱,作風必然不正。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面從嚴治黨的系統性、創造性、實效性不斷增強,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蔚然成形。
黨性、黨風、黨紀是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黨性是根本,黨風是黨性、黨紀的外在表現,黨紀是黨性、黨風的重要保障。堅強的黨性、優良的黨風、嚴明的黨紀是我們黨歷經磨難而生生不息的奧秘所在,也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鮮明標識。
正風肅紀,有目共睹。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成效也在社會反響中得到了充分彰顯。
2023年,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聯合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年度十大反腐熱詞,“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位列其中,引發網友熱議,獲得大量點贊?!包h性黨風黨紀一起抓”,不僅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頂層設計,也生動反映了人民群眾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強烈關切,更向黨員干部證明,作風建設抓得越緊,黨性就更堅強,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就越凸顯,人民群眾就會離我們越近。
以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將作風建設持續引向深入
中央八項規定,短短600多字,每一項都飽含著民心向背、黨和國家事業興衰成敗的大邏輯。為何八項規定改變中國,說到底,其體現了一種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
考卷常新,本色依舊。
2025年“五一”前夕,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10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進行公開通報:有的以學習考察名義公款旅游;有的違反過緊日子要求,揮霍浪費公款;有的違規設置審批壁壘、不作為亂作為…節前公開通報,再一次釋放堅守節點、寸步不讓,持之以恒糾治“四風”的強烈信號。
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劍指“舌尖上的浪費”,到“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推動黨員做“貼心人”,再到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以整治“四風”為核心,我們黨不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傳遞出黨勇于正視問題、不斷自我完善的決心,鍛造著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品格和先進性純潔性。
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開展的第八次集中教育,也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和黨紀學習教育的拓展和深化,更是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舉措。
有人會問:新時代新征程我們黨為什么要進行自我革命?從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布的數據可見一斑:2024年,全國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225275起,糾治“四風”毫不手軟。22萬余起案件背后,是“四風”問題樹倒根存的政治現實。我們必須看到,黨的先進性純潔性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而是在長期革命斗爭中磨礪、在不斷自我革命中淬煉而成的。
時代在變,問題也在變?!皬脑绲酵?,手機信息響個不停”“每時每刻盯著‘群’,生怕漏看通知”“手機里安裝了20余個工作軟件,各種打卡、報材料”談起“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基層干部直言“太累”。
“四風”問題的復雜性體現在其表現形式隨時代變遷而變化,矛盾焦點隨社會轉型從傳統領域向新興領域蔓延。從“文山會海”到“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從“材料政績”到“數字造假”,從“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到“新官不理舊賬”,“四風”問題與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相互交織、不斷變化。隱形變異是當前“四風”問題的突出特點,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更為緊迫。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制度機制管長遠、管根本,最可靠也最有效。面對新問題,制度建設必須與時俱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問題導向,出臺和修訂了一系列黨內法規制度,新制定修訂的黨內法規占比超過 70% ,構建了比較完備的制度體系,包括《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基礎性法規,還包括《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關于黨政機關停止新建樓堂館所和清理辦公用房的通知》等黨內規范性文件,為作風建設提供了更加堅強的制度保障。
全面從嚴治黨延伸到哪里,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就必須跟進到哪里,這不僅是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的具體表現,更是以制度剛性守護黨的先進性純潔性、以法治思維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戰略抉擇。
以作風建設新成效不斷彰顯黨的先進性純潔性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是我們黨的先進性純潔性集中表現。要始終贏得人民擁護、鞏固長期執政地位,就必須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讓人民群眾對黨的作風建設新成效可感可觸可見可及。
“掃碼吃飯,廉潔又方便,點贊!”“這個改革真不錯,掃碼用餐省心還規范,支持推廣?!?025年4月,山東省濟寧市召開“公務餐”改革工作會議,在全市范圍內推行“公務餐”改革,全面取消市域范圍內公務接待用餐,推動公務接待由“公函吃桌餐”變為“自行掃碼用餐”,引領全市黨員干部從“舌尖上”轉作風樹新風。消息一出,便受到了網友的一致好評。
“民之所望”就是“政之所向”。從“公函餐”到“掃碼吃”的轉變,正是新時代作風建設靶向治療的微觀縮影。從強力整治“校園餐”管理問題,依法查處貪占學生餐費、插手招標采購、收受回扣等問題,到緊盯農村集體“三資”領域腐敗問題,嚴肅懲治一批“蠅貪蟻腐”,再到深入整頓醫藥領域亂象,嚴查靠醫吃醫、套取醫保資金等腐敗問題·正是因為堅持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就堅決防范和糾正什么,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一線延伸,有力維護了群眾利益。
如何讓作風建設新成效切實轉化為群眾看得見的實惠、摸得著的溫暖、傳得開的風尚,關鍵在領導干部。
風成于上,俗化于下。領導干部的一篇講話、一次活動,一項決策、一個部署,甚至一餐飯、一杯酒,都會影響著周邊,影響著社會。讓“關鍵少數”發揮“關鍵作用”,需要各級領導干部以上率下,自上而下,一級帶一級,一級做給一級看,自覺發揮帶頭示范作用。黨員干部也應自覺錘煉黨性修養,嚴守黨紀,以高尚品格和廉潔操守彰顯共產黨人的純正本色,以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培育優良黨風,當好引領社會風尚的標桿;以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引領正氣充盈的社會生態;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有力的工作舉措持續抓好作風建設,讓作風建設新成效不斷彰顯黨的先進性純潔性。Z
(責任編輯:閆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