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舉謀增效,前4個月效益位居系統內沿江煉化企業前列。
今年以來,在確保生產穩定7 的前提下多措并舉推動增效創效工作,成立了20個優化攻關團隊,通過實施低成本增汽減柴、增產石油焦等“創效明星”產品和一系列節能改造措施,深挖增效創效潛能。前4個月,公司效益位居系統內沿江煉化企業前列。
增汽減柴推進增產增效
重油高效催化裂解(RTC)技術是世界范圍內以劣質重油為原料、丙烯產率最高的工業化催化裂化技術,“粗糧細吃”能力十分突出,2025年2月26日入選國家工信部發布的第一批先進適用技術名單。運用此項技術建成的目前國內唯一重油催化裂解裝置m于2023年6月底在投產后,攻關團隊不斷強化其在煉化總流程中的核心作用,充分發揮其產品結構調整靈活性高的優勢,根據市場情況靈活調整成品油與化工原料收率,在能耗、成本、產品收率與效益之間尋找最優平衡點。
“根據當前市場需求,我們按照低苛刻度產油工況組織生產。數據顯示,丙烯產率仍超過 15% ,汽油收率高于設計值5.61個百分點,裝置運行平穩,主要技經指標均完成較好,油漿收率和生焦率與設計值基本相當,4月能耗較設計值降低1.51個單位。”煉油一部重油催化裂解裝置負責人徐艷玉表示。
受新能源技術沖擊,近年來市場消化柴油的能力正在逐步走弱,增汽減柴是傳統煉化企業適應市場的必由之路。
“重油催化裂解裝置為我們靈活應對市場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除此之外我們的催化柴油轉化、柴油加氫、催化裂化等裝置都具有較好的柴油轉化能力,這也是裝置結構優勢的體現。”生產計劃部煉油技術室副主任孫磊介紹說。
鑒于此,公司在確保運行總體平穩和物料總體平衡的前提下堅持“應拔盡拔、應收盡收”原則,著力增汽減柴、增產航煤與化工輕油,1至4月柴汽比降至0.47的歷史最優水平、位居集團公司前列,航煤產量同比增加7.73萬噸,化工輕油產量同比增加3.44萬噸,實現了生產圍繞市場走,適銷對路產品為增產增效奠定了堅實基礎。
“對于這樣的企業,加工每萬噸原油邊際效益大約300萬元。在當前柴油市場飽和的情況下,減少柴油產出就為維持適宜原油加工量創造了基礎條件,原油加工的規模效益才能夠得到充分發揮。”財務資產部負責人王楊軍表示。
明星產品實現價值增效
“持續推進市場容量大的碳材料生產技術迭代升級,開展電池產業鏈技術研發與整合,做強做優碳材料產業鏈。\"5月7日,中國石化高端碳材料產業鏈發展研討會在召開,明確提出高端碳材料的發展方向。
“去年12月13日,首車動力電池專用焦出廠,截至今年4月所產石油焦全部作為動力電池專用焦外售。安慶焦,已成為中國石化的一張名片。”銷售中心副經理袁群福介紹起這款明星產品,很是自豪。
石油焦能量密度性能指標非常優異,在高端、細分應用市場有良好的品牌影響力,成為國內各大品牌電動汽車電池制造商首選負極材料。為確保石油焦產品質量穩定、多產增效,公司專門組建的攻關團隊,從原油組織開始有針對性地制定優化措施,結合每日焦炭塔空高精細調整循環比,合理調配油漿比例和加熱爐出口溫度并做好跟蹤分析。1至4月,公司增產石油焦超過6% ,均價在系統內排名穩居第一,累計高于集團均價每噸近2000元,增效顯著。
工業氣、民用氣、飽和氣統稱為液化氣。受益于RTC裝置高效的液化氣產出能力及較好的品質,根據優質優價原則,積極開展液化氣推價及客戶溝通,按照工業氣、民用氣、飽和氣價值排序,在不影響工業氣品質前提下優先、最大量銷售工業氣,前4個月液化氣結算價系統內排名第一,創造了良好經濟效益。
眼睛緊盯市場。1至2月,華東地區丙烯腈資源抽緊,公司精準把握市場窗口期,快速優化丙烯鏈加工方向,實現了丙烯晴增產創效。4月,公司再次抓住周邊兄弟企業大修、固體硫黃產品緊俏的契機,全月銷售硫黃6693噸,價格和銷量雙雙創下近3年同期最好水平。
“不僅如此,像苯乙烯委托代加工模式實現增產、差異化腈綸特別是阻燃腈綸比率的持續增長、特性聚內烯產銷研用的不斷突破等,都為各個小板塊的增效創效做出了積極貢獻。”大優化辦公室主任范宜俊表示。
改造優化促進降本增效
碳一板塊以煤為原料生產合成氨及氫氣,其生產成本直接決定著下游的煉油及化工板塊效益。2月25日,碳一化工安全環保提升和節能優化改造項目一次開車成功,生產成本大幅降低。
“改造后,合成氨噸氨耗蒸汽從 4.37t/t 下降到 2.49t/t, 同比下降 43% ,僅此一個月下來降本近2000萬元,這可是完完全全節約出來的效益呀!”化工一部負責人任德正很是感慨。
大到碳一板塊整體性節能改造提升、小到增加一條專用管線實現廢氣的資源化利用,降本手段上“芝麻西瓜”一起撿。3月底,公司成功構建PSA解析氣全流程回收利用網絡,采用“分質利用 + 系統平衡”技術路線,敷設了約1000米的專用管線,將原本只能排放燃燒的PSA解析氣用于熱電鍋爐的補充燃料氣,不僅減輕了火炬系統的負荷,也進一步提升了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1噸燃料煤對應二氧化碳排放量1.97噸,熱電每年可實現PSA解析氣摻燒量6.5萬噸,折算可減少燃料煤消耗約3.22萬噸,相當于一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5.92萬噸,為公司每年節約碳履約費用約500萬元。”這樣的“雙贏”,讓生產計劃部副經理彭家瑋喜不自禁。

一手抓改造降本,一手抓優化降本。安慶石化攻關團隊圍繞大優化做文章,系統分析落實煉油綜合降耗措施,通過優化RTC裝置工況、停運重整裝置二甲苯加氫單元,實施低溫熱利用、換熱網絡優化等項目,促進煉油綜合能耗同比降低4.05個單位、煉油單因耗能同比降低0.4個單位。公司全力推進系統優化節能,噸油動力費用同比下降7.29元/噸。積極開展低成本生產高標號汽油攻關,調和組分油月均使用量由去年同期的1.53萬噸降至0.46萬噸,增效400萬元。
在追求增效創效的路上,堅定踐行“在經濟領域為黨工作”的理念,一系列增效創效的舉措正在努力推進中。4月中旬,首批2萬多噸動力用高硫煤開始在熱電鍋爐試用,這是今年開展的煤炭降本增效的一項關鍵舉措,通過采購與生產的多方面優化,全年有望實現動力煤降本1200萬元以上的目標。
6月,公司新建30萬噸/年MTBE裝置將投產,不僅能夠填補中國石化沿江企業對MTBE產品的大量需求,還將進一步延伸液化氣深加工鏈,經濟效益可觀。
責任編輯:鄭丹 znzhengd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