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刻的北京,微風拂柳,槐花漫城。
我們所在的臺湖,千年前曾是絲綢與瓷器奔赴世界的起點;千年后在同一片水域里,倒映的不再是青瓷與茶葉,而是中國品牌破浪的桅桿。可以說,這里,曾托起盛唐漕船的龍骨,今日則在為中國品牌的遠航“校準星辰”。
駐足回望,從2017年第一個中國品牌日的破曉之光,到2025年“公平競爭與品牌消費”的星河長明,九年歷程,中國品牌的故事早已不是簡單的商業敘事,而是一部以“匠心為墨質量為印”的時代史詩。
11年前,“三個轉變”喚醒沉睡的土壤,那顆名叫“轉變”的種子,如今早已在這片沃土上生成茂密森林。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從產品輸出到文化輸出,從仰望到領航。我們曾見證:敦煌的飛天紋樣,繡進智能腕表的表盤,千年茶香浸潤紐約街頭的咖啡;山坳里的菌菇,借直播電商飛越重洋。這些,是品牌的覺醒,更是一個民族對“尊嚴”二字的深情注解。但今天,我們相聚不是為了歌頌過往的勛章。有人問:品牌的終極使命是什么?是財務報表上跳動的數字?還是廣告里喧器的聲量?都不是。品牌的內核,是讓每一件產品成為文明的使者,讓每一次消費化作信任的契約。
今天,我們談“公平競爭”,是還給每一粒種子破土的權利一一讓深山作坊的蠟染與都市實驗室的納米面料同臺綻放;讓初創新銳的鋒芒與百年老店的厚重彼此照亮。
今天,我們提倡“品牌消費”,是喚醒消費者心底的認同一一當媽媽為孩子挑選奶粉時,指尖劃過的不只是成分表,更是一份托付生命的信任;當游子為故鄉的柑橘點贊時,屏幕背后的鄉愁早已跨越山海。
此刻,我看到在座的諸位一一你們中有守護萬畝稻田的新農人,有讓鋼鐵巨艦貼上“中國智造”標簽的工程師。你們的名字或許隱匿在品牌背后,但你們的手溫,正通過每一件產品傳遞到世界的掌心。
今天,我們啟動“品牌扶搖計劃”,不僅因為九萬里風鵬正舉的豪情,更飽含著對縣域品牌、中小企業破繭成蝶的殷切期望。這不是饋贈,而是致敬一一致敬那些在鄉村振興中讓土地長出金子的耕耘者;致敬那些在產業升級中以毫米精度雕刻大國重器的孤勇者。
當重慶山城的火鍋香氣與海南椰風相遇,當平度大澤山的葡萄與五常稻花香交融,我們正在編織一張覆蓋東西南北的品牌星圖。近1億元的品牌宣傳公益投入,是要讓小到每個縣域都能講述屬于自己的品牌故事,讓每粒種子都能在陽光下自由生長。我們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品牌強國的征程從不在云端,而在每位消費者會心一笑的瞬間。讓我們共同做公平競爭的守護者,讓中國品牌成為“世界讀懂中國”的語言。
愿今日之約,落筆成契,刻入千秋卷軸首行,那里寫滿我們的名字,和這個時代彼此成全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