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25)06-0134-03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必須增強文化自信,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國家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積淀下來的精神財富,具有唯一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在歷史演進過程中流傳下來的具有鮮明特征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審美情趣、倫理觀念和國民品性的精神成果的總和,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時至今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仍然是我國文化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精神支柱,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化強國戰略的重要內容。《關于實施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等政策法律從不同角度指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價值,并提出圖書館等公共文化機構要注重發揮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2]
1圖書館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時代價值
1.1 提升全民思想道德素養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精髓,其在五千年的歷史演進中不斷積淀,成為滋養一代代中國人的精神食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了“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其突出特征是群體性特征,強調個人利益服從群體利益,這是我國和諧社會構建的理論基礎之一[3]。新時期,充分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導向作用,能夠有效引領國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形成正確的信念信仰,構建社會道德體系。圖書館依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載體,如中華經典、古籍文獻等,能夠組織多元化的文化活動,幫助廣大群眾提升思想素質、道德素質、心理素質和人文素質,充分釋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全民道德的涵養作用。
1.2 提升民族愛國主義精神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有效鞏固民族文化自信,提升全民文化自覺。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演進過程中,很多優秀中華兒女為了民族的解放、獨立、發展而奮斗甚至犧牲,體現了對國家的特殊情感,逐步構建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4]。圖書館通過自身的館藏資源和文化推廣等活動能夠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引導廣大群眾深刻理解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并將其發揚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提升愛國意識,促進愛國主義在新時期的更好傳承與發展,推動國民共同為中華民族的繁榮富強而奮斗。
1.3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動力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資源和動力。圖書館通過收藏、整理、展示等手段使中華經典、古籍文獻等文化遺產得以延續和發揚光大,同時利用數字化、網絡化等技術手段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5]。隨著時代的變革與廣大群眾需求的變化,圖書館通過文旅融合、文創產品開發等形式不斷推動文化產業創新和發展,使區域經濟獲得新的增長點。近年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具有鮮明特征的精神和文化標識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圖書館通過舉辦國際文化活動、交流等方式,能夠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中國式現代化中的傳承、創新和發展成果,充分彰顯新時期中國的文化影響力和軟實力,樹立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過程中的民族文化自信,增強社會凝聚力和向心力。
2圖書館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優勢
2.1 資源優勢
我國圖書館有大量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古代文獻,形成了較為系統和科學的古籍典藏體系。隨著圖書館事業的繁榮發展,各地組成圖書館聯盟,統籌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載體的收集、開發與利用等工作,除中華經典、古籍文獻外,一些具有區域特色的文化資源也逐步被囊括進來,成為古籍典藏體系的重要補充[6]。進入數字時代,圖書館的資源建設手段進一步優化,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加持下,承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古籍文獻逐步被加工成數字資源,支持用戶在智能移動設備端隨時隨地閱讀,為圖書館開展系統化、規模化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廣奠定了資源基礎。
2.2 人才優勢
圖書館助力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離不開專業人才的支撐。圖書館在傳統化、數字化和智慧化發展的不同階段,培養出了適應不同推廣模式的專業隊伍,能夠根據用戶需求、場景需求等提供多元化服務,在達成推廣目標的前提下滿足用戶分眾化、個性化的文化需求。一方面,館員隊伍已具備較先進的理念,掌握較先進的服務模式,能夠完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廣過程中的策劃、設計等工作,確保中華經典、古籍文獻等資源的價值得到充分釋放,通過多元化的活動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在圖書館發展過程中,館員隊伍中學歷層次較高的人員占比不斷提升,從事圖書館學、情報學的專業化人才數量不斷增多,部分館員兼具計算機、外語、法律、經濟等多學科知識[],能夠全方位確保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廣工作順利開展。
2.3 服務優勢
當前,圖書館正在從傳統的被動式資源供給轉化為主動的服務輸出,即從原來的“文獻中心”發展演變為“服務中心”,文化教育功能更加突出[8]。隨著公共服務理念的出現和信息技術的更新,圖書館開始借助新理念、新技術開展信息資源的加工、推廣活動的組織等工作,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以多元化的形式被展示出來,同時能夠借助新媒體渠道在更大的范圍內推廣。同時,圖書館在長期的服務過程中已經積累了廣泛而穩定的用戶群體,他們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受眾群體,也是重要的宣傳主體,能夠形成二次推廣效應。
3圖書館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路徑
3.1強化頂層設計,打造長效機制
圖書館要充分認識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將間歇性、短期性的推廣思維轉變為長期性、發展性的思維,根據政策法規引導,做好頂層設計并開展長效發展機制探索[9]。基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長遠性和系統性考慮,圖書館需要以相應的政策法規和行業規劃為依據,形成科學的頂層設計,明確對應的組織架構、人員職責和活動流程。首先,政府要從政策的高度人手,充分引導圖書館樹立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念,通過優化各類資源配置,強化資源建設、價值挖掘和宣傳推廣,在技術手段上與時俱進,加強對數字化工具的應用,實現中華經典、古籍文獻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載體的創造性轉化[10]。其次,圖書館要根據相應的政策法規要求和行業標準,形成針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廣的組織架構,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負責內容、形式的策劃與設計,推動活動朝著體系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并在此過程中培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廣專業隊伍,不斷鞏固和擴大推廣成效,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展。再次,圖書館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推廣活動逐步固化為常態化工作內容,使其形成標準的流程和持續性的主題。具體而言,圖書館應建立一套針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推廣的模式,明確活動的主體、活動周期和工作流程,打造長效工作機制。
3.2強化資源建設,豐富推廣內容
在資源建設方面,圖書館要積極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古籍文獻資料的收集、整理與加工,進一步完善資源體系,同步做好校勘、考據等基礎性研究工作,同時基于古籍文獻的長久保存和后續推廣需求,對古籍資源進行數字化處理,將復雜晦澀的古文字資源轉化為廣大群眾易于接受的簡體漢字、音視頻資料,建立可供后續推廣的特色資源庫。在策劃組織方面,為更好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圖書館應采用多元化的推廣方式,依托國學活動、專題講座、傳統節日等,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多維度內涵解讀[\"],充分展示傳統文化的多樣性,使廣大群眾在各類推廣活動中獲得優質的體驗,充分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在環境營造方面,要想使參與者獲得沉浸式體驗,圖書館就要積極營造傳統文化氛圍,通過強化外部環境設計和空間布局提升沉浸感,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圖書館功能進行有機融合,利用新媒體等技術設備強化體驗互動,將抽象概念具象化,拉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廣大群眾之間的距離。
3.3開展多元合作,提升服務效能
首先,圖書館應強化館際合作。基于我國現有行政體制,不同圖書館歸屬的行政主體不同,彼此之間的信息溝通缺乏有效機制,容易產生資源重復建設問題。為提升資源建設的高效性,圖書館可以區域圖書館聯盟為單位開展館際交流與合作,強化資源建設的分工和推廣活動的經驗分享,共同提升推廣水平。其次,圖書館應強化與文化機構的合作,美術館、博物館、檔案館等文化機構均存有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也是傳承文化的最佳場所[2],圖書館可通過與相關文化機構的合作提升文化資源的豐富性和空間環境的立體性,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廣品牌。再次,圖書館應強化與社會力量的合作。在文化服務多元化發展的背景下,圖書館僅憑自身力量很難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廣的全面創新和發展,亟須以強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為依托,積極尋求社會力量參與,開展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創新、文創產品開發與銷售、開拓線上推廣渠道等,不斷提升服務效能,同時實現參與各方的合作共贏。
參考文獻:
[1]張小平.文化傳承視域下的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研究[J].山東開放大學學報,2024(4):43-45.
[2]謝紫悅,陳雅.圖書館助力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策略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21(2):124-130.
[3]熊遠明,陳超,陳建龍,等.文化傳承與圖書館創新:新時代新文化使命,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專家筆談[J].圖書館雜志,2023(7):4-15.
[4]熊遠明.新時代圖書館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在第十三屆南圖閱讀節·嘉惠論壇上的講話[J].新世紀圖書館,2022(7):5-9.
[5]陳婕.以“圖書館 + 書院”模式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3(5):100-106.
[6]王慧娟.基于公共圖書館館藏古籍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路徑探索[J].嘉應文學,2024(24):142-144.
[7]羅文強,李俊華,王穎.傳統文化在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中的特色服務研究[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24(6) :149-152.
[8]陳雪.公共圖書館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探索:以淄博市圖書館為例[J].山東圖書館學刊,2021(2):59-62.
[9]楊乃一,寧澤正.公共圖書館服務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政策邏輯與實踐探索[J].情報探索,2024(8):119-126.
[10]張夢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雙創”視角下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創造性轉化策略研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24(23):143-145.
[11]鹿賀.公共圖書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路徑探析:以山東省圖書館尼山書院踐行“兩創”方針為例[J].圖書館學刊,2024(2):47-50.
[12]趙林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掘檔案館定位與價值[J].文化產業,2024(28):160-162.
(編校:崔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