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冬棗盛花期開始每隔11d分別噴施河南勇冠喬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植樂素(有效成分 0.01%28- 高蕓苔素內酯)與赤霉酸等其它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混合物,探討其對冷棚栽培的冬棗坐果、產量和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用 0.01% 蕓苔素內酯可溶制劑 0.08mg/kg 可以顯著提高冬棗的結果個數和單果質量,改善棗果果形指數。
中圖分類號:S665.1 文獻標識碼:A DOI編碼:10.19440/j.cnki.1006-9402.2025.02.003
冬棗因其豐富的營養,香甜的口感,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冬棗的口感、品質和營養價值提出了更高要求。植物生長調節劑能夠改善植物生長發育的環境、提高植物對于干旱、貧瘠等不良環境的耐受性,提升植物的光合作用,進而達到產量提升、品質改善的功效2。植物生長調節劑作為植物天然活性的有機化合物,逐漸應用于冬棗生產,其中赤霉酸應用較多。近年來,蕓苔素內酯(Brassinolide,簡稱BR)、芐氨基嘌呤(benaylami-nopurine,簡稱6-BA)在生產中也多有應用。蕓苔素內酯被廣泛認為是第六類植物生長調節劑中的佼佼者,以其高活性、卓越效果、廣泛適用性及無害性著稱。它能有效提升植物的新陳代謝速率,加速細胞分裂與伸長,從而推動作物生長,實現增產與品質提升的雙重目標。此外,科學搭配赤霉酸使用,可進一步增強植物的抗旱、抗寒能力,顯著提升其抗逆性能。芐氨基嘌呤屬廣譜性植物生長調節劑,可促進植物細胞生長,抑制植物葉綠素的降解,提高氨基酸的合成,延緩葉片衰老,進而促進花芽形成和分化、提高坐果率、促進果實生長、提高果品品質等。
為進一步研究冷棚栽培模式下,使用不同植物生長調節劑混合配方處理對冬棗產量和品質的影響,本試驗設置了3個處理,探究不同處理方式對冬棗的產量、產量構成相關因素指標以及果實品質等各項指標所產生的作用,旨在為石家莊地區冷棚冬棗種植篩選出最適植物生長調節劑品類,從而為當地冬棗栽培提供科學有效的技術支持與實踐指導。
1材料與方法
陸性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 13.2° ,年平均降雨量492.8mm, 全年日照 2513.4h, 總降雨量 585.0mmo 冬棗園所處地塊地勢平坦,土壤為沙質壤土。
1.2試驗材料試材為冷棚冬棗種植園3年生冬棗樹,株行距采用 樹高控制在
左右,正常管理,樹勢一致;本試驗所采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為河南勇冠喬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植樂素(有效成分為 0.01%28 -高蕓苔素內酯);美裔華侖植物生長科學公司分裝的奇寶(有效成分為 20% 赤霉酸);陜西美邦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利果靈(有效成分為 3.6% 芐氨·赤霉酸)。
1.3試驗設計本試驗共做IⅢI個處理,處理 I: 噴施0.01% 28-高蕓苔素內酯 +20% 赤霉酸,處理Ⅱ:噴施3.6% 芐氨·赤霉酸 +20% 赤霉酸,處理Ⅲ:噴施 0.01% 28-高蕓苔素內酯 +3.6% 芐氨·赤霉酸 +20% 赤霉酸,以單獨噴施赤霉酸作為對照。盛花期噴施,每處理整行連續噴施15株,隨機區組排列,每處理隨機抽5株樹的3個二次枝做樣本統計、記錄結果個數、果形指數、單果質量。3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具體使用濃度見表1。
1.1試驗地基本情況石家莊市太行山山前平原區,試驗地在靈壽縣漢昌種植專業合作社,屬于暖溫帶大
以表1為基準,進行噴施次數(1次、2次、3次)試驗,確定最佳噴施次數。于盛花期開始噴施,之后每隔11d噴施1次,調查統計內容同上。
1.4測定指標及方法
1.4.1冬棗產量及相關指標的測定在棗果成熟期,各處理樣本中隨機選取20個冬棗果實,觀察果實外觀性狀后,稱取、記錄每個冬棗果實質量,同時測量冬棗果實橫徑和縱徑,記錄試驗數據并進行分析處理得出果形指數。
單果質量:采用電子天平(精度為0.001)稱量棗果質量,取平均值;果實縱橫徑:采用游標卡尺量取棗果縱橫徑。果形指數 果實縱徑/果實橫徑1.4.2設施冬棗果實內在品質測定方法總糖(單糖、雙糖):GB5009.8-2016第二法、GB5009.7-2016第一法測定;總酸(以檸檬酸計):參照GB12456-2021第一法測定;抗壞血酸(維生素C:參照GB5009.86-2016第一法進行測定;可溶性固形物:參照GB/T10650-2008附錄B.2進行測定。
用Excel2010軟件簡單匯總和處理原始數據,用SPSS19分析軟件做顯著性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處理及噴施次數對冬棗相關指標的影響由表2可知, 0.01% 28-高蕓苔素內酯、 3.6% 芐氨·赤霉酸、 20% 赤霉酸混合噴施均能顯著增加棗果個數,其中處理Ⅲ噴施 0.01% 28-高蕓苔素內酯 +3.6% 芐氨·赤霉酸 +20% 赤霉酸的混配藥劑噴施效果最為明顯。
由表3可知,從盛花期開始噴施 0.01% 28-高蕓苔素內酯 0.08mg/kg+3.6% 芐氨·赤霉酸 14mgkg+20% 赤霉酸 16mg/kg,3 種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混配藥劑,間隔11d噴施1次,連噴3次,冬棗的單果質量、棗果個數顯著高于噴施1次的單果質量和棗果個數。
2.2不同植物調節劑對冬棗品質的影響由表4可知,處理ⅢI噴施 0.01%28? 高蕓苔素內酯 +3.6% 芐氨赤霉酸 +20% 赤霉酸的棗果可溶性固形物、抗壞血酸、總糖含量均顯著高于對照及其它處理,處理I噴施蕓苔素 + 赤霉酸的總酸含量顯著高于其它處理及對照。
3結論與討論
在冬棗生產過程中,產量受限的關鍵往往是坐果難度大、落果嚴重。所以,有效提高冬棗的坐果情況,對于促進產量提升意義重大。植物生長調節劑能夠增加開花坐果數量,最終提高冬棗產量45。蕓苔素內酯與其它植物生長調節劑混配使用能提升果樹的光合能力,進而調節樹體器官的營養分配,滿足果實正常生長發育的需要;同時能有效抑制果實與果柄之間離層的產生,從而降低生理落果。
在冬棗盛花期,通過精準噴施特定濃度配比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可有效調節冬棗的生理代謝過程,顯著提升坐果率,為冬棗增產奠定基礎。這一點在本研究中得到了有力證實。在本試驗中,自盛花期始,噴施由 20% 赤霉酸 16mg/kg 倍液、 3.6% 芐氨·赤霉酸14mg/kg 以及 0.01% 28-高蕓苔素內酯 0.08mg/kg 三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共同組成的混合藥劑,按照每11d噴施1次的頻率,共計噴施3次,能顯著優化冬棗的生殖生長,提高果實著生數量與質量,從而實現產量的顯著增加,這為冬棗的高產優質栽培提供了科學有效的技術路徑與實踐依據,具有較高的應用推廣價值。
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可以顯著提升冬棗產量和品質,這是由于噴施 0.01%28 -高蕓苔素內酯后可提升果樹的耐干旱和耐瘠薄的能力,使營養分配平衡,有效減少裂果。在棗果著色期噴施 0.01%28. -高蕓苔素內酯混配藥劑,可以提高果實品質,使果個飽滿、果色鮮亮、果型美觀,糖分增加、甜度高、口感好,VC含量增加,營養價值提升。
參考文獻
[1]楊若楠,蓋志君.不同植物生長調節劑處理對沾化冬棗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果樹資源學報,2024,5(4):12-14.
[2]周愛英,趙藝,屈榮榮,等.幾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對設施冬棗坐果及品質的影響[J]陜西林業科技,2021,49(6):52-55.
[3]王璐瑤.外源莽草酸對棗和酸棗生長發育的影響[D].保定:河北農業大學,2022.
[4]尹冰,賀春娟,劉鳳. 0.01% 蕓苔素內酯可溶性液劑在蘋果上的應用效果試驗[J]山西果樹,2016(4):7-9.
[5]方建平,洪軍孟,趙左士,油菜素內酯對棉花增產效應的研究[J]中國棉花,1994,21(2):13-14.
[6]黃再萍.蕓苔素內酯復配制劑的開發與應用[D].南昌:江西農業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