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極具魅力與代表性的組成部分,歷經數千年時光淬煉仍煥發著蓬勃生機。其開放包容的文化基因猶如一條隱形的紐帶,將古老精湛的精工巧藝、水墨詩韻與當代生活圖景緊密交織,在長三角城市群的現代化進程中持續釋放著文明賦能。從蘇繡雙面繡的針尖哲學到園林掇山的空間智慧,從評彈水磨腔的聲韻美學到船點技藝的味覺詩學,江南文化早已超越地理范疇,成為一種浸潤于日常的文明生活范式。
近期,由蘇州城市學院發起,蘇州江南文化研究中心與文正智庫聯合承辦的“蘇州最江南”學術論壇,正是對這場文明對話的深度回應。論壇以“江南文化與現代生活”為主軸,一方面,以學術視野透視太湖流域“水韻江南”的文化內核,梳理江南美學對當代城市建設的啟示;另一方面,聚焦蘇州實踐,探討如何通過文化基因解碼、數字技術賦能與城市空間重塑,構建傳統文脈與現代生活的共生場域。
作為江南文化傳承創新的標桿城市,蘇州,這座“最江南”的文化名城,既以繡娘指尖的絲線串聯起宋錦絲的千年紋樣,又以數字技術重構著昆曲傳播的時空邊界;既用七里山塘的燈影槳聲守護著市井生活的詩意,又以“蘇州方案”為地方文化創新提供著可資借鑒的范式。當學術思考與城市實踐在此交匯,一場關于文明傳承與現代性轉化的深度對話,正為江南文化注人嶄新的時代內涵。(鄒孝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