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全縣87所學校的營養膳食資金使用、招標采購、供餐質量等逐項過篩,立案12件,處分13人,追回資金877.9萬元這是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開展以來,工作成績單中的一組數據。
去年以來,紫陽縣紀委監委堅持問題導向,把群眾反映強烈的校園營養餐問題作為“小切口”整治重點,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壓實職能部門監管責任,切實守護校園食品安全。
在紫陽縣紀委監委,辦案人員向記者講述了一起典型案件。
去年4月28日,經紫陽縣紀委監委研究決定,對張某某工作不實不細、未嚴格落實營養改善計劃日常管理和監督檢查職責等致使相關公司違規獲利的問題立案調查。
經查,2018年7月,紫陽縣教體局與某商貿公司簽訂供貨合同,約定由其負責全縣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米、面、油等食材供應及服務。合同規定,當供貨價格隨市場行情發生變化時,需經當地縣政府同意后重新簽訂合同。
2021年4月,因縣教體局營養改善計劃辦公室干部崗位調整,時任縣學生資助中心主任張某某開始協管營養改善計劃工作。4月27日、5月3日,該商貿公司擅自將大米、面粉供貨價格調整為每袋148元和126元,每袋分別違規提高10.5元和11元。
2021年5月31日,根據市場行情,縣教體局向縣政府上報請示,建議調整米面價格。7月6日,縣政府同意調整價格意見,即每袋大米147.5元、每袋面粉126元。之后,該商貿公司仍以每袋大米148元的價格供貨,每袋違規提高0.5元。
在此期間,張某某未安排或組織人員對該商貿公司實際供貨價格進行監督檢查,未及時發現該公司擅自提高供貨價格和未按縣政府批準價格供應大米問題。
最終,該商貿公司全額退還了違規獲利資金,張某某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為了切實加強對學校營養膳食資金使用和管理的監督檢查,確保每一分錢都落到實處,紫陽縣建立“紀委監委監督檢查 + 教育部門自查自糾”聯動機制,督促整改問題46個。
紫陽縣紀委監委緊盯制度執行關鍵環節跟進監督,督促縣教體局建立“互聯網 + 明廚亮灶 + 營養改善計劃”智慧監管綜合系統,實現對校園食品加工制作及營養膳食資金使用全過程監管。緊盯學校“一把手”、食堂管理“關鍵人”、資金財務“經辦員”等重點人員,摸排履職情況、交往軌跡,理清資金來源和具體流向…
針對縣紀委監委反饋和自查自糾發現的問題,紫陽縣教體局印發《紫陽縣校園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實施辦法》《紫陽縣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管理細則》等制度,補齊短板弱項,推動管理程序化、規范化、透明化。
通過集中整治,紫陽縣校園食品安全和營養改善計劃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對食材采購實行統一招標、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價格、統一服務、統一結算模式,對配送企業實行考核評分淘汰機制,從源頭保障校園食品安全。
“現在食材不但品種豐富,而且都非常新鮮。學生們都喜歡吃,吃得很好、吃得健康,我們看著也非常開心。”紫陽縣向陽鎮中心學校食堂大廚龐世秀說。記者從紫陽縣教體局了解到,下一步,將開展定期評議和口感提升大比拼等活動,進一步提高全縣4萬余名學生的供餐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