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冠心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中國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療的病理數逐年攀升,且患者術后焦慮抑郁高發,嚴重影響其康復進程及生活質量。中醫藥對改善PCI術后焦慮抑郁具有整體調節、療效顯著、不良反應少的特點。本文系統綜述中醫藥干預PCI術后焦慮抑郁的病因病機與治療進展。
[關鍵詞] 冠心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焦慮;抑郁;中醫藥
[中圖分類號] R259" """"[文獻標識碼] A """""[DOI] 10.3969/j.issn.1673-9701.2025.17.024
冠心病是全球范圍內導致人類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對經濟和社會生產力造成持續影響[1]。中國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療的患者數量逐年攀升,研究證實PCI治療后患者焦慮、抑郁等情感障礙普遍存在[3]。因對疾病及PCI缺乏充分了解,患者可能對支架故障風險、手術相關并發癥、臨床癥狀未完全緩解、醫療費用負擔、藥物不良反應及遠期預后等問題過度擔憂,進而引發焦慮抑郁等心理障礙,表現出情緒抑郁、精力減退、對生活興趣減少或消失及睡眠障礙等主要癥狀。研究表明PCI術后患者焦慮抑郁的發生率可達60%以上,焦慮抑郁情緒導致患者的睡眠障礙、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增加,嚴重影響其術后心臟康復及生活質量[4]。
PCI術后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的病理機制主要涉及炎癥反應的激活、血小板功能的異常、神經內分泌系統的紊亂及D型人格特質的影響[5]。近年來,隨著中醫藥治療PCI術后合并焦慮或抑郁狀態的臨床實踐增多,中醫藥治療已被證實可通過調控炎癥相關因子、氧化應激標志物、神經遞質水平及相關信號通路,展現出顯著的藥理效應,包括抗炎、抗氧化、抗焦慮或抗抑郁、保護心腦血管及神經等多重作用[6]。中醫藥個體化治療具有明顯的優勢與特色。現從中醫病因病機、中醫藥治療方法層面綜述近年來中醫藥治療PCI術后伴隨焦慮或抑郁狀態的研究進展。
1 "病因病機與治則
冠心病PCI術后焦慮抑郁依據其臨床表現歸屬中醫“胸痹心痛”合并“郁證”范疇。“胸痹心痛”的核心病機在于心脈痹阻,其發生發展雖病位在心,然常累及肝脾腎諸臟。“郁證”以氣機郁滯為主要病機,病位主要在肝,可涉及心、脾、腎諸臟。現代醫學中PCI治療造成的“脈損絡傷”,與傳統理論“心主血脈”功能受損形成病理呼應,共同構成“形神同病”的發病基礎。從臟腑辨證角度,本病呈現“心肝同病”的典型特征。PCI直接損傷心脈,致心血瘀阻而心脈失養,表現為心悸、失眠等癥;肝失疏泄則氣機郁滯,臨床多見精神抑郁、情緒不寧等肝郁表現。痰瘀互結作為關鍵病理產物貫穿疾病全程。PCI術后正氣虧虛,脾失健運則痰濁內生,加之血行不暢成瘀,形成“痰瘀膠結”的惡性循環。有專家共識將PCI術后焦慮抑郁病因病機歸為郁、虛、痰、瘀、濕熱等[7]。翁維良基于臨床實踐,將PCI術后情緒障礙的核心病機歸結為心脈瘀阻、肝郁氣滯,并提出“雙心同調”理論,主張心肝同調,以疏肝活血為法[8]。周亞濱則認為冠心病PCI術后伴焦慮或抑郁的主要病機為痰濁內阻、氣血虧虛與心神失養,主張實從痰治,虛以養心安神[9]。杜廷海提出PCI術后伴焦慮抑郁的病因病機為心肺肝失調,氣血虧虛,情志不暢阻滯氣機,臟腑陰陽氣血失調,主張從心、肺、肝三臟論治,依據氣虛、氣滯、血瘀、痰濁等證加以辨證施治[10]。鄧鐵濤基于“五臟相關”學術思想提出PCI術后伴焦慮抑郁的病位在心,病理特征以脾虛為本、痰瘀互結為標,累及肝肺腎三臟,呈現本虛標實復合證候特征;其構建獨特辨治體系,確立“健脾養心為先,化痰祛瘀為佐”的治則,著重調適心脾樞機功能[11]。
綜上,PCI術后焦慮抑郁的病因病機以“心脈痹阻”“肝郁氣滯”“痰瘀互結”為核心,兼見臟腑虛損與濕熱內蘊,形成“形神同病”的復合證候。治則需遵循“疏肝活血、祛痰安神、健脾通絡、氣血雙補”的綜合干預策略,體現“多臟同治、標本兼顧”的中醫整體觀。故臨床可嘗試不同中醫藥療法的聯合應用以提升療效。
2 "中藥內服治療
2.1 "心血瘀阻證
張亞麗等[12]運用解郁活血湯(當歸、郁金、柴胡、白芍等)治療心血瘀阻型PCI術后患者焦慮抑郁療效顯著,該方具有解郁活血化瘀之功效。觀察組的總體有效率顯著優于接受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治療的對照組,且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及支架內再狹窄發生率(Plt;0.05)。觀察組的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評分改善明顯,未見明顯不良反應。研究表明解郁活血湯方中柴胡、白芍、郁金等關鍵藥物可通過多靶點協同作用發揮抗抑郁效應,包括調節單胺類神經遞質水平、調控神經活性配體–受體相互作用信號通路、抑制神經炎癥反應及調節自噬功能[13]。
2.2 "氣滯血瘀證
徐俊鵬等[14]研究證實寬胸氣霧劑(高良姜、檀香、冰片等)通過芳香溫通法可顯著改善氣滯血瘀型PCI術后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及心絞痛癥狀。治療4周后,治療組患者的廣泛性焦慮篩查量表、抑郁癥篩查量表及西雅圖心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ire,SAQ)評分改善均顯著優于接受常規西醫治療的對照組。侯英偉[15]研究顯示心可舒片(山楂、丹參、木香等)聯合常規治療可有效緩解PCI術后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觀察組加用該中成藥12周后,SAS及生活質量評分改善均顯著優于對照組,該藥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功效,其木香、山楂成分可同步緩解二級預防藥物所致腹脹、納差等消化道癥狀,體現中藥“疏肝解郁、行氣消導”的協同治療優勢。
2.3 "氣虛痰瘀證
張建平[16]將92例PCI術后氣虛痰瘀證伴焦慮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予常規抗焦慮治療,觀察組加用十味溫膽湯。治療4周后,觀察組患者的抗焦慮總有效率、中醫證候積分及SAS評分改善均優于對照組,且血清炎癥因子(可溶性細胞間黏附分子、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神經遞質因子5-羥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改善更顯著。該方可通過調控炎癥反應及單胺類神經遞質代謝,協同發揮化痰祛瘀、益氣安神功效。
2.4 "心神失養證
李欣等[17]研究PCI術后患者心神失養證伴焦慮,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西醫治療基礎上聯合靈景方(靈芝、景天、三七等)治療2個月后,總有效率達72.41%,顯著高于對照組;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評分、中醫證候積分及血清高敏C反應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改善幅度均優于對照組。研究表明該方可通過抑制血管炎癥反應,發揮補氣活血、養心安神之效,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進而改善冠心病PCI術后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遠期預后。
2.5 "肝郁脾虛證
周世微等[18]研究擬寧神安心湯(黃芪、黨參、白術、柴胡、香附等13味)聯合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治療PCI術后焦慮抑郁的療效,觀察組在西藥基礎上加用中藥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HAMA、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評分及中醫證候積分改善均顯著優于單用西藥對照組,證實該中西醫結合方案具有協同作用的優勢。程銘威等[19]研究顯示疏肝理脾方治療PCI術后焦慮抑郁的總有效率超90%,HAMA、HAMD評分降幅及血清炎癥指標如hs-CRP、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IL)-6降低幅度、神經遞質因子5-HT升高水平均顯著優于對照組。該方基于柴胡疏肝散化裁,配伍黨參、白術等健脾益氣中藥,通過抑制血管炎癥反應、調節單胺類神經遞質代謝,協同發揮疏肝理脾、寧心安神之效。
2.6 "瘀毒郁結證
張牧晨等[20]研究顯示黃金雙參加味顆粒(金銀花、玄參、當歸、生甘草等)治療瘀毒郁結型PCI術后患者焦慮抑郁療效顯著。觀察組治療后HAMA、HAMD評分及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改善幅度,血清炎癥因子(hs-CRP、IL-6、TNF-α)水平下降程度均顯著優于對照組,且90d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治療期間未報告藥物相關不良反應。該方通過抑制血管炎性反應,發揮解毒化瘀、疏郁安神之效,其多靶點調節特性可同步改善PCI術后患者心理障礙與心血管預后,體現中藥復方整合治療優勢。
3 "中醫外治法
中醫常用治療方法很多,除內服方藥外,還包含多種外治療法,如針灸、穴位貼敷、中藥涂擦、中醫五行音樂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3.1 "針刺治療
針刺治療可協同調節神經遞質、炎癥免疫及神經內分泌系統,在改善焦慮抑郁情緒的同時,兼顧調節自主神經功能及抑制炎癥反應,具有安全性良好與個體化治療優勢[21]。
張健真等[22-23]研究表明微砭耳針(取穴:雙側心、神門、皮質下、交感、肝、脾、腎)可多維度改善PCI術后患者預后。干預組在緩解焦慮、提升睡眠質量及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方面均顯著優于對照組。耳針選穴遵循“臟腑辨證取穴”(心肝脾腎同調)與“經絡循行取穴”(手少陰心經耳部分布區)相結合原則,形成“調神–理氣–化瘀”三位一體干預模式。李濤等[24]予對照組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治療,干預組聯合針刺心俞、厥陰俞、太沖、內關、神門、膻中穴。經8周治療后,結果顯示針刺治療聯合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治療可提高療效,顯著減輕患者焦慮情緒,改善睡眠質量。HAMA、中醫證候積分、PSQI評分均優于對照組。韋偉幗等[25]的研究證實針刺(取穴:內關、神門、太沖等)可特異性改善氣滯血瘀型PCI術后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干預4周后,針刺組的SAS、SDS及中醫證候積分改善均優于對照組,且療效持續至隨訪3個月,治療期間未見肝腎功能異常等不良反應。
3.2 "八段錦與音樂療法
Kang等[26]研究表明八段錦通過呼吸調節與八式導引動作協調作用,可調節自主神經功能、改善血管內皮活性,在緩解焦慮抑郁癥狀的同時,提升PCI術后患者心功能及運動耐量,促進心臟康復進程。劉永泉等[27]觀察五行音樂之徵音音樂療法聯合常規護理對PCI術后患者焦慮、抑郁的臨床療效。五行音樂曲目選自《天韻五行樂》中的徵音,如《紫竹調》《花好月圓》《荷花映日》等,治療4周后發現聯合治療組患者的醫院焦慮抑郁量表評分低于常規護理組;其焦慮、抑郁情緒及術后運動恐懼心理均得到緩解。五行音樂療法作為中醫藥學理論體系中的特色非藥物治療手段,在臨床應用中展現出獨特干預優勢:可規避化學藥物潛在的成癮風險及消化道不良反應,符合現代醫學安全性要求。在衛生經濟學層面具有顯著經濟性優勢,且操作便捷、患者接受度高,利于長期干預開展。
3.3 "穴位敷貼和中藥涂擦
劉曉燕等[28]將吳茱萸粉制成藥餅貼于患者兩側涌泉穴,結果顯示治療2周后吳茱萸粉穴位貼敷可有效減輕PCI術后患者焦慮狀態,改善睡眠質量。通過自制心理健康及睡眠質量調查問卷,信效度良好可信;其SAS和PSQI評分優于對照組,且不良反應少,安全性良好。金麗等[29]研究發現中藥涂擦心前區疼痛處、足三里、內關、心俞、膻中穴,治療1周后患者的心功能指標、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率、SAS和SDS評分結果均優于常規治療對照組。這表明中藥涂擦可有效緩解PCI術后患者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提升生活質量,促進心功能恢復。
4 "問題與展望
現有臨床研究常用SAS、SDS、HAMA、HAMD、PSQI等量表測量結局指標。這些量表具有較高的標準化和廣泛適用性,可有效評估焦慮、抑郁和睡眠質量,兼具輔助臨床中醫辨證功能,提高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及有效性;但存在主觀性、文化差異及對輕度或非典型癥狀敏感性不足等缺陷。量表結果或依賴患者自評或依賴評估人員臨床經驗,易導致研究結果存在偏倚風險。建議后續研究完善量表的信效度檢驗,如內部一致性、結構效度;規范施測流程減少偏倚,并進行本土化調適。
PCI術后焦慮抑郁作為生物–心理–社會因素交互作用的復雜病理狀態,中醫藥治療將整體觀與辨證論治深度融合,通過多途徑、多靶點的整體調節作用,實現“形神同治”的臨床效果,為現代醫學模式下的“雙心醫學”提供重要補充?,F有研究表明中醫藥治療總體安全性較高,且中醫外治法兼具心理疏導與康復訓練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研究對中醫證型與焦慮抑郁關聯機制的探討多聚焦于生物標志物層面(如血清炎癥因子、神經遞質等),而對基因表達調控、細胞內信號通路等分子機制的解析尚顯不足。未來研究需整合多組學技術(如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等)系統解析“證候–分子靶點–情緒障礙”的多維調控機制,推動中醫證候的現代化詮釋,進而指導臨床制定個體化干預策略。部分研究提示中西醫協同治療可能更具優勢,但如何優化聯合方案、規避藥物相互作用仍需系統研究?,F有臨床研究缺乏多中心、大樣本隨機對照試驗及長期隨訪數據。未來需通過高質量臨床研究驗證其長期效果,結合現代中藥藥理學闡明作用機制,推動中西醫協同治療模式的標準化與個性化發展,為冠心病PCI術后患者全面康復提供更優策略。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參考文獻]
[1]"" ALMARZOOQ Z I. The cos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the promise of prevention[J]. Eur J Prev Cardiol, 2022, 29(6): e213–e215.
[2]"" 劉明波, 何新葉, 楊曉紅, 等.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3》概要(心血管疾病流行及介入診療狀況)[J].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 2024, 32(10): 541–550.
[3]"" LIU X, FOWOKAN A, GRACE S L, et al. Chinese patients’ clinical and psychosocial outcomes in the 6 months follow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 BMC Cardiovasc Disord, 2021, 21(1): 148.
[4]"" 孫松枝.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療后發生睡眠障礙的影響因素[J]. 河南醫學研究, 2022, 31(19): 3624–3627.
[5]"" 陳利浩, 李思琦, 姜佳慧, 等.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新發焦慮抑郁機制的研究進展[J]. 中國醫藥科學, 2025, 15(2): 28–31.
[6]"" NING B, GE T, ZHAO Q Q, et al. Research status of pathogenesis of anxiety or depression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rvention[J]. J Ethnopharmacol, 2024, 327: 118017.
[7]"" 中華中醫藥學會介入心臟病學專家委員會.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手術前后抑郁和(或)焦慮中醫診療專家共識[J]. 中醫雜志, 2015, 56(4): 357–360.
[8]"" 洪霞, 王旭杰, 李秋艷, 等. 翁維良疏肝活血方治療冠心病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合并焦慮經驗[J]. 北京中醫藥, 2019, 38(6): 146–148.
[9]"" 魏來, 周亞濱, 孫靜, 等. 周亞濱教授辨治冠心病經皮冠脈介入術后伴焦慮狀態學術經驗采擷[J]. 中國醫藥導報, 2022, 19(31): 233–248.
[10] 王路瑤, 杜廷海. 杜廷海教授從心、肺、肝論治冠心病介入術后合并焦慮、抑郁狀態的經驗探析[J]. 中醫臨床研究, 2021, 13(17): 46–48.
[11] 蘇子昂, 董倩影, 劉澤銀, 等. 國醫大師鄧鐵濤治療冠心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焦慮抑郁癥經驗[J].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 2021, 28(12): 103–106.
[13] 張亞麗, 趙新愛, 金曉燁, 等. 解郁活血湯對冠心病PCI術后雙心疾病的療效觀察[J]. 上海醫藥, 2022, 43(15): 341–345.
[13] 薛茜尹, 張怡, 李國輝, 等. 基于數據挖掘和網絡藥理學探討中藥復方治療抑郁癥的用藥規律與作用機制[J]. 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4, 41(10): 2804–2814.
[14] 徐俊鵬, 徐丹蘋, 王俠. 寬胸氣霧劑治療冠心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氣滯血瘀證焦慮和(或)抑郁隨機對照研究[J].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23, 43(11): 1297–1303.
[15] 侯英偉. 心可舒片對冠心病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后焦慮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當代醫藥, 2020, 27(22): 213.
[16] 張建平. 冠心病PCI術后繼發焦慮采用十味溫膽湯的臨床效果研究[J]. 中外醫療, 2023, 42(1): 241–246.
[17] 李欣, 賈美君, 季晶俊, 等. 靈景方治療冠心病PCI術后焦慮狀態(心神失養證)的臨床療效觀察[J].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23, 23(23): 253.
[18] 周世微, 黃周青. 寧神安心湯對急性心肌梗死PCI術后焦慮、抑郁狀態的改善作用[J]. 中國中醫藥科技, 2020, 27(6): 1259.
[19] 程銘威, 靳利利, 史振羽, 等. 疏肝理脾方治療冠心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術后焦慮抑郁狀態療效研究[J]. 陜西中醫, 2022, 43(9): 1208–1211.
[20] 張牧晨, 孫雨晨, 王雅琴, 等. 黃金雙參加味顆粒干預冠心病PCI術后焦慮抑郁障礙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對炎癥因子的影響[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24, 30(21): 138–144.
[21] LI N, GUO Y, GONG Y, et al. The anti-inflammatory actions and mechanisms of acupuncture from acupoint to target organs via neuro-Immune regulation[J]. J Inflamm Res, 2021, 14: 7191–7224.
[22] 張健真, 吳煥林, 常佩芬, 等. 微砭耳針對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伴焦慮狀態患者的療效觀察[J]. 針刺研究, 2021, 46(10): 425–428.
[23] 張健真, 黃凱琳. 微砭耳針治療PCI術后慢性失眠臨床觀察[J]. 光明中醫, 2024, 39(7): 251–255.
[24] 李濤, 張進進. 針刺治療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焦慮癥患者的效果[J]. 中國民康醫學, 2024, 36(23): 56–58.
[25] 韋偉幗, 王立芳, 伍鋒, 等. 針灸治療氣滯血瘀型冠心病PCI術后焦慮、抑郁狀態的臨床有效性和安全性[J].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24, 22(23): 4251–4258.
[26] KANG L, LI Y, CHEN K, et al. Effect of Baduanjin exercise 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Medicine (Baltimore), 2024, 103(45): e40225.
[27] 劉永泉, 劉雅麗, 呂明遠. 五行音樂之徵音對冠心病患者PCI術后焦慮抑郁的影響[J]. 光明中醫, 2023, 38(24): 4787–4790.
[28] 劉曉燕, 張邢煒, 虞力, 等. 吳茱萸粉穴位敷貼改善PCI術后焦慮、睡眠質量的療效觀察[J]. 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3, 47(8): 1142–1147.
[29] 金麗, 唐杏. 中藥涂擦法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PCI后負性情緒及疼痛的影響[J]. 中華全科醫學, 2024, 22(8): 342–345.
(收稿日期:2025–03–18)
(修回日期:2025–05–19)
基金項目:廣西科技重大專項(桂科AA22096028)
通信作者:鄭景輝,電子信箱:zhengjinghui@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