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對低年級小學生表達與交流提出明確要求:“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寫話是低年級小學生必學的技能之一,然而由于各種原因,很多孩子表現出能力不足,使寫話成為教學的難點和痛點。少兒期刊“我寫我畫”欄目以畫筆為先導,自由表達心中所想,再將畫面中的故事、情感或想象轉化為文字。這種“先畫后寫”的模式打破了傳統寫作的拘謹,讓孩子在色彩斑斕的世界里找到靈感源泉。孩子們在創作過程中,不僅享受到了繪畫的樂趣,更在將畫面轉化為文字的過程中發現了表達的無限可能,從而自然而然地萌生了濃厚的寫話興趣。
小學生寫話能力存在的問題分析
身為少兒期刊編輯,筆者常常和家長與老師打交道。在問及孩子在寫話方面的情況時,很多家長眉頭緊鎖:“這是個大難題,好多字不會寫,也不知道從哪里下筆。”老師們也表示習作是語文教學中難啃的骨頭。的確,對于剛剛接觸寫作的低年級小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從口頭表達到書面表達的過渡階段,會面臨一些挑戰和困難。
首先,低年級小學生的詞匯量相對有限,這會影響他們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難以將內心的想法清晰地轉化為文字;其次,部分小學生覺得寫話太難了,對寫話產生畏難心理,害怕自己寫不好或寫不出來;最后,低年級小學生的生活體驗相對較少,導致他們在寫作時難以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表達,只能依靠想象或胡編亂造。
“以畫促寫”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繪畫不僅能發展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和手眼協調能力等,還可以促進孩子語言的發展。
一、繪畫是孩子表達內心世界的一種方式
兒童繪畫被稱為孩子的第二語言,因為繪畫是一種直觀、形象的表達方式,能夠幫助孩子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和情感。當孩子還不能用豐富的語言表達內心世界時,繪畫成為一種重要的替代方式。繪畫的直觀性和形象性使得孩子能夠跨越語言的限制,更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二、繪畫能促進孩子語言的發展
在繪畫過程中,孩子需要描述自己的作品、解釋自己的創作意圖,這要求他們運用語言來組織和表達自己的思想。繪畫中的色彩、線條、形狀等元素可以直觀地傳達出孩子的內心世界,這種直觀性有助于孩子在語言表達上找到對應的詞匯和句式。通過不斷地練習,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會得到顯著提升。
“我寫我畫”欄目概述
一、欄目產生的背景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綜合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如何激發小學生的創造力與表達能力成為教育領域的熱點話題。綜合素質教育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包括藝術、體育、科技等多個領域。然而,隨著藝術形式的不斷發展,傳統的藝術教育方式已經難以滿足學生的多元化發展需求。隨著文化創意產業的快速發展,社會對具有創新精神和藝術素養的人才需求不斷增加。在以上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少兒期刊“我寫我畫”欄目應運而生。欄目根植于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重視,以及對學生綜合素養提升的迫切需求,通過融合寫作與繪畫兩種藝術形式,為小學生提供一個全新的學習平臺。
二、欄目的定位與目標
“我寫我畫”欄目應定位為一個集繪畫與寫作于一體的創意平臺,鼓勵孩子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受眾群體主要是低年級小學生。這個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對繪畫和寫作都充滿興趣,且具有較高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三、欄目的內容與形式
內容方面,重點解決孩子“畫什么,寫什么”的問題,避免“無米下鍋”。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習作的外延應該與生活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習作的源泉。引導孩子觀察并描繪自己的日常生活,如家庭、學校、朋友間的趣事,以及自己的情感體驗,如快樂、悲傷、驚喜等;設置多樣化的主題,如自然風光、動物世界、科幻想象、童話世界等,以滿足孩子的興趣愛好和需求;結合傳統文化元素,如傳統節日、民間故事、歷史人物等,引導孩子創作,鼓勵孩子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相結合,進行創新性的表達;引導孩子走進田野,親近自然,勤于觀察,對周圍事物保持一種好奇心和敏銳的感覺,調動自己所有的感官去看、聽、觸、聞、想、感受、體驗,去發現自己以前沒有發現的東西,去獲得自己從前沒有獲得的感受。
形式方面,繪畫風格不拘一格,水彩畫、水粉畫、蠟筆畫、粘貼畫等均可;可以是單幅作品,也可以是多幅作品,還可以是繪本故事;可以是單人作品,也可以是多人的合作作品。
除了傳統的圖文結合方式,欄目還可以設計互動式創作任務,如“根據給定詞匯創作故事并配圖”“為古詩配畫并解釋詩意”等,以及音頻、視頻等多媒體元素,使欄目更加活潑有趣。
四、欄目的特色與亮點
“我寫我畫”欄目特色鮮明,亮點紛呈。該欄目以獨特的“文圖結合”模式為特色,巧妙融合“寫”與“畫”兩大元素,讓學生在創作中找到表達的樂趣。特色在于鼓勵學生先以畫筆描繪心中所想,再用文字細膩描繪畫面背后的故事,實現視覺與語言的雙重表達。亮點則在于激發想象力與創造力,不設限的繪畫空間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小藝術家,而隨后的寫話環節則引導他們深入思考,鍛煉邏輯思維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辦好“我寫我畫”欄目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欄目質量與創新
邀請兒童文學作家、藝術家或教育專家為欄目提供指導,確保內容的專業性和高質量,為欄目提供有力支持;加強欄目的品牌建設,通過高質量的內容和創新的形式,樹立欄目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與其他媒體、教育機構或品牌進行合作推廣,擴大欄目的影響力和覆蓋面;結合新媒體技術,如音頻、視頻、動畫等,豐富欄目的表現形式,使內容更加生動有趣;對欄目版面進行創意設計,使其符合少兒的審美需求,提升視覺效果和吸引力;設計具有鮮明特色的欄目Logo和版式風格,提升欄目的辨識度和品牌形象;通過期刊的封面、內頁、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QQ讀者群等多種渠道,對欄目進行宣傳推廣,吸引更多的小學生關注和參與;對投稿作品進行嚴格篩選和編輯加工,確保欄目內容的質量和水準;密切關注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閱讀需求變化,定期調整和優化欄目內容和形式,保持欄目的新鮮感和吸引力。
二、提升欄目互動性和參與感
每期刊登幾篇優秀作品,并定期舉辦線上線下的繪畫比賽或畫展,讓孩子體驗到自己的作品被認可和贊賞的自豪感;邀請兒童文學作家、畫家或教育專家對孩子們的作品進行點評和指導,幫助孩子們發現不足并不斷進步;增強編讀互動,美術編輯為小學生提供創作指導和培訓,幫助他們掌握基本的繪畫技巧和寫作技巧,文字編輯在創作和投稿事項方面給予孩子細致的指導;提供豐富的創作素材和資源,如圖片庫、參考書籍、線上教程等,方便學生獲取資料和靈感;與學校、圖書館、藝術館、社區等機構建立聯動合作關系,共同舉辦相關活動,吸引更多孩子參與;定期舉辦讀者投票活動,讓讀者評選出最喜愛的作品或最具創意的作品;定期設立主題挑戰賽,根據節日、季節或熱門話題設定不同的創作挑戰,如“清涼一夏\"環保小衛士\"等開展作品漂流活動,讓孩子們互相點評,分享創作心得和經驗,相互激勵和支持。
三、設立獎勵機制和反饋機制
設立多樣化的激勵機制,對優秀作品或積極參與的學生給予一定的表彰或獎勵。獎勵標準多樣化,可以依據創意性、技巧性、完成度、參與度和影響力等標準設置不同的獎項,如“最佳創意獎”“最佳繪畫獎”“最佳寫作獎”“積極參與獎”等;獎品豐富化,可以是文具套裝、書籍、樣刊、證書、榮譽證書等實物獎品,也可以是電子禮品卡、購書券、電子徽章等電子獎品;設計積分系統,根據讀者的參與度和貢獻度給予積分獎勵,積分可用于兌換獎品或參與更高級別的活動。獎勵實施過程中應注重與孩子的溝通和反饋,及時解答他們的疑問和困惑,增強他們的參與感和歸屬感。
利用數據分析工具對欄目數據進行監測和分析,如投稿數量、閱讀量、互動量等,為優化策略提供依據;利用社交媒體平臺,發布孩子的作品并邀請廣大讀者進行點贊、評論和轉發,這種互動方式能夠打破時空限制,讓更多的觀眾參與到反饋中來;通過“讀者來信”、“留言板”、問卷調查等形式,了解讀者需求和欄目存在的問題,包括欄目的吸引力、創作難度、指導效果等,認真分析讀者的意見和建議,對欄目進行改進和優化,確保欄目始終保持活力和吸引力。
作品分享
筆者所在的期刊自開設“我寫我畫”欄目以來,已成為眾多小學生展示自我、提升寫話能力的重要窗口。小朋友們非常喜歡這個欄目,老師和家長積極為孩子們投稿,涌現出一大批優秀作品,現分享孩子寫話實例兩則:
第一則是一個小朋友畫自己為媽媽制定學習計劃表,而媽媽在一旁玩手機的情景,并配上了如下生動有趣的文字:媽媽馬上要考試了,可她還沒準備好。我給她制定了學習計劃,她卻在一旁看手機,一副悠閑自在的樣子。我真為她著急呀!
第二則是一個小朋友畫自己和哥哥全副武裝滑雪的情景,并配文字如下:
冬天是最寒冷的季節,也是我最喜愛的季節。雪花飄落,整個世界變得白茫茫的。
這時候,爸爸媽媽會帶我和弟弟去滑雪,體驗在雪地上“飛行”的感覺。我們站在滑雪板上,開心得像快樂的小鳥。
滑雪,是冬天獨有的快樂。
欄目對教師和家長的指導建議
一、教師的指導和支持
在“我寫我畫”欄目實踐中,教師們紛紛分享了寶貴的指導經驗。他們強調,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通過展示優秀作品、講述生動故事等方式,讓學生感受到寫話與繪畫的樂趣。其次,注重過程指導,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自由表達,同時適時提供詞匯、句式等語言支持,幫助學生跨越表達障礙。此外,還提倡跨學科融合,引導學生將美術、語文等多學科知識融入創作,拓寬視野,豐富內容。
二、家長的反饋與支持
“我寫我畫”欄目實施以來,雜志社收到了眾多家長的積極反饋。家長們普遍表示,這一創新教學模式極大地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與創造力。孩子們在動手繪畫的同時,學會了如何用文字去描繪畫面背后的故事與情感,寫話能力顯著提升。家長們欣喜地看到,孩子們的作文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想象力與表達能力均得到了有效拓展。此外,家長也積極參與其中,與孩子共同創作,增進了親子關系,營造了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家長們的熱情支持與高度評價為“我寫我畫”欄目的持續開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欄目未來發展方向預測
小學階段是兒童寫作的起步階段,更是一個人寫作的準備階段,所有的作文指導應該重在養心一以兒童行為為主體,以兒童文化、兒童精神為背景,注重文心的修煉和涵養,為培育未來有寫作意識、有寫作責任的寫作者做好積淀,打好基礎。
展望未來,“我寫我畫”欄目將深度融合數字技術與教育創新,打造更加個性化、互動化的學習平臺。通過引入AI輔助創作工具,為學生提供即時反饋與創意激發,讓每個孩子都能在繪畫與寫話中找到獨特的表達路徑。
“我寫我畫”欄目不僅是一個創意表達的平臺,更是小學生寫話能力飛躍的催化劑。它深刻影響著孩子們的語言組織與思維發展,激發了他們觀察生活的敏銳度和想象力。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孩子們學會了如何以文字為橋梁傳遞情感與思想,這不僅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更培養了良好的寫作習慣與審美情趣。長遠來看,這一欄目將助力孩子們在未來的學習與生活中擁有更加自信、流暢和富有創意的表達能力,為他們成為具有獨立思考能力和豐富情感世界的個體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簡介:
彭杏莉,1981年生,女,本科,中級編輯,研究方向:兒童閱讀與寫作、編輯出版。作者單位:湖北長江教育報刊傳媒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