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記敘了少年時母親含辛茹苦送自己上學,再送自己進軍營的歷程。當作者佩戴著軍功章回家時,卻沒能讓母親撫摸胸前的勛章而深感遺憾。眼里擒滿淚水,從衣襟滾落到故鄉那一塊鋰亮的石板上。這段美好的回憶與思念,道出了難舍難分的母子之情,感人肺腑。第11期《晚晴文苑》欄目刊登的《田園記憶》,作者彭祖耀描述了“雙搶季節”在田里插秧時驚慌失措捉螞蟥的勞動場景。讀這篇文章,把自己也拉到了四十多年前的田間勞作回憶之中。第9期《居家健康》欄目刊登的《慢性病老年人秋季營養調理》一文,讓我學到了關于秋季營養調理的“六宜”“四忌”。
如今我和我的幾位退休老同事都喜歡閱讀《老年人》,因為它刊發的許多文章有“文以載道”的靈魂,又彰顯傳統文化的語境和美感。《老年人》不愧是我們晚年生活的靈魂伴侶,是我們夕陽路上的智慧航標。
宜章縣老年大學謝作塘編輯/徐炯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