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記敘文寫作中,時間既是故事線索,也是情感載體。你寫作文時,有沒有察覺到時間與情感間那種微妙又緊密的聯(lián)系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記敘文里的時間觀與情感坐標,看看它們怎樣編織出一篇篇感人的故事。
一、記敘文中時間觀與情感坐標交織概述
記敘文里的時間觀與情感坐標好似經(jīng)緯線,時間觀既是故事推進的脈絡,也是情感改變的見證者。情感坐標,則是在時間軸上標注的情感曲線,它記下人們在各個時間段的喜怒哀懼。從清晨第一縷陽光到夜晚繁星點點,時間流淌之時飽含不一樣的情感韻味。
以范文《那個雨夜》為例。故事發(fā)生在雨夜,寫小主人公獨自在家從害怕到勇敢、從孤單到暖心的情感改變。文中,時間觀成了情感改變的推動者,每個時間點對應著小主人公情感的改變,就像讀者親身經(jīng)歷了一場心靈洗禮。另一篇范文《童年的夏天》,則以某一年暑假作為時間線,回憶和爺爺一起度過的那些日子。從7月早起捉蜻蜓開始寫起,一直寫到8月晚上乘涼數(shù)星星結束。每個時間段,都有不同的溫情與快樂,寫滿小作者對爺爺?shù)纳钋椤_@兩篇范文,都很好地利用了時間觀和情感坐標,使文章感情充沛,感人至深,值得同學們?nèi)ソ梃b。
二、從小學語文讀寫角度分析時間觀與情感坐標
從小學語文課文里,同學們發(fā)現(xiàn)很多記敘文都在運用時間觀和情感坐標。因為,把握好時間觀和情感坐標的交織運用,記敘文就會產(chǎn)生不一樣的閱讀感受。
就拿《草船借箭》來說,它以三國為時代背景,通過諸葛亮借箭這個故事,將時間觀同情感坐標很好地融合起來。在故事發(fā)展中,伴隨時間推移,不但能看出諸葛亮慢慢施展謀略,而且體會到情節(jié)由緊張走向勝利所產(chǎn)生的情感波動。起初,諸葛亮處在時間急迫、任務艱難的境地中,讀者也因之感到緊張焦慮。不過,當諸葛亮精心策劃之后,草船借箭計劃逐一完成,讀者情感便開始向欽佩轉(zhuǎn)變。
課文《山中訪友》按照時間順序描繪在山里游覽的過程,把依次看到的古橋、樹林、山泉、溪流、瀑布等自然景物當作朋友,字里行間滿含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以上這些課文巧妙利用時間層次構建故事框架,同時情感的渲染也使記敘文更具感染力。細節(jié)描寫,在課文中得到了具體體現(xiàn)。《草船借箭》對諸葛亮神態(tài)、動作描寫,刻畫出智勇雙全的諸葛亮形象;《山中訪友》以其精妙絕倫的描寫,將讀者的心靈深深引入那片如詩如畫的山中景色之中,令人如癡如醉,久久沉浸。
小學課文中的時間觀與情感坐標是相輔相成、互相交織的。同學們在寫作時,可以借鑒這些寫作手法,巧妙利用時間觀與情感坐標,構造出生動感人的故事,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三、時間觀與情感坐標交織的記敘文優(yōu)秀習作鑒賞
我們可以從三個層次體會優(yōu)秀記敘文中的時間觀與情感坐標一時間的層次、情感的層次、細節(jié)的層次,通過賞析,學會把它運用到自己的習作和修改中去。
(一)時間的層次感讓記敘文更生動
時間的層次感,就是指通過時間的推移、變化,讓故事呈現(xiàn)出不同的階段和層次,因而故事講述更生動、立體。在記敘文寫作中,同學們可以利用時間的層次感,來構建故事框架,讓文章有頭有尾、有始有終。
實例1:《記一次春游》習作框架:早上,陽光燦爛,同學們懷著興奮的心情登上了開往春游地點的大巴車。一路上車里歡聲笑語不斷,同學們看著窗外的美麗景色,十分陶醉。到了中午,我們到達了目的地,便開始野餐。同學們圍坐在一起,互相交換自己帶來的食物,現(xiàn)場充滿了愉快的氣氛。天色漸晚,夕陽落山時,我們才戀戀不舍地告別這片美麗的地方。盡管身體感到疲倦,內(nèi)心卻洋溢著幸福與快樂。
評析:這篇習作框架按時間順序來敘述春游的過程,從早上出發(fā)到中午吃野餐,再到傍晚回家,時間順序很清晰,讓讀者感受到春游的不同時間段。每個時間段同學們都有不同的感受,記敘因時間變化充滿不一樣的生活氣息。
實例2:《我的一天》習作框架:清晨,第一縷陽光照進我的房間,我從夢中醒來。吃過早餐之后,我背著書包去上學。上午,老師在教室里講解語文課文,我專心聽講,積極舉手發(fā)言。下午,放學后,我與同學們在操場上踢足球,玩得特別開心。晚上,做完作業(yè),我躺在床上,回想一天發(fā)生的事情,心里感到滿足和幸福。
評析:這篇習作框架也是通過時間層次搭建文章結構,從清晨醒來一直到晚上睡覺,時間線很清晰,展現(xiàn)主人公一天的生活。每個時間段都有主人公不同的活動及不同的情感,生動有趣。
(二)情感的遞進性使記敘文更具感染力
所謂“情感遞進性”,就是隨著故事按時間順序向前推進,主人公的情感漸漸產(chǎn)生改變,進而促使故事邁向高潮。在記敘文中,大家可憑借情感遞進提升記敘文的感染力。
實例3:《媽媽的愛》習作片段:小時候,我老是不明白媽媽為何總那般忙碌。天天清晨,她早早起來為我準備早餐,接著便急匆匆上班去。夜晚歸來的時候,她還會加班到很晚才到家。慢慢地,我長大懂事了,也開始體會到媽媽的辛勞與奉獻。每次望見媽媽那疲倦的模樣,我總會滿心憐惜地替她捶捶背,給她倒一杯熱水。有一回我生病,媽媽整夜沒有合眼,一直守在我的床邊,一會兒給我喂藥,一會兒又幫我擦汗。我真切地感受到媽媽對我的疼愛。
評析:這篇習作以情感的遞進性表達主人公對媽媽愛的理解,從小時候的不理解到后來長大慢慢知道媽媽的辛苦和付出,再到生病時體會到媽媽無與倫比的愛,主人公的情感逐步升華,讓讀者深切地體會到母愛的偉大與無私。
實例4:《一次難忘的旅行》習作片段:去年暑假,我同爸媽一塊兒去西藏旅游。一開始時,我對這次旅行抱有很大期望,心里很好奇。不過等到抵達高原之后,我就產(chǎn)生了高原反應,感覺頭暈目眩,還特別想吐,呼吸也很困難。那時我恐懼,又覺得絕望,心想難道自己就要交待在這里嗎?好在爸爸媽媽一直陪在我身旁,不斷給我加油打氣,好好照顧我。經(jīng)過他們細致入微的照料,我慢慢地適應了高原上的氣候環(huán)境。隨著身體好轉(zhuǎn),我也能走出去領略西藏那漂亮的風景,感受當?shù)厝嗣竦馁|(zhì)樸與和善。這次旅行,使我深深體會到雙親的恩情以及生命的渺小,讓我越發(fā)珍視眼前的生活。
評析:這篇習作借一次難忘的旅行,把主人公從期待、好奇、害怕、絕望,再到感激、珍惜的情感變化表現(xiàn)出來。情感的遞進性,既推動了故事的發(fā)展,又讓讀者在閱讀時產(chǎn)生共鳴,體會到主人公的喜怒哀樂。
(三)細節(jié)描寫讓記敘文更為真實可信
細節(jié)描寫就是通過細致、鮮活的細節(jié)刻畫,令故事脈絡既真實感人又信得過。在記敘文中,同學們可憑借細節(jié)描寫塑造人物形象、凸顯環(huán)境氣氛,進而強化文章的表現(xiàn)力與感染性。
實例5:《我的老師》習作片段:我最喜愛的老師,就是教語文的王老師。夏天時,她總穿著一件素凈的連衣裙,頭發(fā)輕輕松松別到腦后,給人的感覺既溫婉又親切。每天早晨,她踏入教室時,臉上總帶著和善的笑容,好像陽光照滿整個教室。上午課的時候,她常會用古詩詞解釋課文里的意境。記得有一天上午講《靜夜思》,她輕輕閉上眼睛,用柔美的聲音吟誦著詩句,好像把大家?guī)У侥羌澎o的夜晚,與詩人一起體會那份思鄉(xiāng)的情感。
評析:這篇習作用細節(jié)層次進行深化描寫,塑造出溫柔、親切、有教書育人好方法的女教師形象。對語文老師的穿著、笑容、講課手法等都有所展現(xiàn),風采綽約。這樣的細節(jié)描寫,讓讀者真實地感受到老師的魅力,比如上午講課時竟有了寧靜夜晚的氛圍,這就顯示了細節(jié)層次的不一般。
同學們在寫記敘文時,可以用時間層次、情感層次、細節(jié)層次挖掘記敘文的魅力。希望大家能從以上方法和舉例中得到幫助,從而找到寫記敘文的門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