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學們,作文語言表達會不會像變魔術一樣呢?其實,寫作魔法棒就藏在你的筆下。當揮動這支魔法棒,平凡的文字能變成閃閃發光的寶石,枯燥的句子會化作跳動的音符。下面,筆者要帶領同學們開啟一場奇妙的寫作魔法之旅,學習如何用四種神奇的“魔法”讓寫作語言煥發更多光彩,在考試中寫出高分作文。
一、魔法羽毛:觀察望遠鏡
觀察是寫作的基石,就像探險家手中的指南針,指引同學們發現平凡中的非凡。記錄生活片段非常重要,晨光中搖曳的樹葉、媽媽切菜時的節奏、放學路上飄來的烤紅薯香等等細節,都是文字的養分。記住,好作文不在遠方,而在你駐足凝視的瞬間。
“大家現在用‘觀察望遠鏡’看看操場上的梧桐樹,能發現什么?”筆者話音剛落,扎羊角辮的甲同學就迫不及待地搶著說:“樹皮像老爺爺的皺紋。”她的回答充滿童趣,引得同學們一陣輕笑。“樹影在水泥地上畫水墨畫。”戴眼鏡的乙同學推了推鏡框,也不甘示弱地說。同學們的想象力讓筆者十分欣喜,筆者翻開去年小考滿分作文《校園的四季朋友》,念道:“看這位同學怎么寫春天—‘梧桐枝頭鼓起青綠色的小拳頭,每天清早都在和晨風練習搏擊操'。”教室里頓時響起一片“哇”聲,同學們都被這生動的描寫吸引住了。
要讓語言活起來,細致入微的觀察是關鍵,就像考古學家小心翼翼地挖掘每處細節。一次統考,寫《我的媽媽》得高分的那些同學,都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寫出了像“媽媽的發梢總沾著廚房的蔥花香”這樣獨特又飽含生活氣息的畫面感語句。這些看似平凡的細節,一旦被捕捉并寫進作文里,就能讓閱卷老師仿佛看到那個真實、鮮活的媽媽。
當同學們把放大鏡對準生活,那些普普通通的事物,就像被施了神奇的魔法,全都變得有趣起來,爭著搶著要給大家講故事。比如,早上八九點鐘,你走進那片綠油油的草地,看到陽光這個神奇的畫家,輕輕一揮它的畫筆,露珠們就被染上了五彩的顏色。它們有的獨自待在一片草葉上;有的三兩成群,緊緊挨在一起;還有的在草葉上滾來滾去。
生活就是這樣,到處都藏著數不清的寫作寶藏,可能在你家小區的花園里,可能在上學路上的小角落,也可能在熱鬧的菜市場。只要你愿意用心去觀察,用好奇的眼晴去發現,那些平凡的事物都會變成你作文里最精彩的語言。
二、魔法晶石:比喻萬花筒
比喻是文字的調色盤,能將黑白敘述染成彩虹。但真正的魔法在于“陌生化”,就是用意想不到的組合點亮靈感。比如,把夕陽比作“熔化的銅鑼燒”,或將沉默比作“吸飽水的海綿”。積累這樣“陌生化”火花,你的作文自然會與眾不同。
“誰能把白云比作幾種不同的事物?”筆者提出這個問題后,教室里安靜了片刻,平時沉默的丙同學突然舉手,自信地說道:“像被風吹散的棉花糖,像天空在打哈欠,像曬在天上的羽絨被。”他的回答充滿創意,同學們紛紛為他鼓掌。趁著這股熱情,筆者展示范文《雨天的交響樂》:“雨珠在遮陽棚上敲架子鼓,水洼里的泡泡是大地吹的肥皂泡。”這時,丁同學突然冒出一句:“原來比喻就是給文字戴3D眼鏡啊。”筆者大贊。她這形象的比喻,引得全班哄堂大笑,但也讓大家對比喻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作文中,新穎的比喻,就像一顆璀璨的星星,能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瞬間提升作文的吸引力。然而,同學們要注意避免“蘋果似的臉蛋”這類陳詞濫調。
為讓你的比喻更加獨特,建議同學們建立自己的比喻素材庫。可以收集20個獨特喻體,并按“自然現象”“生活用品”“抽象概念”分類。比如,寫緊張情緒時,不要再用“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這種常見表達,試試“像誤入考場的麻雀在胸腔里撲騰”,是不是感覺生動、新穎了呢?再比如,形容思念,可以說“思念是一根長長的纜繩,纜繩前端系著遠方的爸爸,纜繩后端系著我”;描寫時間流逝:“時間像麻辣燙,因為后期的麻木以致讓記憶悄無聲息。”不斷積累和運用這些獨特的比喻,你的作文語言會變得令人驚艷。
三、魔法粉末:擬人化妝盒
擬人的精髓是讓萬物有靈。同學們不妨試著給靜物設計“人物小檔案”:書包是嶗叨的管家,橡皮是愛干凈的潔癖患者,等等。最后,甚至還可以舉辦一場“物品吐槽大會”,讓你的鉛筆盒“親□”講述作業本里的趣事!一旦把“靜物”寫成了戲精,閱卷老師的嘴角一定會跟著上揚的。
當課代表學著粉筆盒說“我的肚子里裝著彩虹的碎片”,全班同學笑作一團。筆者趁機讀優秀作文《會說話的文具盒》片段:“橡皮總愛在作業本上跳廣場舞,有時甚至把正確答案都踩成黑團團,真不應該。”同學們聽后大贊:原來擬人不是簡單地給事物加上“說”字,而是要賦予事物鮮明的性格特點。
一次期末考試高分作文《深夜的書桌》里有這樣一句超棒的話:“臺燈像守夜的老人,用昏黃的目光撫摸每一道數學題。”你看,就這么一句話,就把臺燈寫活啦。深夜里,臺燈陪著小作者“戰斗”,小作者把對臺燈的感激和依賴都藏于其間,閱卷老師看了肯定忍不住點贊。
想在作文里把擬人用得像這樣出彩,其實有小竅門哦。記住三個超級實用又好玩的擬人公式。第一個:動作 + 人性化;第二個:心理 + 物品屬性;第三個:環境 + 角色設定。有了它們,就像給你的文字施了魔法,普通的東西一下子就變得活靈活現。
讓我們用這些公式來寫一寫身邊的東西。先用“窗戶”來說第一個擬人公式,按照“動作 + 人性化”,可以這么寫:“窗戶可調皮啦,一遇到大風,就興奮地‘喔當喔當’拍著巴掌,像是為大風的到來熱烈鼓掌。”這時的窗戶,是個活潑熱情的小調皮,是不是一下子就躍然紙上了?
再用第二個擬人公式“心理+ 物品屬性”來寫鉛筆。同學們,鉛筆每天都要在紙上寫寫畫畫,它會怎么想呢?可以這么表述:“鉛筆可苦惱啦,每次看到自己越來越短的身體,就擔心自己再也不能幫小主人寫出漂亮的字,于是它每次都囑咐小主人寫字用力,想要多堅持一會兒。”這么一寫,鉛筆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它和小主人那種相互依賴的關系也體現出來,作文情感就豐富起來了。
最后,用第三個擬人公式“環境 + 角色設定”來描繪雪花。冬天,大雪紛飛這是環境,而角色設定離不開舞臺,那么就可以這樣寫:“雪花在狂風中化身成一群瘋狂的舞者,在昏暗的天空下肆意地跳著街舞,把整個世界都當成了它們的舞臺。”原本無生命的雪花,在這樣的擬人描寫下,變得充滿活力和激情,讓閱卷老師讀了仿佛身臨其境。
四、魔法藥劑:五感雞尾酒
作文中的五感描寫法如同美妙的雞尾酒,是講究調配比例的。避免機械堆砌,要學會用感官傳遞情緒:緊張時“聽見心跳像敲鼓”,幸福時能“嘗到風里的甜味”。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回想昨晚吃的晚餐,用三句話調動不同感官來描述它。當你能讓很多同學讀出舌尖嘗到的別樣情味時,便真正掌握了這道魔法的精髓。
戊同學聞著檸檬描述,“像咬了一口夏天的陽光”,己同學摸著絲巾說“像捧著一汪泉水”,筆者知道這些同學已領悟到感官聯動的妙處。考試滿分作文《外婆的廚房》中“油鍋里的滋滋聲,是紅燜排骨的前奏曲;
燒茄子揮灑出的醬油焦糖香,總黏在我的鼻尖不肯走”這段描寫,充分調動了聽覺和嗅覺,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外婆廚房的溫馨與美食的誘惑。
作文要避免單一視覺描寫,學會運用五感描寫,能讓你的作文更生動可感。建議同學們制作“五感輪盤”:選定場景后,強制自己寫出視、聽、嗅、觸、味覺元素。比如寫運動會:“發令槍的脆響驚飛樹梢麻雀(聽覺)/橡膠跑道蒸騰著太陽的味道(嗅覺)。”但要注意感官的主次搭配,切忌寫成流水賬。
以描寫一場雪景為例:“潔白的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視覺),落在手心,涼涼的,帶著一絲濕潤(觸覺)。耳邊傳來同學們在雪地里嬉笑打鬧的聲音(聽覺),空氣中彌漫著雪后的清新氣息(嗅覺),伸出舌頭,接住一片雪花,涼涼的,沒有一絲味道(味覺)。”這樣多角度的語句描寫,會讓讀者全方位地感受到雪景的美妙。
同學們,語言表達魔法棒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它能將平凡的生活點石成金。好作文不是憑空想象,而是用心感受、用情表達。當你將四種魔法融入日常練習,考試時你的作文就會像被施了魔法一樣,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