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07.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25)17-0075-04
Research on the Promotion Path of Digital Technology Empowering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Yuzhu
Xin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Xinyang,Henan Province,464ooo China [Abstract] Thisarticleuses methods such asliterature reviewandfieldresearch methods to explore the relevant issues of digital technology empower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t examin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poses pathways to promote them.Th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digital techn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governance eficiency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ges,and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ies.However,there are currently problems such as low digital teaching literacy among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dependenceon digitaltechnologyapplications,insufficient investment indigita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sources,and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depth applicationofdigital technology.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the important empowering the value of digital technology and enhancing teachers' digital literacy;strengthening teachers'autonomyand initiative in teaching and viewing the valueof digital technology dialectically;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and implementing multi-measure coordination; and deepening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both depth and breadth to achievea deeper integr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and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Keywords] Digital technology;Digital empowerment;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colleges;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當下,新興數智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深刻影響著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202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育數字化是教育發展的重要突破口2;2024年1月,全國教育工作會議聚焦教育數字化新賽道建設[3]。在學校體育領域,數字技術成為推動體育現代化、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為高校體育教學方式變革帶來了機遇。在此背景下,該研究專注于數字技術賦能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深入剖析其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問題,并探尋切實可行的推進路徑。
1數字技術賦能高職院校體育教學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機理
1.1數字技術能夠提升體育教學治理效能
高校體育教學治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學質量,推動著教學高質量發展。學校體育教學工作涉及諸多主體,如教師、學生、學校。數字技術賦能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優化管理方式,以更有效的途徑推動體育教學質量提升。例如,對于學校管理部門而言,結合相關數字體育管理系統平臺,能夠更直觀地了解某一階段學校體育課的開展情況。同時,結合相關監測數據,管理部門能夠把握教學質量,為后續學校體育教學管理提供參考依據,從而不斷調整教學管理規章制度。
1.2數字技術能夠提升高校體育教學質量
對于高校體育教學數字化轉型而言,其核心在于將體育教學活動與當前的數字技術進行深度融合,以數字技術推動教學質量提升。數字技術能夠有效呈現體育教學中的內容要素,對相關數據進行匯總分析,更好地將其反饋給教師,以便教師調整教學方案,使其更契合教學需求。例如,對學生體育學習中的體能表現進行監測,能夠了解學生的體能水平,教師可根據學生體能數據特點開展更科學的體能訓練活動。
1.3數字技術促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
新時期,隨著數字技術的快速應用推進,體育教師作為體育教學主體,其自身教學能力也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提升。借助數字技術,教師能夠更有效地捕捉學生在體育課上的綜合運動表現,將其作為實施教學活動、制訂合理教學計劃的重要輔助。數字技術能夠為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提供多種途徑,主要體現在它能夠為教師教學活動提供有效信息決策,提高教師教學計劃的科學性。例如,智能可穿戴設備近年來應用較為廣泛,可有效應用于體育教學實踐[4]。
2數字技術賦能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存在的現實問題
2.1體育教師數字教學素養不高
數字素養涵蓋對數字技術的觀念認知、技術應用能力等多個方面。對于體育教師而言,較高的數字素養是高質量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基礎。然而,當前高校體育教師的數字素養普遍有待提升,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數字教學觀念滯后。當前,不少體育教師對數字技術浪潮的關注度較低,未充分認識到數字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賦能作用,不夠重視數字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在日常教學實踐中,他們仍主要依賴傳統教學方式,對數字技術的接受程度不高。
數字技術應用能力不足。在實際調研中發現,部分高校老教師在操作一些數字技術設備或軟件時存在困難,無法準確、熟練地運用。在教學實踐中遇到數字技術應用問題時缺乏相應的技術資源和專業人員的指導,這些教師難以獲得有效的解決辦法,導致數字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常態化應用難以實現。盡管數字技術在體育教學中具有很大的應用潛力,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們常常難以將教學需求與數字技術體系有效結合,應用難度較大。
2.2教師對數字技術應用存在教學依賴
隨著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眾多數字體育產品不斷涌現,并廣泛應用于高校體育教學的多個領域,如數字大屏、可穿戴運動手環、魔毯、自動發球機等。這些數字技術產品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推動了教學的順利實施。然而,數字技術在推動高校體育教學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過度依賴的問題。
從教師層面來看,部分教師在教學中讓學生大量使用數字產品,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學效率,但長期如此,容易導致教師教學依賴性增強,自身教學能動性降低,不利于教學能力的提升。例如,調研某高校網球課時發現,教師整節課讓學生大量使用智能輔助練習系統,缺乏針對性教學輔導,學生練習質量不高。從學生層面來看,過度使用數字技術產品會抑制學生的主動性學習思維,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淡化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過程,不利于體育課程思政的實施。
2.3數字體育教學資源投入較低
數字技術作為新質生產力,在賦能體育教學過程中,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至關重要。對于學校而言,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投人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數字技術的賦能成效,關系到體育教學質量能否得到實質性提升。由于受到諸多現實因素的制約,目前高職院校在數字資源投入方面存在不足,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于學生的學習需求。學校在資金配置上更傾向于其他方面,對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重視不夠。例如,智慧教學管理系統、智能可穿戴設備等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用廣泛,但因缺乏技術更新和維護保養,無法為教學實踐提供有效支持[5]
2.4數字技術應用深度有待提升
任何數字技術的應用,其核心價值均在于有效服務于教學實踐需求。數字技術能夠將體育教學中的隱性要素以數字化形式呈現,如學生體育學習過程中的生理指標數據等,從而幫助教師調整教學方案,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數據的獲取與分析應用作為數字技術的核心環節,需予以高度重視。
目前,教學實踐中存在數字技術應用深度不足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教師對數據分析的深度不夠。智能可穿戴設備可輔助教師調整訓練負荷強度,但部分教師對數據分析不夠深人,未能充分認識到數據背后所反映的學生體育學習實際情況。例如,在一定周期內,學生完成相同訓練內容后心率指標快速上升,這表明負荷強度過大、學生疲勞程度較深,此時教師應降低教學訓練負荷,調整學生狀態。
其二,技術應用深度不夠。以心率帶為例,目前其普遍應用于體能訓練中,用于監測學生心率以反映負荷強度。然而,其應用深度相對不足,應用場域較為單一,尚未涉及學生熱身管理、比賽監控等方面。
3數字技術賦能高職院校體育教學高質量發展路徑
3.1明確數字技術的重要賦能價值,提高教師數字素養
一方面,教師應增強主動學習意識,借助各類新媒體平臺學習數字技術以及數字體育發展的新趨勢、新動態,認識數字體育對體育教學的促進作用。例如,學習各類數字體育線上課程,了解相關技術應用原理[6]。另一方面,學校應組織開展各類數字教學實踐活動,如某高職院校定期舉辦數字教學公開課,體育教師共同聽課學習,這有助于體育教師更直觀地了解數字教學的開展方式,提升自身數字教學能力。
3.2強化教師教學的自主性與主動性,辯證看待數字技術價值
因地制宜,合理選用數字技術產品。數字技術并非萬能,也無法完全替代傳統教學方式。數字技術更多地扮演輔助角色,是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的工具。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合理選用數字技術,主動參與,而非用技術取代教師工作。例如,在技術教學前期,教師應親自示范動作,教會學生練習方法。當學生達到一定水平后,可借助移動多媒體、動作分析等設備,幫助學生了解動作細節。同時,并非所有教學內容都適合運用數字技術教學,教師需理性判斷7]。
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數字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師生原有的互動模式,教學過程中的人文關懷被工具思維弱化。因此,教師應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互動,積極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如幫助學生糾錯、傳授練習方法等,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增強對教師的認同感。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數字技術應用,培養學生的學習創造性。
3.3加大數字教學資源投入,實現多舉措協同發展
引入相關數字教學設備。目前,高校體育教學中廣泛應用的數字技術產品包括智能可穿戴設備、數字教學顯示屏、智能運動追蹤器、VR/AR、體育教學管理系統等。學校應優化體育部門資金分配比例,加大對數字教學基礎設施設備的采購力度,根據學校體育教學的實際需求進行采購。在采購相關數字教學基礎設施時,要注重全面性,結合體育教學的實際需求,因地制宜地引入。例如,若高校體育課程項目主要集中于球類項目,可根據球類項目教學需求,結合當前數字技術產品特點進行針對性采購。
加大教師培訓資金投人。學校應大力支持教師外出培訓、學習,以及開展校內數字教學培訓活動,為教師數字教學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例如,學??少徺I相關線上教學課程,以校本課程的形式供教師學習,提升教師數字教學能力。
建立相關管理制度。學校體育部門應制定數字教學管理規章制度,對學校體育教學數字資源投人、資金分配、采購流程等方面進行規范,確保數字教學發展有章可循。
3.4提高數字技術應用深度與廣度,推動數字教學深度融合
加強數據分析與應用。教師應重視對通過數字技術設備獲取的學生體育學習數據的分析,深入挖掘數據背后的意義[8]。對于體育學習而言,每一項數據都反映著學生的體育學習表現、生理數據等,對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優化教師教學方式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利用智能可穿戴設備實時監測學生體育學習中的心率、血壓、脈搏等重要生理數據,這些數據的變化往往能反映出教師教學計劃存在的問題,如訓練強度過大、負荷過高等。
注重數字技術應用廣度。例如,將相關數字技術應用于比賽中,可對學生比賽表現進行綜合評價,輔助教師進行比賽分析。在熱身活動中,借助數字技術設備,能夠評估學生熱身效果。教學過程涵蓋多個方面,教師應關注多元領域,不斷拓展數字技術的應用深度與廣度。
4結語
數字技術深度融入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是順應時代教育變革趨勢、推動體育教育創新發展的關鍵舉措。隨著數字技術的持續迭代升級,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必將迎來更多機遇。
期待教育部門、學校與教師形成合力,加大在數字教學資源建設、教師培訓等方面的投人力度,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為數字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深度應用筑牢根基。同時,鼓勵教師積極探索創新,挖掘數字技術在體育教學各環節的潛在價值,拓展其應用場景,使數字技術真正成為推動高職體育教學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在數字時代背景下開創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嶄新局面,進而培養出身心全面發展、適應時代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高宇航,葛士順,王占坤,等.數字賦能城市社區公共體育服務供給實踐困境與優化路徑[J]浙江體育科學,2024,46(1):13-18,72.
[2]謝丹.數字化轉型賦能體育教學范式創新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4,14(24):60-63.
[3]薛晨旭,柳慶.教育數字化轉型:我國學校體育發展的機遇、挑戰與路徑[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24,40(5):78-84.
[4]鐘秉樞,李楠.以數字化賦能體育與健康課程高質量發展[J].中小學數字化教學,2022(3):5-9.
[5]馬麗.教育數字化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數字化建設路徑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4,14(34):71-74.
[6]譚艷.數字化賦能體育教育發展的優勢、困境與路徑[J].運動精品,2024,43(8):64-66,71.
[7]李慶路,孫健.論高校體育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基本邏輯、面臨挑戰及應對方略[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24,23(8):52-60.
[8]白巖,杜熙茹.新時代背景下數字賦能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現存困境與優化路徑探究[C]//中國班迪協會,澳門體能協會,廣東省體能協會.第十三屆中國體能訓練科學大會論文集(上).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廣州體育學院,2024: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