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形勢下,縣域企業融資較難、融資成本較高、資金管理效率不高等問題,制約了縣域企業的快速發展,也影響了縣域經濟的整體競爭力。因此,政府與相關金融機構應不斷拓寬融資渠道、積極探索資金管理的新模式,以促進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新形勢下縣域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
面臨資金鏈斷裂風險當前縣域融資市場上,資金環境已從寬松狀態轉向緊縮態勢,縣域政府積極響應國家宏觀調控需求,陸續推出相關政策措施,縮減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嚴格規范縣域企業的融資活動,加速推進地方經濟的市場化轉型。在這種背景下,縣域企業面臨著一定的融資難度,傳統的銀行貸款、融資租賃模式的成本均呈現出增加趨勢。具體而言,縣域企業申請項目貸款、現金流貸款時,被要求企業自身的現金流能夠充分覆蓋貸款本息,并明確禁止與政府簽訂購買服務協議等做法,導致企業的融資渠道大幅減少。第一,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的融資項目面臨全面清理的局面,使得縣域企業缺乏足夠的閑置資金來償還既有貸款。第二,由于融資渠道的急劇收縮,企業難以獲得新的貸款支持,因而深陷資金鏈斷裂的嚴峻危機之中。
縣域企業還款壓力較大現階段,隨著縣域企業融資規模不斷擴大,企業的還款壓力成為了不容忽視的問題。當前,不少縣域企業融資活動呈現迅猛增長的勢頭,融資總額每年均以百億級的規模遞增,而企業面臨的還款高峰期集中在每年的年底與農歷春節前夕,這無疑加劇了企業資金流轉的緊張程度。
縣域企業資金融資成本較高當前,我國多個地區的銀行利用企業債務清理的契機,迅速提升了企業資金使用的成本。例如,A縣某企業的資金成本從基準貸款利率的20%以內,急劇上升到基準的50%。融資方式也經歷了明顯的變化,從傳統的銀行貸款逐漸轉向融資租賃等多種融資渠道,直接導致了資金成本的增加。
縣域企業融資渠道的創新分析
充分發揮縣域政府的作用在解決縣域企業融資過程中,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加速推動普惠性正規信貸市場的構建進程。首先,政府應積極敦促縣域金融機構緊密結合本地實際情況,不斷完善信用評級體系。為此,應全面深入了解縣域企業的獨特狀況,分析企業的經營模式、成長階段與行業特征,以此來作為調整貸款抵押要求的依據。其次,對固定資產相對較少但技術含量高的新興產業企業,應適當放寬對固定資產抵押的限制,轉而更加看重企業的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等無形資產的價值評估。再次,政府應制定相關政策與規范,引導縣域民間借貸市場逐步走向正規化。鼓勵金融機構勇于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抓住當前數字化轉型的契機,在保證風險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大力推廣互聯網融資模式;積極搭建線上融資平臺,為縣域企業與金融機構搭建起便捷的對接橋梁,大幅提升融資效率。
構建金融機構信貸風控體系為了有效應對風控,應革新縣域企業信用貸款體系,積極采用數字化風控手段。首先,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增強金融機構風險監測的敏銳度,并提升風險識別的應對速度。在此基礎上,應利用先進的算法模型,自動評估在預設限額內的信用貸款發放額度、降低壞賬率,從而有效控制風控成本。同時,在面對超額貸款、抵押物貸款與中長期借款等高風險信貸產品時,應引入人工信貸審批流程。其次,金融機構主動尋求與縣域企業的深度合作,以加速數字化轉型的步伐,從而更好地服務于縣域企業,確保更多有資金需求的縣域企業能夠受益。再次,金融機構應與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等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搭建縣域企業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降低因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融資成本,從而為縣域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持。
完善縣域企業抵押擔保體系為完善縣域企業的抵押擔保體系,要充分利用政策性擔保優化現有的擔保機制,從而為縣域企業提供便捷的融資服務。首先,政府應設立專項基金,成立政策性擔保機構,專門為存在資金需求的縣域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擔保金融機構在運作過程中,要基于科學的財政預算進行測算,并引入市場化機制,在提供擔保時進行合理審核。同時,要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其中,積極推動設立多樣化的信貸擔保機構。例如,與本地金融擔保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引導當地金融擔保機構積極參與。擔保機構提供信用擔保服務,為縣域企業在貸款過程中增加信用支持,以降低貸款風險,從而提高縣域企業的還貸成功率。其次,為支持金融擔保機構的發展,促進金融擔保機構更好地服務于縣域企業,應對金融擔保機構因擔保業務而產生的損失給予適當的政策優惠,助力其打破縣域企業的融資瓶頸,改變當前因抵押物不足而導致縣域企業借款難等問題。再次,可采取財政資金注入、稅收減免等方式支持信貸擔保機構的發展,加強對信貸擔保機構的監管,促進信貸擔保機構的合規運營,確保其為縣域企業提供穩健的擔保服務。
在政府參與之下降低融資成本為了降低縣域企業的融資成本,應鼓勵縣域企業合理搭配不同融資方式。首先,可適當增加股權融資比例,減少對高成本債務融資的依賴,從而降低整體融資成本。其次,應加強縣域企業的信用體系建設,提高信用評級,促進企業以更低的成本獲得銀行貸款與其他融資。同時,企業自身應注重財務管理,保持良好的信用記錄,積極與信用評級機構溝通,從而爭取獲得更高的信用等級。再次,政府應加強與銀行及縣域企業的合作,搭建融資對接平臺、推動銀企互信,為優質企業提供更加優惠的融資條件。
新形勢下縣域企業融資面臨一定困難,為此企業應不斷創新融資渠道,并在實踐中提升資金管理水平,以有效應對融資挑戰。同時,政府應充分發揮引導作用,不斷改善縣域企業的融資環境,推動普惠性正規信貸市場的構建、規范民間借貸市場、加大對縣域企業的宣傳力度、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從而提高融資效率。
作者單位:霍山縣投資創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