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內幾家巨頭企業不時掀起“外賣大戰”時,海外一家外賣公司正悄然崛起,在全球范圍內瘋狂攻城略地。
這家公司叫“熊貓外賣”,英文名Hungry Panda,直譯為“饑餓的熊貓”。創始人劉科路,是個在英國念書的安徽小伙。他借鑒國內外賣行業成熟的技術經驗,與國外市場結合,讓熊貓外賣快速崛起。如今不僅占據著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95%的華人外賣市場,還挺進北美、日韓等地,每天有超過10萬華人點開他的APP下單。
為了干外賣,暫停學業
劉科路是安徽阜陽人,出生于1995年,家里兄弟姐妹4個,他是最小的一個。他本科就讀于寧波諾丁漢大學計算機系,拿過專業第一的獎學金。他去邊遠地區支教過,還曾組織過一個公益團隊,幫助刑滿釋放人員找工作。
劉科路第一次做外賣,是在大學的時候,那時國內外賣行業剛剛起步,美團和餓了么兩家公司還沒有進入寧波。周圍很多學生吃膩了學校食堂的飯菜,劉科路便聯合幾個同學,把學校周邊各個飯館的菜單整理成冊,在校園內分發,有人點餐他們就送餐。
生意很好,那時他已隱隱覺察到外賣市場的潛力,只是沒等把這個想法落地,他就去英國讀研了。
劉科路到英國后,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攻讀碩士。雖然身在名校,但劉科路并沒有把心思完全撲在學業上。此前的送餐經歷,讓他對外賣行業有著極高的敏銳度,他很快注意到了當地外賣市場的“痛點”。
他發現,英國主流的外賣平臺上,中餐供給率很低,還不到5%。并且,外賣頁面全是英文且沒有菜品照片,用起來很不方便。華人想吃外賣,很多時候只能給餐館打電話訂餐,等餐過程漫長且看不到定位,體驗感極差。于是,劉科路開始琢磨,要做一個專門服務于海外華人的中餐外賣平臺,填補這一市場空缺。
他是個行動派,說干就干,馬上聯系了幾個中國留學生,聚在諾丁漢市一間狹小的出租屋內,開啟了創業之旅。2017年初,熊貓外賣正式成立。
創業過程并不順利,劉科路在英國人生地不熟,連注冊公司都成問題,所幸諾丁漢大學孵化園給他提供了支持、培訓、法律指導等,幫他渡過了初期的難關。
他的團隊成員大多是計算機專業的高才生,軟件和網站都是他們自己設計搭建的。平臺上線首日,他們一共投入7名騎手,但最終只收獲6單。為了說服更多商家入駐,劉科路帶領團隊跑遍了諾丁漢所有的中餐館,向老板們介紹熊貓外賣的優勢,以及能給商家帶來哪些利好。最長的一次,他們在一家餐館連續談了14個小時,從配送流程談到宣傳推廣,又從菜單優化談到售后保障,耐心解答商家的所有疑問。
花了半年時間,當地100多家中餐館先后入駐熊貓外賣。不過,讓他們始料未及的是,訂單并沒有想象得多,日均200~300單,算下來每天反而虧損200多英鎊。
又累又虧錢,有幾個同學堅持不住,回去讀書了。劉科路則選擇繼續“死磕”,再三權衡后,他向學校申請了延期畢業?!拔乙埠芙箲]。事情已經走到這一步,對我來說,熊貓外賣必須從一個興趣轉成一份事業,它一定要成?!?/p>
新生助力,“熊貓”崛起
轉機出現在秋季的新生開學季。大批中國留學新生漂洋過海來到英國,他們初來乍到,對當地生活不熟悉,更吃不慣異國他鄉的飯。劉科路及時捕捉到這一市場需求,他帶領熊貓外賣,聯合30多所大學的中國學聯,推出“新生禮包計劃”——在校園里大量發放中餐優惠券,積極在新生群、論壇等線上渠道發布推廣信息,廣泛吸引新生關注。
這套精準營銷的效果非常顯著,熊貓外賣的日訂單量急劇飆升,從之前的每天200多單,一躍至每天2000多單,增速近1000%。業務范圍也從諾丁漢擴展到周邊的伯明翰、萊斯特等城市。學生們打開熊貓外賣APP,能夠很輕松地從附近的中餐館點餐,不僅操作界面是熟悉的中文,還能用微信、支付寶付款,滿滿的中國味兒。
到年底的時候,熊貓外賣在營收上實現了收支平衡,逐漸在英國市場站穩了腳跟。劉科路信心倍增,同時他也意識到,熊貓外賣要想實現大規模發展,各方面都需要錢,得盡快融資。
2018年初,劉科路拿到了83North和Felix Capital一筆5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4400萬元)的投資。這無疑是一筆巨款,給初創的熊貓外賣注入強大的動力,同時也吸引了更多資本的關注。
手握巨資,劉科路不再束手束腳,開始朝著整個英國擴張。到2019年底,熊貓外賣已基本覆蓋全英。此后,劉科路帶領熊貓外賣先后進入法國、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等10個國家100多座城市。
在北美,他用4年時間,占據了美國華人外賣市場60%的份額,成為行業第一。在大洋洲,他并購了澳大利亞本土中餐外賣平臺EASI,以及新西蘭最大的華人生活服務交易平臺“掌上新西蘭”,拿下了澳、新95%的市場份額。
至此,熊貓外賣全球合作商家超過10萬家,年交易額破10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的海外中餐外賣平臺。出色的市場表現,讓熊貓外賣成了資本的寵兒,先后完成4輪共計2.75億美元融資。
把國內經驗與當地市場融合
熊貓外賣的快速發展,一定程度上借鑒了國內外賣行業的經驗。
劉科路曾坦言:海外本地生活服務行業整體落后中國約5年,那些在國內外賣平臺驗證過的經驗,有50%適用于海外,可以加快熊貓外賣在全球的發展進程。
把國內跑通的模式搬到國外并進行本地化改良,這種方法讓劉科路少走了不少彎路。比如騎手分級制度,好評率高的騎手會優先接大單;而天氣派單系統,則會在每次下雨時自動加價,對騎手進行一定程度的激勵;還有AI路徑規劃,能實時綜合路況信息、訂單密度等,為騎手安排最優路線,效率提升30%以上。以紐約曼哈頓為例,熊貓外賣的配送費比當地的UberEats低33%,但30分鐘送達率高達92%。
當然,國內的打法也并非全都適用。
劉科路曾把國內用戶熟悉的“砍一刀”復制到海外,但效果并不理想?!耙驗樾茇埻赓u的很多用戶是移民二代和留學生群體,消費能力相對較高,不愿在這些方面花費太多的心思,能快捷下單、及時送達,就足夠了。”
不能復制的還有對騎手的管理。在國內,平臺基于算法評判騎手優劣,如果騎手評價不好,可能會拿不到單甚至被鎖賬號。但這一套在海外完全行不通,尤其是在美國和澳洲,傾向于保護零工經濟從業者(即通過互聯網平臺承接短期任務的勞動者),算法評價下的優劣不足以作為理由封鎖騎手賬號。
熊貓外賣擁有騎手8萬余名,且基本都是眾包,在全球管理起來并不容易,這也是熊貓外賣面臨的挑戰。為了提升騎手黏性,熊貓外賣會給騎手額外激勵,并根據騎手的工作時長和訂單數量,提供階梯式補貼,促進騎手堅守崗位。
“華人消費集中的區域,熊貓騎手的月均收入大約能有4500~5000美元?!边@一收入水平高于同行,劉科路對此非常欣慰。
推動中餐國際化
作為一個帶著中國血脈的商業平臺,熊貓外賣在滿足海外華人味蕾的同時,也在積極推動中餐的國際化。
過去,許多外國人對中餐的印象是重油重鹽且包裝簡陋。為了改變這一刻板印象,更好地推廣中餐,劉科路繪制“世界味覺地圖”,聯合全球各地的中餐館,對菜品進行針對性改良,以適應不同國家地區消費者的口味。
在美國得州,當地人普遍對糖比較敏感。劉科路與當地中餐館研究開發了低糖版的宮保雞丁,在保證主食材和傳統風味的情況下,加入當地特色香料。這一變化效果顯著,改良版的宮保雞丁復購率提高了45%。
在法國巴黎,劉科路聯合當地中餐館,推出“法式蝸牛麻辣燙”。該菜品將中國麻辣燙與法國傳統美食蝸牛相結合,獨特的口味吸引了大量當地消費者,成為單店月銷量破萬份的超級爆款。
劉科路的這些舉措,為中餐在海外的推廣開辟了新的路徑,他說:“以前我總覺得‘愿景’這個詞很虛,但我現在越來越意識到它的價值所在。帶領中餐走向世界,這就是我的愿景?!?/p>
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中國駐外使館向留學生發放防疫健康包,然而特殊時期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成了困擾人們的難題。劉科路得知情況后自告奮勇,通過熊貓外賣,將6萬多個健康包及時送到數量龐大且分散的學子們手中?!拔蚁M梦业钠脚_,讓更多海外華人不僅享受到地道的家鄉味,也能感受到家鄉的親情?!?/p>
熊貓外賣覆蓋著全球四大洲100多座城市,為了掌握各區域的運營狀態,劉科路成了國際航班上的常客,繁忙的工作占去了他大量的時間,直到現在他仍然沒有讀完研究生。對于學業,劉科路沒有將思維局限在傳統的認知框架內,他認為書隨時都可以回去讀,但有些機遇和事情一旦錯過,就很難再追得回來了。
長期以來,中餐創業者在海外屬于被忽略的群體,大多數中餐館由于語言、文化等障礙,沒有入駐任何平臺。而熊貓外賣將他們整合起來,擰成一股繩,形成了更加堅定的中餐文化力量。
劉科路的目標是,能夠培養10萬家年銷售額100萬美元以上的中餐廳。這對于熊貓外賣而言,意味著年交易額要達到千億美元級別。雖然目前距這一目標尚遠,但劉科路充滿信心,“那個時候,基本上就可以定義為把中餐帶向世界了。”
摘自“最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