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職教育中,音樂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能夠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藝術修養,還能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并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中職教育逐漸將職業素養教育納入教學目標,旨在為社會輸送高素質、高技能、高水平的人才。音樂課程作為中職院校中最重要的學科之一,在培養學生職業素養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音樂課程與職業素養培養二者之間相互關聯、相互影響,只有將兩者有效融合起來,才能更好地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中職院校音樂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職業素養培養滲透到音樂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同時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教師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法,通過情景模擬的方式,將職業素養培養與音樂教育相融合,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音樂帶來的魅力。例如,在講到《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將教室布置成一個有小家的樣子,把自己當成其中的一員,進行角色扮演。教師可以扮演媽媽,用溫柔的語氣對學生說:“孩子,你知道媽媽以前是做什么工作嗎?”在學生回答不出問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象一下媽媽現在的生活狀態,當學生回答出自己媽媽做什么工作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模擬角色扮演,讓學生體會到歌曲所表達的情感。
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可以開展一些班級合唱比賽,讓學生在比賽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從而對音樂產生興趣。還可以開展一些音樂講座,讓學生了解音樂發展的歷史、音樂家的故事等,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好每一節音樂課,不僅要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還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知識、提升能力、豐富閱歷。
德育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首先,教師要通過音樂教學,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意識,讓學生從心底里熱愛祖國,把個人理想與國家和民族緊密結合起來。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學生能夠全面認識人生價值。總之,在中職音樂教學過程中融入德育內容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音樂教學與職業素養培養的融合。
中職音樂課程與職業素養培養的融合路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音樂魅力;二是在課堂教學中增加音樂知識;三是借助信息技術,讓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四是進行實踐活動,讓學生在音樂實踐中提升職業素養;五是組織學生開展各種音樂活動,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感受藝術魅力。
中職學校作為培養中職學生職業素養的主要場所,應該積極轉變傳統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校可以通過引進高水平教師、對課程進行改革、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音樂學習環境等途徑來提升中職院校音樂教育的質量。在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多種途徑來引導學生熱愛音樂、學習音樂、感受音樂,提升他們的職業素養,使其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人。通過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提高中職院校音樂教育質量,從而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中職要培養出綜合素質高、專業能力強的技能型人才,以滿足社會的需要。音樂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技術,在中職音樂教育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以幫助學生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更好地適應社會。本文提出了音樂課程與職業素養培養有效融合的方法和路徑,旨在幫助中職院校培養出更加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讓學生在未來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單位:利川市民族中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