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教育強國是黨中央圍繞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這一任務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的新要求,這為新征程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向指引。基于教育強國背景,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是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內涵式發展的實踐回應,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立足教育強國建設新征程,應積極借鑒既有的育人經驗,反思推進過程中的現實境遇,對系統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路具有重要意義。
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黨和國家從全局視野進行謀劃和部署,從而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成效,培養強國建設的生力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系統觀念,先后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三全育人”的理念、“‘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的要求和“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目標。在建設教育強國的新征程上,要堅持系統觀念推動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高質量發展。
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主要包括小學和中學階段的義務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相關學校單位,同時涉及到學校內部的團委、學工、教務等相關職能部門。為了有效平衡和協調各部門的職責分工,應當建立“黨委統一領導、各部門各方面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從而推動政策的有效落地,更好推動黨、團、隊的一體化建設。
大中小學不同學段有不同學段的特殊學情,每個學段之間也是層層遞進的。從義務教育階段到初等教育階段再到高等教育階段,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是通過學習教育不斷深化、升華的過程。因此,應當清晰定位大中小學各學段的培養目標,遵循“橫向銜接、縱向貫通、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開展學情研判和學理分析同時加強“家校社”的密切聯系。
要嚴格按照“三全育人”“十大育人體系”中的要求,教育主管部門要制定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的長效制度,各級學校組織依據制度制定符合本單位的實施細則,切實發揮政策和制度的導向作用,形成“領導與指導、反饋和調整、評價和重塑”的一體化管理體制。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這一戰略部署為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提出了新的育人使命和價值引領,從而推動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質”的提升,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育初心。
就目前階段來看,我國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未形成一體化的發展格局,存在各學段各自為戰、互相分離的境況。一方面,應該通過統籌安排各學段之間的幫扶合作,實施“層次性、螺旋式”的小學、中學、大學的縱向連貫教育;另一方面,還要在橫向育人方面協同推進,深挖育人要素和載體,加強“家校社”的協同發力,推動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逐步完善。
人的全面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層級遞進和梯級上升的積累過程。構建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的教學內容和教材編排,要從各年齡學生的品德發展和情感認知入手,研究選擇適合學生身心成長規律的知識架構和教育體系,依托“主陣地”“主渠道”的先后層級、循序漸進依次設定教學環節,實現滴灌式的全域育人。
各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是否合理、方法是否得當、成效是否顯著,這都有賴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評估和評價,通過建立健全大中小學思政教育“評估—反饋—調整”的動態評價反饋機制,切實洞察學生的內心需求,做到對學生的清晰定位。另外,還可以通過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各參與主體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等方法,進行雙向或多維評價,使評價結果更為真實可靠,推進協同機制的整合與構建。
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是以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為基礎,是一次目的更明確、計劃更嚴密、組織更有力的重大創新實踐,內在蘊含著更廣闊的教育視野和更高的發展要求。因此,應從多要素視域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教育資源的合理布局和優化配置。
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的著力點在于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這是推進其內涵式發展的關鍵一環。要堅持“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行,打通思政課老師和專業課老師間的界限隔閡,充分挖掘各學科中的思政元素,實現與思政課程與其他學科間的交叉融合,為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提供學科和人才支撐。
大中小學應建立起一體化的“互助聯盟”,弘揚“傳幫帶”的傳統,將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故事型話語體系、高中階段的知識儲備型體系與高等教育階段的應用實踐型體系有機聯系起來,充分發揮各階段的獨特優勢,搭建起“共建、共學、共育”的實踐平臺,通過定期舉辦學術研討、學術論壇、教學科研競賽和視頻微課等活動,實現教師和學生雙向互促、共同成長。
當前,基于大數據、云計算、元宇宙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Deepseek、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的升級迭代,使得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和渠道更加多樣,催生新的教育模式的建構,也推動著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的轉型和變革。因此,應把握和搭載數字技術的顯著優勢為思想政治教育賦能,進一步打破地域之間、時空之間的界限,更好滿足師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實現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
總之,新時代新征程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要深刻把握當前面臨的新發展形勢,善于反思現實境遇,借力數字技術的發展勢頭,不斷構筑起具有強大思政引領力的一體化建設場域,推動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高質量發展,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提供學理性支撐和實踐性依托。
(作者單位:1.桂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西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