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空經濟對于形成新質生產力、助力現代化河南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我省在低空經濟發展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通用航空載體平臺初步搭建,鄭州、安陽是首批國家通航產業綜合示范區。低空制造產業鏈初具規模,三和航空、安陽全豐等 5 家企業是全國通航企業 100強,無人機整機研發、制造、飛控、電池、發動機等產業鏈完善。基礎配套平臺有序完善,擁有藍天實驗室等 14 家創新平臺及科研機構,無人機質量檢驗中心參數認證實現民用無人機領域全覆蓋,飛行培訓、航空運動和農林作業應用場景平臺逐步拓展。但對比先進地區,我省低空經濟還存在諸如空域劃設系統平臺滯后、低空監管與飛行服務保障體系仍未建立、低空商用平臺開發力度不夠、低空制造尤其是全產業鏈協同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
為此,建議:
(一)充分發揮河南通航優勢,打造“通用航空 + 無人機”低空經濟示范平臺。以安陽和鄭州上街通用航空多年的積累成果為基石,構建以“5G+ 北斗 + 低軌衛星”等技術為支撐的智能融合系統,圍繞“通用航空、無人機、低空產業三位一體”發展戰略,打造以通用航空為引領、無人機為主的低空經濟發展安陽模式示范。發揮鄭州、洛陽中央駐豫單位和國有企業科技創新資源優勢,在無人機材料、技術、工藝等方面聯動融合發展。
(二)發揮航空經濟優勢,打造“臨空經濟 + 低空經濟 + 高鐵”的雙空一鐵數智化聯運平臺。以“低空聯動,空軌融合”為切入點,在航空港區試點布局垂直起降點,打造全過程無人機物流配送管理、服務、運營的管控服務及運營平臺。布局“高鐵航空港站—機場”及鄭、汴、許三市城際無人機物流試驗線,探索聯運服務示范。
(三)統籌發展與安全,搭建特色聯合審批監管和智慧化空管平臺。積極打造城市低空飛行數據平臺,夯實城市低空數字智聯網絡數據底座。率先完善安陽智能網聯無人機監管及應用平臺功能。考慮在鄭州登封和沿黃河區規劃試飛低空園區,成立低空體系場景驗證重點實驗室。
(四)加快以無人機為主的低空技術協同創新平臺建設。提升藍天實驗室創新平臺能級,以警航融合、“河南造”大載重無人機研發為重點,豐富產品譜系、提升產業配套能力。申建工信部低空制造業中試平臺。積極籌建省級低空經濟技術轉讓平臺,為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五)推動低空應用平臺創新。搭建“政府采購低空公共服務平臺”,深化拓展醫療救護、消防救援、交通治理、城市管理等低空應用場景。重點開發低空旅游和農林植保等多元消費場景平臺。構建“低空經濟 + 鄉村振興”示范,探索低空經濟與鄉村振興的融合發展模式。
(六)加快建設公共服務與融資平臺。積極建設包含產業規劃展廳、飛行器展廳的河南低空經濟產業公共服務中心。加快建設低空經濟融資和保險服務平臺。引導航空器融資租賃公司集聚發展。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通用機場,孵化、轉化低空經濟潛力項目。
(七)發揮開放招商平臺的帶動作用。積極建設“引進來”招商平臺,瞄準無人機及 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知名企業,實施精準產業集群招商。支持“走出去”,支持龍頭企業在北京、廣州、深圳等發達地區設立“科創飛地”,營造民企敢闖、國企敢干、外企敢投的氛圍。
(八)積極構建產教融合人才培養平臺體系。在省內高校設立產學研一體化的低空經濟產業學院,打通“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三鏈融合發展的堵點,為河南低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人才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