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從大購物袋里翻出灰色睡衣,剪掉標簽,放進洗衣機里。洗衣機開始工作后,她開始把書架一層一層擦干凈。一伸手,手腕處露出一串灰色香灰瓷手串。她轉過身,把戴著手串的手對著陽臺。日光下,手串呈現出淺淺的紫色光暈。挺好看的,就當飾品戴吧。她想。一年前她咬牙買下了這處房子一一個老國企的宿舍。房子是老了點,勝在居民人員簡單,地段好。在小地方,一套這樣的房子價格尚能接受。如果再大一點或者再新一點,她就買不起了。這里離她父母家近,過條馬路便到。孩子還小,免不了要父母幫忙照顧
這套房子只有兩個房間。次臥放了一張書桌、一個衣柜、一張沙發床和一臺電視,用來寫寫畫畫、看電影追劇。主臥放了一大一小兩張床,小床帶滑梯,帶過家家的小賣部套件,帶攀爬架。小床的價格是大床的四倍
房子雖小,但她裝修得很用心。客廳設計成了一個開放式書房,滿墻做了鋼質書架。她花了半個月才把自己的書從父母家搬過來。她喜歡的東西和一些傳統的文字有關,這讓她掙不到太多的錢,但尚能糊口。她曾在父母的別墅里布置過一個豪華的書房。那是一個朝南的大開間,四周靠著墻壁放滿了烏金木書架,中間放了一張烏金木大書桌。她花了很多天,按照古今中外的順序,把書整理進那些烏金木格子里。然而那些書在暖氣的烘烤下發生了一些變化。它們先是在書架上呈傾斜的姿勢,后來發黃、落灰、變脆。路過書柜的人,有的會抽幾本下來看,看完也沒有放回原位。久而久之,書被打亂了。家里的書還在不停增多,打掃衛生的人會定期收拾一擇送去書房,隨意地往書架上一放。不是站著放,而是橫著放,讓那些書一本疊一本躺在那里。她的孩子出生后,父母的房子住成了四世同堂。家里的東西更是成堆成堆地增多,總有人來來去去、指指點點,書房再也不能當書房用了。而她和她的孩子,早就應該屬于另一個小家庭,早就應該有一個自己的家了。
可是她要上班,孩子還沒上學。就算她下班了,一個人帶孩子也實在困難。工作日里他們還是要住在父母家。這套小房子不過是父母那套大房子的補充,是一個外掛書房加游戲空間。她為孩子布置了一面黑板墻、一張游戲桌,地上鋪滿了小車軌道,好像要盡可能在有限的空間里彌補孩子一些什么,其實也是彌補自己一些什么。這是她和孩子的私人空間,是盡情體會和享受小家庭的愛的地方。他們都很喜歡這里。
她在書架上點綴了一些相框,都是合影。她把相框也擦了一遍,孩子對著鏡頭笑得燦爛,現在他已經比照片上長大不少
家里全部打掃完以后,她開始把大購物袋里的東西繼續往外拿。刷牙杯、牙刷、毛巾、拖鞋、浴巾…不急用的再在網上慢慢買吧。洗衣機正在烘干衣服,她看了一眼時間,拿上車鑰匙出門。
一周前他跟她說,拿到了這個城市一家企業的入職通知,如果確定回來,下周就能上崗
她很吃驚,他之前什么都沒告訴她,連回來面試的事都沒跟她說。
“拿到人職通知再告訴你也不遲嘛。”他說。
‘你早說啊,我們至少買一套三室的房子呀!\"她說。
她在開車時,又露出了那條香灰瓷手串。那時候他們還沒有孩子,她去省城找他,路過一個寺廟,旁邊的人說,這里求事業最為靈驗。她領了香,默默許愿:“讓我和他一起留在這里。\"那時候他們走在那座城市的街道上,燈光亮起,人群中傳來不算陌生的方言,他們也燃起過一些把那里變成家的幻想
她接上他,他一路默默無言。從省城回到這個三四線小城,從國企到私企,跨一個大行業,放棄前公司開出的不錯的條件,告別奮斗了八年的領域告訴她以后,他也不再隱藏自己的糾結。糾結到最后一刻,他依然選擇回來。
他從省城回來了,他們和那里要說還有什么瓜葛,也就是那套房子了。結婚幾年后,他們用所有的積蓄加上大額貸款在省城買了一套房。一樣裝修得很用心:木地板、大浴缸、滿墻書架、智能家電、孩子房間帶彩色帷幔的窗簾。現在這套房只能看著它閑置、折舊、貶值。租得太便宜,他們舍不得。
進了門,岳父、岳母帶著孩子已經等在這里了。孩子正趴在地上玩小汽車。他把行李放在地上,發現占了這個房子不少空間。他看見了書架上的照片,都是合影。孩子已經長大了不少。廚房里站著兩個人,腰上各自系著一條圍裙。他也走過去看有什么可以幫忙。這套小房子要開始承擔柴米油鹽的重任了。
選自《山西文學》202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