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科技奔涌的浪潮與青少年求知探索的欲望熱烈相撞,如何幫助青少年在這場技術革命中找準方向、乘風破浪?全國政協委員、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黨委書記王篤波說:“為了更好應對人工智能發展的趨勢,我所在的學校已經開始對教師進行全面培訓,學生通識課程也正在準備中。”
從教育的角度來看,人工智能的合理應用在推進因材施教、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解決教育難題、支持終身學習以及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等方面展現出顯著優勢。
在王篤波看來,針對人工智能這一領域,應將相關課程融入各學校和專業,不僅要開設關于人工智能本身的開發和應用課程,同時也需要探討人工智能如何改變不同專業領域的內容。這兩方面的課程設置將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人工智能的應用及其對各行業的深遠影響。
同時,王篤波也表達了擔憂:“人工智能的不當使用可能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例如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價值觀與道德倫理的挑戰、隱私保護問題、學術誠信的威脅,以及偏見與歧視等。”
“近年來,新一代人工智能不斷躍遷,人工智能博弈已經白熱化,給我們帶來了更大挑戰。其中,既有技術產業支撐,也有標準制度支撐,更有話語權的問題。”王篤波對此建議,面對人工智能發展對青少年成長信息環境的深刻改變,應當加快促進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積極開展倫理規制與治理研究,確保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能夠在符合倫理和安全規范的框架內進行,讓人工智能向善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