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76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5)05-0263-03
森林火災會對生態環境、人類生命財產安全以及經濟社會造成巨大影響[1-2]。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加劇,森林火災的頻率和強度呈現上升趨勢[3-4]。對森林火險氣象風險進行準確預測,對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和應急響應策略至關重要。森林火災的發生與氣象條件密切相關。
此外,地形、植被類型和人類活動等非氣象因素也會對火險等級產生影響[5-9]。準確預測火險等級,不僅能夠為森林火災的預防和撲救提供科學依據,還對維護生態平衡、促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國外研究主要集中在火災發生概率模型、火災行為模擬和火災風險評估等方面[10。國內研究則側重于火災氣象條件的定量分析和火災風險區劃[1-13]。盡管研究取得了一定進展,但現有研究仍存在模型泛化能力不足、數據更新滯后和預測精度不高等問題。
1研究區概況與數據來源
1.1 研究區概況
貴陽地處云貴高原東部的黔中山原地帶,地勢自西南向東北逐漸升高,海拔 800-2200m 貴陽屬于亞熱帶濕潤氣候,夏季雨水充沛,冬季相對較干燥。年均氣溫16°C 左右,年降水量約為 1200mm 貴州森林覆蓋率高達60% ,該地區在森林火災防控方面面臨較大壓力(圖1)。
1.2 數據來源
氣象觀測數據來源于貴州省氣象信息中心,主要包含日最高氣溫、日最低氣溫、日降水量、日最小相對濕度、日最大風速。預報數據來源于貴陽市氣象臺,火災樣本數據來源于FIRMS(FireInformationforResoutceManagement System)。
2研究方法研究,預報模型的建立
區域氣候環境狀態是森林火災發生的根本因素[14-15]。一般火險預報模型僅考慮氣象條件對森林火險發生的影響,但由于貴陽地處山區,局部地區氣候差異較大,極易造成誤報或漏報,故將坡度加入模型中。利用2013—2022年貴陽市67個遙感森林火災樣本和氣象觀測數據、坡度數據,建立了森林火險綜合預測模型 U ,計算公式如下:



式 (1)~ 式(3中, U 為森林火險氣象綜合指數;Um(a) 為森林火險氣象監測指數; Uf(b) 為森林火險氣象預報指數; Im(V) 為觀測數據中日最大風速V對應的森林火險天氣指數; Im(T) 為觀測數據中日最高氣溫T對應的森林火險天氣指數; Im(RH) 為觀測數據中日最小相對濕度RH對應的森林火險天氣指數; Im(ΔT) 為觀測數據中溫度日較差 Δ T對應的森林火險天氣指數; Im(m) 為觀測數據中降水量及其后連續無降水日數 m 對應的森林火險天氣指數, If(V) /
為預報數據中各氣象要素對應的森林火險天氣指數,函數取值同觀測數據對應的森林火險天氣指數。 Ca 為坡度系數,計算公式如下:

式(4)式(5)中, Ca 的取值參考《森林火險氣象等級》國家標準(QX/T77—2007)的其他因子火情貢獻度計算方法。i為各區間因子之和(如地形中坡度的分類級別; Pi 反映該區間的火情嚴重程度; Pmin 為各區間內 Pi 最小值。式(5)中, Fi 為各區間火災出現次數歷史平均值; Yi 為各因子區間內火災出現日數。火險模型中氣象因子函數值、坡度及其系數見表1。

3數據處理與分析
3.1 火險氣象風險等級的劃分
依靠經驗劃分森林火險等級存在較強主觀性,自然斷點分級法具有定量、客觀、科學等優勢。森林火險一般劃分為5個級別,三級以上(包括三級)容易發生森林火災。針對2013—2022年貴陽67個森林火災樣本,閾值范圍確定為46\~128,將各火點當天的森林火險氣象預報指數導入ArcMap軟件,并運用自然斷點法將樣本火險指數分為三級,即第三、第四和第五級森林火險。當火災樣本森林火險預報指數 U 為46時,即為第一、第二級森林火險分界(表2)。

3.2貴陽市森林火點的發生特點
根據2013—2022年森林火點統計(圖2)顯示,貴陽在1一4月容易發生森林火災,5月之后森林火災發生次數相對較少。這可能是因為貴陽在冬春時期降水量較少、空氣相對干燥,加之受人類活動(如焚燒秸稈、祭祀等)影響,容易發生火災。

3.3森林火險監測預報模型與森林火險綜合預報模型對比
當考慮只用森林火險監測預報模型 Um 預報火險等級時,10年中森林火險為三級以上天數占比 25.66% 四級以上天數占比 2.19% ,五級以上天數占比為 0% 而森林火險綜合預報模型 U 在10年中三級以上天數占比 50.49% ,四級以上天數占比 6.19% ,五級以上天數占比 0.22% (表3)。此外 Um 的森林火險預報相對保守,而 U 則體現出應報盡報,降低漏報的概率。

為驗證2種模式的預報效果,用森林火險監測預 報模型 Um 與森林火險綜合預報模型 U 對2023年1月13日貴陽市森林火險氣象風險等級進行預報(圖3)。結果發現, Um 預報的高森林火險范圍過大,而 U 預報的高森林火險范圍較為符合實際,故 U 對貴陽本地的預報更具有參考價值。

4結論
(1)貴陽市2013一2022年火點分布情況顯示,貴陽市息烽縣、清鎮市、貴安新區、花溪區發生火災次數較多,中部城區一帶發生火災次數少。
(2)貴陽火災易在冬季和春季發生,因為貴陽冬春時期降水量較少、空氣相對干燥,加之受到人類活動(如焚燒秸稈、祭祀)影響,容易發生火災。
(3)森林火險氣象綜合指數 U 比森林火險氣象監測指數 Um 更符合貴陽本地森林火情,更適合業務應用。
參考文獻
[1]胡海清,羅碧珍,羅斯生,等.林火干擾對森林生態系統碳庫的影響研究進展[J].林業科學,2020,56(4):160-169
[2]李春梅,孟慶祥,崔衛紅.基于WRF模式研究動態風場對林火蔓延預測的影響:以西昌\"3·30”森林火災為例[J]科學技術與工程,2023,23(11):4579-4585.
[3]吳恒,朱麗艷,劉智軍,等.中國森林火災發生規律及預測模型研究[J].世界林業研究,2018,31(5):64-70.
[4]楊光,舒立福,邸雪穎.氣候變化影響下大興安嶺地區21世紀森林火險等級變化預測[J].應用生態學報,2012.23(12):3236-3242.
[5]肖金香,彭家武,袁平成,等.廬山森林火災的環境因素分析及對策[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1999(4):592-596.
[6]巨文珍,韓斐揚,彭泊林,等.廣西林火發生動態及氣象影響因素研究[J].森林工程,2024,40(2):77-84.
[7]王澳,王成虎,高桂云,等.2000—2022年我國林火主要致災因素及撲救傷亡原因分析[J].林草資源研究,2024(1):1-7.
[8]王明玉,舒立福,田曉瑞,等.林火在空間上的波動性及其對全球變化的響應(I)[J].火災科學,2003(3):165-170.
[9]金森,胡海清.黑龍江省林火規律研究I:林火時空動態與分布[J].林業科學,2002(1):88-94.
[10]信曉穎,江洪,周國模,等.加拿大森林火險氣候指數系統(FWI)的原理及應用[J].浙江農林大學學報,2011,28(2):314-318.
[11]張貴,劉峰,楊志高.基于RS和GIS的廣州市森林火險區劃研究[J].中南林學院學報,2003(4):62-65.
[12]黃作維,劉峰.基于GIS和RS的森林火險預測研究[J].西北林學院學報,2007(2):115-118,137.
[13]甄貞,趙穎慧,李鳳日.基于GIS森林火險等級預報系統數據處理技術[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09,37(11):113-117.
[14]楊美和,高穎儀,郝廣明.吉林省歷史森林大火與環境氣候背景的研究[J].吉林林學院學報,1999(3):7-11.
[15]楊云蕓,唐杰,陳鶴,等.2022年極端干旱背景下湖南森林火災氣象條件分析:以2022年湖南新田“10·17”重大森林火災為例[J].災害學,2024,39(2):113-118.